领导干部读经济学经典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1.99
6.3折
¥
35
全新
仅1件
作者刘文杰,钟灵啸,黄亚萍编著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9092163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8428520
上书时间2025-0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序 言 / 1
一、重商主义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英)T·孟 / 1
二、重农主义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法)A·R·J·杜尔哥 / 9
三、古典政治经济学
赋税论 [英]W·配第 / 19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英]A·斯密 / 27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英)D·李嘉图 / 37
四、庸俗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概论 (法)J·B·萨伊 / 48
五、数理经济学派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法)L·瓦尔拉斯 / 59
六、新古典学派
福利经济学 (英)A·C·庇古 / 68
七、制度学派
制度经济学 (美)J·R·康芒斯 / 76
八、马克思主义学派
资本论 (德)K·马克思 / 85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苏)B·N·列宁 / 97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N·B·斯大林 / 107
九、凯恩斯学派
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 (英)J·M·凯恩斯 / 119
经济学 (美)保罗·A·萨缪尔森 / 134
新人口论 (中)马寅初 / 151
国际收支 [英]J·E·米德 / 162
十、芝加哥学派
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 [美]G·J·斯蒂格勒 / 170
十一、供应学派
财富与贫困 [美]J·吉尔德 / 184
十二、新制度学派
论生产的制度结构 [美]R·H·科斯 / 199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美]D·C·诺斯 / 208
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 [美]D·W·布罗姆利 / 220
增长的极限 [美]D·H·梅多斯 / 234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美]L·贝尔 / 244
经济增长理论 [美]W·A·刘易斯 / 254
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 [美]G·格里芬 / 266
经济发展理论 [美]J·A·熊彼特 / 278
民主过程中的财政 [美]J·M·布坎南 / 287
集体行动的逻辑 [美]M·奥尔森 / 297
十三、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德]G·加比希 H·W·洛伦兹 / 308
内容摘要
一、重商主义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英)托马斯·孟
《英国得自对外贸的财富》托马斯· 孟 著 李琼 译
华夏出版社 2006年8月31日 第一版
作者简介
托马斯·孟(Thomas Mun)是17世纪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集大成者,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担任过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和政府贸易委员会委员,同时还是一个具有直接贸易经验的大商业资本家,在英国享有盛誉。其著作主要有:《论英国东印度贸易:答对这项贸易的常见的各种反对意见》(1621)、《1628年东印度公司向国会下院提出的请愿与申述》(1629)、《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664)。
托马斯·孟1571年出身于伦敦的一个手工业者兼商人的旧式家庭。他幼年失怙,由其继父抚养成人。孟的继父是一位富商,同时也是东印度公司的125名原始股东之一。成立于1600年的东印度公司是与地中海各国从事贸易的近东公司的分公司,又是负责英国政府对亚洲贸易的主要机关,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从事殖民贸易的公司之一。托马斯·孟在其继父的小店和办事处做学徒期满后,开始在近东公司任职,几年后赴意大利,到过土耳其和近东其他几个国家。
在从事对意大利和地中海东岸国家的贸易过程中,托马斯·孟积累了大量财富,并于1615年第一次被选进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较有影响力的董事。在东印度公司的工作,使他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外贸经验,对国际贸易有了较深入的认识。通过在国会的活动以及发表文章,他十分积极而又巧妙地维护公司的利益。米塞尔顿(经济问题作家和评论家)在1623年曾经这样评论托马斯·孟:“他关于东印度贸易的知识和对一般商业的见解,他为国辛勤操劳和对国外事务的经验,所有这一切都使他能以取得当时一般商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成就。”
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集中表现在其《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在这部作品中,托马斯·孟代表为商业资本家摇旗呐喊,将商业资本家看作是英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最重要力量。该书的主要观点不仅在英国被奉为圭臬,而且成为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准则。
