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87.58 6.3折 ¥ 29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北京盛世华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编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04774989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9元
货号11269592
上书时间2025-01-04
第一节国内外经济环境对医药供应链的影响
医药行业对政策的依赖性较高,新药上市、渠道销售等都与政策紧密相连,2020年医药行业的政策主题仍旧以合规、降价、控费、集采等为主旋律。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收官、制定“十四五”规划宏伟蓝图的重要时期。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国家战略目标指导下,面对经济逆全球化现象,开启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发展的新格局。医药产业具有消费及科技属性,符合内循环产业逻辑。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短期来看社会对医药防护、医药供应链等产业产生了巨大需求,长期来看整个生物医药产业也将发生变革。医药供应链产业作为联系医药行业上下游产业的中间环节,具有物流业务的属性,同时又因为医药、医疗而赋予了更深远的意义。面对依旧充满挑战的2021年,宏观政治、经济环境以及行业政策等众多因素都深刻影响着医药供应链产业的发展与变革。
2020年是关键的一年。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四次提到物流、八次提到供应链,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成为新动能,智慧物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释放创新活力。
一、经济环境变化对医药供应链的影响
1.“双循环”对医药供应链的影响
我国的“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重构新型产业链体系的理性选择。当前全球经济放缓、逆全球化端倪显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分工带来的产业链脆弱性凸显。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国家、产业陷入了供应链停摆、生产中断等困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环境更大的不确定性,加速了旧的国际国内循环模式的终结,也将催生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双循环”既能积极保障我国经济安全,主动谋划新增长空间,又能主动推动我国从旧的国际国内循环模式转向新的国内国际循环模式。
首先,“双循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利用产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链条完整、战略回旋空间大、超大市场规模的特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推动实现内部自我循环,包括供需循环、产业循环、区域循环、城乡循环与要素循环等。供需循环上,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为国内产品销售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产业循环上,稳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构建三次产业结构相协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实物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共生的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循环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更有效的区域协调战略,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加强区域之间联通性,畅通区域间循环。要素循环上,进一步打通痛点与堵点,畅通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的循环。
其次,要形成国际大循环新格局,必须摆脱过度依赖传统的国际大循环模式,构建全新的国际大循环模式。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市场加大对全球的开放程度,继续和世界分享中国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不仅要继续为世界提供“中国制造”,更要提供“中国创造”,提供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国内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当今世界变局,使得中国在保持开放心态的同时,高度重视产业链可能受到的威胁和挑战,以国内循环为主保障中国产业链的稳健性和安全性。“双循环”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据统计,2020年“两会”期间,涉及医疗卫生和医药健康的提案数量大幅增长,国家卫生健康委承办建议提案共2539件,较2019年增加978件,增幅达62.7%,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较多。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我国医药产业链发展不健全、医务人员缺乏、医疗卫生系统构建不完善等众多短板更是凸显出来。从医药产业供应链角度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给医药工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但很多国内企业因为原料、辅料、包材等生产原材料的延时供应等诸多问题错失宝贵的发展时机。我国企业依然面临着原材料供应短缺、试剂生产所需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