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5.23 6.3折 ¥ 88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晋晋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85136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1692937
上书时间2025-01-04
张晋晋,女,1985年生,山西省晋城人,经济学博士,山西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在《经济问题》《城市发展研究》《人文杂志》《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区域经济□□》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都市圈中小城市功能提升》《西部大都市区管治》《西部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沿海三大城市群产业协作》《山西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京津冀建设***城市群》《世界大都市圈协同发展模式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研究》等10余部。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3.1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测度
1.3.2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理论框架
1.3.3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1.3.4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1.4 主要创新与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4.1 主要创新
1.4.2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2章 文献回顾及评述
2.1 新型城镇化的测度、阶段划分及驱动机制
2.1.1 新型城镇化的测度方法
2.1.2 新型城镇化阶段划分
2.1.3 新型城镇化的驱动机制
2.2 产业集聚的测度、过程及驱动机制
2.2.1 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2.2.2 产业集聚的过程
2.2.3 产业集聚的驱动机制
2.3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研究
2.3.1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的内涵研究
2.3.2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的测度方法
2.3.3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关系的研究
2.4 总体评述
第3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内涵与测度
3.1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内涵的确定
3.1.1 城镇化
3.1.2 新型城镇化
3.1.3 产业集聚
3.2 新型城镇化测度
3.2.1 新型城镇化阶段的判别
3.2.2 新型城镇化综合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
3.2.3 测度结果
3.3 产业集聚的测度
3.3.1 非农产业分类与数据来源
3.3.2 测度方法
3.3.3 测度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理论框架
4.1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关系
4.1.1 城镇是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
4.1.2 产业集聚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4.2 产业集聚的阶段性
4.2.1 萌芽期
4.2.2 成长期
4.2.3 成熟期
4.2.4 衰退期
4.2.5 复苏期
4.3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的内涵
4.3.1 资源禀赋的耦合
4.3.2 产业结构的耦合
4.3.3 空间布□的耦合
4.3.4 发展环境的耦合
4.4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
4.4.1 根植机制
4.4.2 强化机制
4.4.3 创新机制
4.4.4 选择机制
4.5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互动的理论模型
4.5.1 基础模型构建
4.5.2 产业集聚与结构优化
4.5.3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互动
4.6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互动的过程
4.6.1 新型城镇化初期阶段
4.6.2 新型城镇化中前期阶段
4.6.3 新型城镇化中后期阶段
4.6.4 新型城镇化后期阶段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动态互动关系
5.1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关系的PVAR模型构建
5.1.1 PVAR模型
5.1.2 面板单位根检验
5.1.3 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
5.2 □量与数据
5.3 实证分析
5.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5.3.2 PVAR模型回归
5.3.3 PVAR模型□□滞后阶数的选取及模型稳定性检验
5.3.4 P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
5.3.5 P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
5.3.6 PVAR模型方差分解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制造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实证分析
6.1 制造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的测度
6.1.1 制造业分类与数据来源
6.1.2 测度方法
6.1.3 制造业专业化、多样化测度结果
6.2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6.2.1 基准计量模型
6.2.2 □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4 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的进一步探讨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实证分析
7.1 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的测度
7.2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7.2.1 基准计量模型
7.2.2 □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7.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7.2.4 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的进一步探讨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第1章导论
城镇和产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互动关系,通过二者的良性互动,可以培育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也可以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双轮驱动,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作为导论,本章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阐述背景及意义,提出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简要介绍本书的研究内容,概括本书的主要创新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城镇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1978~2019年,中国的城镇常住人口由1.72亿人增加到8.48亿人,年均新增城镇常住人口164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7.92%上升到60.60%,年均提高1.04个百分点,这样的规模和速度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的城镇化面临着质量不高的问题,2019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6.22个百分点。此外,传统城镇化进程中还面临着产城融合、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必须寻求适合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而关于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讨已有10多年。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2019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这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逐渐放宽了人口流动限制,大量农村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收入,到城市中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推动着城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1978~2019年,产业结构由27.7:47.7:24.6转变为7.1:39.0:53.9,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使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也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及产业需求,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实现产城人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之间相互促进,二者共同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键在于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演变。产业集聚的方式分为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对于城市而言,产业的多样化集聚是绝对的,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是相对的,多样化集聚与专业化集聚是同时存在的。什么样的产业、什么样的集聚方式占主导地位,取决于城市所处的区域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的集聚以及不同的集聚方式将会产生不同的集聚效应,同一个行业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为产业专业化集聚;多个行业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为产业多样化集聚。城市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必然呈现出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那么,哪种集聚方式占主导更有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因此,本书基于演化经济学,揭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二者之间的互动机理,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书将尝试解决以下问题: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是……
本书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7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项指标数据与制造业、14个细分服务业从业人员数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阶段判别标准,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阐述了产业集聚评价指标区位商和行业集中度,分别依据这两项指标描述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内在关系,认为在根植机制、强化机制、创新机制、选择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城镇系统与产业系统在资源票赋、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发展环境方面不断交互耦合,是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居民和企业追求高收益为动力,以集聚效应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吸引,以资源禀赋结构提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功能提升的互动过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