原文选读
讨论一国财富增减的原因极为重要,就像医生治病一样,找对了病因才好对症下药,否则就会延误治疗。
一、对外贸易是国家致富的唯一手段
商业是高贵的职业,进行对外贸易的商人是国家财富的管理者。一国的富裕取决于在对外贸易中获得的顺差。一国极力使出口超过进口,并且尽量少使用外国产品,国家就能繁荣起来。与其他国家比较,英国没有更多能出产金银的矿石,要增加国家的财富,使金银充裕,只有凭借发展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必须时时谨守一个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货物要多。
交换有两类:一类是国内交换,即国内贸易;另一类是与外国人交换,即对外贸易。国内贸易虽然是必要的,但国家不能由此增加财富,因为一个人的所得就是另一个人的所失。对外贸易则与此不同,其顺差会使现金流入英国,以增加国家的财富。
二、国家致富的途径与手段
为达到顺差以增加英国的财富,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手段。
1.英国具有充分的主客观条件来取得对外贸易的成功。
英国领土广大、美丽、丰饶,有为数极多的人民、马匹、船舶,有许多口岸与港口,便于本国居民的财富和其他自然资源出口。
假定英国当时的布匹、铜、锡、铁、鱼类和其他产品除供应国内消费之外,尚有价值220万镑的剩余货物可以输往国外。为满足国内消费需要,得从国外进口约200万镑的香料、靛青等货物。进出口相抵之后,尚有20万镑的余额,它一定会以现金的形式流入英国,从而增加英国的财富,这就是利用英国本国的货物来达到致富的目的。
2.发展对外贸易应尽量将原料加工后出售。
要发展对外贸易,不应只出口原料,应尽量将原料加工后出售,以求获得最大的效益。比如铁砂经过冶炼加工制成铁锚、铁钉等各种器械以后的价值,就比铁砂的价值大得多;同样,羊毛经加工后制成的纺织品的价值也大大高于羊毛的价值。除了利用本国的原料加工成工业品,还应该利用外国的原料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输出到国外销售,这也是有利可图的。关于输出货物的价格,应定得恰当,提高价格的程度以不减少销售额为限,这样就能得到最高利润。有时也可以降低价格以保持销路,并把竞争对手排挤出去。
3.应允许输出货币。
为了扩大对外贸易以便从国外取得更多的收入,应该允许输出货币。输出货币和输出货物对国家都是有利的,国家不要禁止货币输出。输出货币只要不是为了本国消费,而是用于贸易上的周转,最终会带回更多的货币。这就像放出一只猎鹰,它可能会叼着一只肥鸭飞回来的。假定用10万镑现金到东方国家去购买10万夸特(编者注:英国重量单位:1夸特相当于12.7千克)小麦,运回英国存入仓库;待小麦售价提高时,再把这些小麦运到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出售,会得到不少于20万镑的现金收入量,这样就有了10万镑的盈余。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为了加快、加大贸易,不需要把货币都保存在国内,而要将货币投入流通以促进货物的吐出和吸进。
4.从事转口贸易。
英国商人应从事一本万利的转口贸易,以利用其他国家的货物来达到致富的目的。经营转口贸易对英国极为有利:一方面,它可以扩大英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从大量商品的买进卖出中增加运费收入、保险费收入、关税收入,还为英国民众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海军的后备水平,等等。另一方面,转口贸易能够利用他国的自然财富赚钱。比如,从东印度购买10万英镑的胡椒,转运到意大利、土耳其等地销售,售价可达70万英镑,从中可获纯利60万英镑。又如从土耳其购买生丝,然后再运到法国、荷兰或比利时销售,也能获得不少收入。由此可见,从这些商品的转卖所得到的财富,是大于生产它们的国家和本来拥有它们的那些人民的,这些商品本是他们的国家的自然财富。利用别国财物发财,这与利用本国货物发财同样光荣而明智。英国商人应鼓起勇气,大力推进这种转口贸易。
5.正确、合理的货币、财税政策。
除以上所述之外,为了使英国致富,国家应该采取正确、合理的货币、财政税收政策。在货币政策上要保证币值的稳定,不要在货币的成色、重量上弄虚作假,以利商品交换。因为人们重视的不是英镑、先令和便士的名称,而是货币的内在价值。同时还要取消限制外国商人由英国输出货币的禁令。因为英国如果这样做,外国对于英国商人也会实行同样的措施,其结果必然断送关税、利润的来源,从而打击了对外贸易。
在财政税收政策上,国家应当采取恰当的政策抑制国内奢侈浪费,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不应过多地在饮食和服饰方面消费外国货,应限制亚麻、烟叶等产品进口,对国内消费的进口货要课以较重的税,以此促成外贸顺差的形成。对本国的出口货物要少征税,有些要免税,以提高本国货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进口以后又再输出的货物更应在税收上予以照顾,以发展转口贸易。总之,国家要保护税源,保护对外贸易,税收上执行“在羊身上剪毛”的政策,而避免实行“在羊身上吸血”的政策。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依靠不合理的赋税来积累财富,而应保持人民的财产,维护与发展对外贸易,这样不仅使人民富裕,国家也可积累大量货币财富,从而达到国富民富的目的。
6.外贸商人尽心竭力。
为了经营好对外贸易,外贸商人必须尽心竭力,兢兢业业地从事这门高尚的职业,因为商人肩负着与其他各国的商务往来,担负着为国家聚积财富的重任。一个外贸商人理应具有出色的才能,应该学会几国语言,懂得算术、会计,擅长书法,商品知识丰富,了解各国的风俗民情、物产、税收制度,以及他们需要进口或出口哪些产品,懂得汇兑、保险、航运等方面的业务等。
总之,对外贸易的真正的目的和价值就是国家的大量收入,国家的荣誉,商人的高尚职业,我们的技艺的学校,我们的需要的供应,我们的贫民的就业机会,我们的土地的改进,我们的海员的培养,我们的王国的城墙,我们的财富的来源,我们的战争的命脉,我们的敌人所怕的对象。
