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49.69 6.3折 ¥ 398 全新
仅1件
作者邢世和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98063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1674193
上书时间2025-01-04
第一章 自然环境条件概况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30′~28°22′,东经115°50′~120°40′,背山面海,东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接壤,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出海口,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及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大间距约480km,南北*大间距约530km,陆地面积12.4万 km2(未统计金门和马祖等岛屿,下同),海域面积13.6万 km2,海岸线长达3751.5km。福建省素有“东南山国”之称,境内群峰耸峙,山岭蜿蜒,丘陵起伏。2009年全省划分为9个地级市(分别为福州市、厦门市、莆田市、三明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和宁德市)85个县(市、区)[包括26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和45个县(含金门县)]1102个乡镇。2009年末福建省常住人口为3627万人,其中城镇和农村人口分别为1864万人和1763万人,分别约占全省总人口的51.39%和48.61%。
第一节 气候条件
福建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大致以闽中山带为界,续分为闽东南沿海地区南亚热带和闽东北、西北与西南地区中亚热带气候带,但由于福建省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受地形、地貌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水热条件的区域差异及垂直分异较为明显,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局部小气候,为耕地土壤发育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总体而言,福建省气候表现为季风气候显著、湿热同季、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气象灾害频繁等特点。
一、季风
福建省属于亚热带季风盛行区,气候的回暖和转凉、雨季的开始和结束,均随季风的进退而更替。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吹来自东南海洋的偏南风,湿润多雨,台风频繁,南北地区普遍高温;冬季受冷高压的控制,劲吹来自陆地的偏北风,干燥少雨,气温南高北低,南北地区温差较大;春夏之交,冷暖气流相互交错,气候湿热,春雨绵绵;夏秋之际,晴热少雨。这种干湿交替、温湿同季的季风气候造就了福建省季节分明,冬季冷凉干燥、夏季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具体表现为中亚热带气候带四季分明,南亚热带气候带热凉两季,冬季不甚明显。总之,福建省的上述季风气候对全省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显著影响。
二、热量
福建省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427~532kJ/cm2,随着地势从西北向东南下降,太阳辐射量呈递增趋势。全省太阳辐射量的季节性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7~8月为气温*高、太阳辐射能*强的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7.20℃,月平均太阳辐射量为54.5~67kJ/cm2;11月至翌年2月为气温*低、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的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1.65℃,月平均太阳辐射量为20.9~29.3kJ/cm2(邢世和,2003)。
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4.6~21.3℃,*热月平均气温为28.0℃,*冷月平均气温为9.6℃;全省极端*低气温为–9.6~4.4℃,且呈从沿海向内陆、南部向北部、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降低的变化规律,是我国年平均气温较高的省份之一;全省≥10℃年活动积温为4500~7800℃;无霜期为235~365天。全省热量条件区域性差异明显,南亚热带气候带年平均气温达19.5~21.2℃,*冷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日平均气温大部分在0℃以上,基本无冬季,≥10℃年活动积温为6500~7800℃,无霜期为350天以上,这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多熟制种植,有利于耕地复种指数的提高,而且适宜于发展喜温经济作物生产。中亚热带气候带年平均气温为17.5~20.3℃,*热月平均气温为27~29℃,*冷月平均气温为6~10℃,四季分明,≥10℃年活动积温为4500~6500℃,无霜期为260~300天,不适宜喜温经济作物生长。此外,受多山地貌的影响,形成许多中小地形,全省热量垂直分异十分明显,局部气候更是千姿百态。全省随海拔的增加热量递减,海拔每上升100m,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别下降0.4~0.5℃和0.6~0.7℃,≥10℃年活动积温减少220~250℃,因此常常在中亚热带气候带山区的一个县甚至一个乡镇的小范围内,由于海拔落差大而存在着水稻布局和熟制的明显差异,如中亚热带气候带南部地区海拔600m以下为双季稻区,海拔600~800m为单双季稻混种区,海拔800m以上为单季稻区;而中亚热带气候带北部地区海拔300m或400m以下为双季稻区(因地形不同而异),海拔300~500m或400~500m为单双季稻混种区,海拔500m以上为单季稻区(邢世和,2003)。
总之,福建省热量资源丰富,气候温暖,且热量垂直分异明显,这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多熟制种植及发展山地立体农业和多种经营提供了优越的热量条件。
三、降水
福建省地处低纬度地区且滨海,由于受季风气候的明显影响,全省雨水十分充沛,系我国多雨地区之一。全省年均降水量为1000~2100mm,年平均雨日(日降水量≥0.1mm)110~200天,其中全省有4/5的区域年降水量在1500~2100mm。受地形起伏造成的局地环流的影响,全省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降水量和雨日分布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增,闽东南沿海地区年降水量为1000~1700mm,全年雨日为110~150天,而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则高达1700~2000mm,全年雨日为150~200天,其中武夷山区和鹫峰山区为福建省的多雨中心,年降水量高达1900~2100mm,戴云山区和博平岭山区为次多雨中心,年降水量达1700~1900mm(邢世和,2003)。
