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0.48 4.5折 ¥ 68 全新
库存90件
作者张瑞芬
出版社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ISBN9787520738972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7548323
上书时间2025-01-04
张瑞芬
河南汤阴人,河南大学法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曾任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研究部副主任、负责人。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中央和北京市有关政策文件的调研和起草工作,主持完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参与组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调研课题50余项,主笔撰写的多篇咨政报告得到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荣获北京市第1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参编著作4部,在《思想教育研究》《理论与改革》《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第一章 现代化与现代人格的一般理论001
一、人格的含义001
二、现代化的历程和含义011
三、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人的现代化024
四、人的现代化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036
五、现代人格的内涵及对相关错误观点的纠正043
第二章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054
一、中国近代以来开启现代化进程054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发展062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073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引领090
第三章 中国现代人格的发展历程101
一、龚自珍、魏源和洋务派对中国传统人格的批评104
二、维新派对中国传统人格转型的推动108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国人人格改造的努力112
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致力于建设国人独立自主
自由的现代人格116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实践对国人现代人格的
革命性锻造119
第四章 大学生现代人格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122
一、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122
二、大学生健全的现代人格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
重要主体性条件126
三、培育大学生现代人格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
价值目标134
第五章 大学生对现代人格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的认知状况142
一、北京地区部分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样本情况142
二、被访大学生对现代人格内涵的认知状况147
三、被访大学生对大学生现代人格在现代化国家
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认知与评判168
第六章 大学生的现代人格特质183
一、具有比较强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183
二、认同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86
三、具有较强的开放意识和较开阔的国际视野189
四、积极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和民生福祉191
五、具有理性精神,能够从事实出发作出客观判断194
第七章 大学生的非现代人格特质198
一、一些大学生需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理性精神198
二、一些大学生缺乏青年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
担当精神204
三、部分大学生思想保守,缺乏创新创造精神212
四、一些大学生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盲目排外心态216
五、一些大学生缺乏科学理性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力218
六、一些大学生具有精致利己主义倾向220
第八章 大学生现代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230
一、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状况230
二、法律制度环境233
三、思想文化环境235
四、大学教育水平238
五、家庭环境影响240
六、大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242
第九章 加强大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方法路径245
一、推动大学生切实增强人格建设主体意识,
自觉提升自身现代人格水平245
二、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现代市场经济的价值内涵,
自觉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锻造现代人格250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现代文明意识,自觉用人类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和建设实践培育和锤炼现代人格253
四、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理性态度审视和扬弃历史文化遗产,从中汲取具有现代价值的优秀文化滋养现代人格259
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坚定培养自己现代人格的理想和信心266
附件1 座谈提纲271
老师研讨提纲271
学生座谈提纲272
附件2 调查问卷274
后 记284
参考文献286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最初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被广泛地应用在伦理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几乎所有以个体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之中,相应地,就出现了众多学科领域中诸多的人格定义及理论。
伦理学关注的问题是人的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在伦理学范畴中,研究者主要从道德的角度诠释人格,把人格看作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特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产生和服务于建立和维持特定社会关系的需要。所以,从道德角度界定的人格,通常被理解为道德人格。道德人格,关注的是人的“崇高的自我”,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在道德人格意义上,人格是善的化身,是合理的道德良知。
哲学关注的问题是人的存在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它从“人之为人”的前提出发对人格进行考察,将人格看成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之一。基于对人性、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探讨,哲学家们认为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人的理性与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根本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想人格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总之,哲学意义上的人格是指人的本质的综合表现,具体指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断发展的人的存在状态和行为特征。哲学对人的存在、本质和价值等根本性问题的研究及主要成果,为其他学科的人格研究提供了价值观指引。
社会学关注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等问题。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出发,社会学认为,人格的形成发展过程与人的社会化过程紧密相连,个人通过学习获取社会生活的资源和机会的过程,也是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个人在社会生活和与人交往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自身的各种行为特质、人格特质和整体人格。从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出发,社会学认为人格是民族文化、群体心理的总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m)把人格定义为一个集团的大多数成员性格结构的核心,认为人格是一个集团共同的基本经验和生活方式的结果。
文化学从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文化对人格的重要影响和塑造作用,将人格视为文化的积淀和产物。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作为美国文化人格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中,将个体的人格放在社会文化的宏阔背景中去审视,认为个体处于社会之中,而社会又是文化的担当者与维系者,个体总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完成他的角色定位,不同社会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综合结构对个人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造成了个体人格上的差异。他认为文化是人格形成的支配因素,指出:“文化必须被视为各社会建立人格类型及社会特有的各种身份人格系列的支配因素。”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基本人格”和“身份人格”的概念,用以分别说明一个特定社会的全体成员受共同的价值观体系支配形成的人格形态和社会的特定身份(包括性别、年龄、阶层的差异等)群体受独有的价值观体系支配形成的人格形态。其中基本人格是基础,身份人格服从基本人格,是构成个体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文化人格学的研究方法和视野,表明学者们对人格的研究已经冲破独立的个体心理分析的微观层面,而开始注重从宏观意义上对人格与外在社会文化环境之间关系进行系统考察。
从以上各学科对人格的研究可以看出,人格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现象,不同学科所倾心研究的往往只是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都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但是,正是因为他们所着重研究的只是人格的某个方面,所以在这一方面就可以进行相当深入的分析,提出有启发性的观点。因此,我们在试图研究现代人格这一复杂问题时,就既不能完全依赖某一学科的人格理论,又不能忽略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而只能在更加根本的层面上进行综合性研究。
全书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价值取向与青年大学生主体精神和现代人格之间的内在逻辑,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对青年大学生现代人格素质的规定性要求,以及推动大学生现代人格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战略性意义,概括总结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青年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系统分析影响和促进青年大学生现代人格发展的内在机理,提炼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现代人格发展的方法策略,形成系统化理论成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