内容概述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是以一位父亲教导儿子如何从商的形式写就的,论述的内容相当广泛:从一个外贸商人的必备素质,到外贸业务开展以及对外贸易对国家的影响,从国家的外贸政策和国家的财政,到国王自己的理财等都有论述。该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贸易差额论的提出和阐述。在这部分中,托马斯·孟首先在第一章提出了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必须满足的12项条件,包括掌握几门外语、精通算术和会计知识,甚至还要了解船只建造和修理。托马斯·孟特别重视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的品质和才干,认为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必须由受过专门教育的人来担任。然后他提出了对外贸易是国家致富的唯一手段的观点。在第二章,托马斯·孟立即进入主题,提出了著名的“贸易差额论”即“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多”。最后托马斯·孟提出扩大国际贸易(顺差)的途径。在第三章至第十一章中,托马斯·孟详细介绍了扩大国际贸易的途径:要扩大商品生产,改善产品质量;努力提高本国生产商品的质量并尽量降低价格,使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获胜,以保证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畅销;减少不必要的进口限制;大力发展远地贸易和转口贸易;扩大航运业和发展渔业;扩大和发展本国工业和手工业,减免关税等一系列措施。
第二部分论述货币、汇率与贸易的关系。在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货币、汇率与贸易三者的关系,详细叙述了贸易与货币之间以及国际汇兑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反对货币主义者限制货币输出的原则,要求取消禁止货币输出的法令;统制货币和调节利率;贸易差额对汇兑有决定性影响。
第三部分讲述国王的财富问题。整本书都离不开对外贸易的论述,但是后面的篇章主要是站在国家和国王的立场上,以宏观的角度来写的。托马斯·孟宣称,国际贸易有许多利益,它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是国家积累财富和富裕起来的唯一途径,其真正面目和价值是“国王的大量收入,国家的荣誉,商人的高尚职业,我们的技艺的学校,我们的需要的供应,我们的贫民的就业机会,我们的土地的改进,我们的海员的培养,我们的王国的城镇,我们的财富的来源,我们的战争的命脉,我们的敌人所怕的对象”。托马斯·孟认为:为了实现国家外贸出超,增加本国货币积累的目的,国家要干预经济生活。他建议国家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其中主要是保护关税政策,以奖励输出,限制输入。这种重商主义思想对当时的英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对第一帝国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动力。
作品评述
在英帝国发展史上,17世纪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英国在欧洲以外地区从事殖民扩张虽然始于16世纪后期,但是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取得重大进展的殖民开拓和商业扩张,则是从17世纪开始的。重商主义的贸易扩张和殖民帝国理论构成了英国殖民扩张和建立帝国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并赋予了早期资本主义扩张鲜明的重商主义特色。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是当时的资产阶级重商主义思想和要求的表达,在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马克思曾对该书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其为“重商主义的圣经”。他在谈到托马斯·孟这本改写后出版的著作时说:“这一著作早在第一版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即它攻击当时在英国作为国家政策还受到保护的原始的货币制度,因而它代表重商主义体系对于自己原来体系的自觉的自我脱离。这一著作已经以最初的形式出了好几版,并且对立法产生了直接影响。”马克思接着指出,托马斯·孟的这本书“在它出版后的一百年当中,一直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因此,如果说重商主义具有一部跨时代的著作,作为‘某种入门牌号’,那么这就是托马斯·孟的著作”。
当然,由于时代条件和实践深度的局限,托马斯·孟的一些观点被证明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如关于对外贸易差额是富裕的尺度的观点中,托马斯·孟坚持认为:“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遵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更多。”这一原则至少有三方面的错误。首先他认为财富来自对外贸易,而忽视了国内贸易;其次,财富来自流通领域,这几乎将财富的主要来源即生产领域完全忽略,其对流通领域的分析将人们带到生产领域经济分析的边缘;最后,现代的国际收支理论之所以替代了贸易超额论,主要在于后者的不完备。又如对于他提出的关于财富的主要代表是货币的观点中,我们知道,财富的存在方式多种多样,货币充其量只是形式中的一种,且是可以充当财富交换的媒介而已,因此认为财富的主要形态是货币是错误的。再如,托马斯·孟认为一国收益是一国损失,而后来的斯密和李嘉图用绝对成本说和比较成本说逐层递进地分析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好处,就如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中的“双赢”思想一样,而不是一方得益必是一方损失的原理。当然,在托马斯·孟生活的那个时代,他的理论有一些时代的局限性,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的来说,托马斯·孟的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是晚期重商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张的一部经典著作,该书的主张促进了当时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不仅在英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贸易和对外政策的改变起到了促进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