全省降雨季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通常,3~6月是雨季,时段降水量为550~1100mm,占年降水量的50%~60%,该期降雨呈现雨区广、雨量多、雨期长、强度大、年际变幅小等特点,其间常因久雨而导致土壤渍涝,并影响春收作物后期生产及春播作物的正常生长。7~9月降水量达350~750mm,占年降水量的20%~40%,该期降水量呈现因台风影响而年际变幅大的特点,有台风年份,常出现台风袭击下的狂风暴雨天气,雨区广、雨势猛、雨量大、雨期短,常发生洪涝灾害,从而导致水土流失;无台风年份,常出现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晴热干旱和辐合区制约下的局地雷阵雨天气,沿海地区常持续晴旱少雨,若与秋旱相接,则旱情较为严重,而内陆地区常因热雷雨的调节,旱情相对不明显。10月至翌年2月是全省的干季,时段降水量仅160~380mm,占年降水量的15%~20%,常出现秋旱,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不大(邢世和,2003)。
四、日照
全省年日照时数为1700~2300h,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日照时数属中下水平。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随海拔增加而递减的总体特点。东南沿海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000~2300h,西北内陆地区为1800~2060h,山区农业区为1700~1800h。在季节分配上,有69%~75%的日照时数集中在3~10月,与喜温作物旺盛生长的季节一致,其中3~6月日照时数为520~560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26%~28%;7~10月日照时数为860~940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43%~47%;11月至翌年2月日照时数为500~600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25%~30%(邢世和,2003)。
五、气象灾害
福建省灾害天气频繁,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寒和雹等,其中以干旱和洪涝尤为突出。
全省干旱的时空分布呈现以下特点。①东南沿海干旱多且旱情重,干旱频次由东南向西北降低且旱情也减轻。福州-南安-平和一线以东为全年的重旱区,平均每年1.5次干旱;柘荣-德化-武平一线以西、以北为轻旱区,平均每年1次干旱;两线的中间地带为次旱区。②以夏旱为主,其次是秋冬旱。全省平均夏旱占40%,秋冬旱占38%,而春旱仅占22%。③大规模的干旱约每11年为1个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一致(邢世和,2003)。
全省洪涝主要有梅雨型洪涝和台风型洪涝。梅雨型洪涝常发生于闽江、汀江等沿河各地和下游平原地区;台风型洪涝常发生于沿海地区,尤以晋江、九龙江下游为常见。闽江洪水多出现于5~6月的梅雨季节,占该流域全部洪水的86.6%;晋江和九龙江洪水主要发生于7~9月,占该流域全部洪水的55%左右;闽东北交溪的洪水情况与晋江、九龙江相似;闽西汀江的洪水情况则与闽江相仿(邢世和,2003)。全省风害主要有台风、大风、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沿海大风和局地强对流天气下的大风,其中以台风、大风的破坏性*强。全省寒害主要有倒春寒、梅雨寒和秋寒,其中以秋寒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大,是影响福建省晚稻产量的一个重要气候因素,且以北部的秋寒*为严重。
第二节地质地貌与成土母质
福建省地质构造属全球地质构造的亚欧大陆型板块东南沿,其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的东南部、燕山期新华夏系构造。由于在燕山期沿政和-大埔、邵武-河源等断裂构造有强烈的火山喷发和花岗岩侵入,形成了闽西和闽中两大山带,奠定了福建省自西向东两高两低马鞍形地貌的基本轮廓。在燕山运动之后,由于受不同方向和不同外营力活动的断裂制约,造就了福建省境内地貌的区域差异,以政和-大埔断裂为界,东半部因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侵蚀状态而无陆相盆地沉积;西半部则经历了准平原化阶段,因构造运动而产生许多山间盆地,堆积了沙县组和赤石群的红色岩层。至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喜山运动,以断块活动和差异性升降运动为主要形式,形成共轭两组( ZE和 ZW方向)的断裂带,塑造了内陆山区断陷红岩盆地和沿海曲折港湾的格局,使长期剥蚀的准平原化古地面大幅度抬升,由于断块垂直升降运动的升幅大致自西而东递减,从而形成了福建省西北高东南低的总地势。第四纪时,由于气温明显回升,福建省产生冰后期*大一次海侵(即“长乐海侵”),导致福州和漳州盆地沦为浅海港湾,泉州平原和兴化平原也被海水淹没;全新世中后期,由于地壳上升和河流入海的物质不断增加,福州、莆仙、泉州和漳州四大平原相继形成,成为福建省农业集约经营的高产地区。
一、地质
福建省归属华南地层区,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元古界的震旦系,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的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以及新生界的第三系和第四系,共12个系地层单位,次级的地方性岩石单位多达44个以上;地层的平面出露和分布极具特色,闽北地区主要为前寒武系变质岩地层,闽东地区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火山岩地层,闽西南地区为古生界至中生界下侏罗系的沉积地层,主要岩类有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沉积岩和第四系沉积物。
(一)火山岩
火山岩是福建省地表和近地表极常见的一类岩浆岩,按二氧化硅含量的不同可分为超基性火山岩、基性火山岩、中性火山岩和酸性火山岩四大类,其中以酸性火山岩(流纹岩、英安流纹岩)为主,约占85%;中性火山岩(英安岩、安山岩)约占10%;基性火山岩(玄武岩)小于5%;超基性火山岩较为罕见。全省火山岩出露面积大,仅侏罗系和白垩系火山岩在陆地上的分布面积即达3.80万 km2,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31%,构成了福建省东部地区地层和岩石的主体。
(二)侵入岩
侵入岩在福建省的分布也十分广泛,居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其他省区之冠。福建省已知大小不等的侵入岩岩体达2200余个,各县(市、区)均有出露,全省侵入岩出露地表的面积为4.03万 km2,占全省陆地面积的32.5%。按二氧化硅含量的不同,侵入岩也可分为超基性侵入岩( SiO2含量<45%)、基性侵入岩( SiO2含量45%~52%)、中性侵入岩( SiO2含量52%~65%)、酸性侵入岩( SiO2含量>65%),按出露面积计算,全省酸性侵入岩(主要是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碱性花岗侵入岩)占97.42%,中性侵入岩(闪长岩等)占2.44%,基性侵入岩和超基性侵入岩(辉长岩和橄榄岩)占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