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唐宋教育转型--基于宋初科举和学校发展的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唐宋教育转型--基于宋初科举和学校发展的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6.47 6.3折 5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卓进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46078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9580788

上书时间2025-01-0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卓进,1979年生,湖南慈利人,内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长期从事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的中国教育史等课程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中国教育创新。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高教探索》《大学教育科学》《教育学术月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唐宋教育转型总论
一 唐宋教育转型的内涵
(一)唐型科举向宋型科举的转型
(二)唐型学校向宋型学校的转型
二 唐宋科举转型的政治基础
(一)科举制成熟的基础之一:分权政治走向集权政治
(二)科举制成熟的基础之二:武人政治走向文人政治
(三)科举制成熟的基础之三:扩大取士重建皇权政治
三 科举制与唐宋学校的转型
(一)科举出身的主导:唐型官僚贵族学校的衰落
(二)配套科举考试:唐宋民间书院的兴起
(三)反思科举考试:宋前期建学运动的兴起
第二章 唐型科举向宋型科举的转型
一 科举管理权限的集中化
(一)唐代科举的详覆和覆试制度
(二)五代科举的详覆和覆试
(三)宋初殿试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四)宋初殿试制度的完善
二 科举取士数量的扩大化
(一)唐五代至宋太祖朝的科举取士数额相对稳定
(二)宋太宗朝科举取士的骤然上涨
(三)宋真宗科举取士数额的脉冲式高峰
三 科举考试性质的纯粹化
(一)唐代科举中的荐举风气
(二)宋初限制荐举的背景与措施
(三)科举条制细化杜绝考官作弊
(四)纯粹考试制度的形成
四 科举解试制度的规范化
(一)唐代解试制度及其破坏
(二)五代解试制度的初步恢复
(三)宋初对解试制度的规范建设
第三章 唐型学校向宋型学校的转变
一 学校等级属性的平等化
(一)唐中前期等级制官学的繁荣
(二)唐中后期等级制官学的长期萧条
(三)宋初遗存等级制的国子监办学属性
(四)宋初国子监的办学不振
(五)宋代面向庶士开放的太学兴起
二 学校儒学信仰的普及化
(一)唐代依学建庙的“庙学”体制
(二)五代至宋太宗时期的孔庙建设
(三)宋真宗朝后的依庙建学
(四)宋初庙学与儒学复兴运动
三 学校民间办学的官方化
(一)唐代山林书院的兴起
(二)唐末五代家族书院的发达
(三)宋初书院兴办的官方背景
第四章 唐宋教育转型的路径特点与动力机制
一 唐宋教育转型的渐进路径特点
(一)宋初教育制度继承性的特点
(二)宋初教育制度渐变性的特点
二 宋初科举制走向成熟的动力机制
(一)唐五代至宋初的贡举人数上涨趋势
(二)大规模考生群体助推了取士数额的扩大
(三)大规模考生群体助推了科举制度的规范
(四)自上而下规范科举的政策性力量
三 唐宋学校发展变迁的动力机制
(一)唐代官僚贵族官学衰落的动力机制
(二)唐宋间书院教育主导的动力机制
(三)宋前期官学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写作发轫于对中国教育创新源泉的历史性思考,“为什么宋代会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巅峰?”作者期望通过探究平平淡淡的宋初三朝科举和学校教育发展来解答心中的疑惑。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初步研究后,作者尝试性提出:宋代文化和教育的巅峰,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完成一体化耦合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中国由中古社会步入近世社会过程中所进发出的跨度达数百年的超大型历史转型期的思想文化红利。这就需要放在更长历史周期的社会转型中探究答案,为此,作者在梳理宋初三朝科举和学校发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梳理了唐宋科举和学校发展的历史情况及其内在的制度变迁机理,并在唐宋教育转型的理论框架下给予阐述。

精彩内容
  《论唐宋教育转型:基于宋初科举和学校发展的研究》写作发轫于对中国教育创新源泉的历史性思考,“为什么宋代会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教育的高峰?”作者期望通过探究平平淡淡的宋初三朝科举和学校教育发展来解答心中的疑惑。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初步研究后,作者尝试性提出:宋代文化和教育的高峰,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完成一体化耦合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中国由中古社会步入近世社会过程中所迸发出的跨度达数百年的超大型历史转型期的思想文化红利。这就需要放在更长历史周期的社会转型中探究答案,为此,作者在梳理宋初三朝科举和学校发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梳理了唐宋科举和学校发展的历史情况及其内在的制度变迁机理,并在唐宋教育转型的理论框架下给予阐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