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湾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海空战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7.85
4.5折
¥
62
全新
库存34件
作者周明,李巍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30105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2元
货号9777668
上书时间2025-0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周明,笔名光亭,1971年出生,长期从事军事历史研究,曾任《靠前展望》杂志编辑,创办“知兵堂”工作室,出版过《碧海群狼》《大德意志师》等多部著作,多次担任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军事栏目的嘉宾,现为《老周的深度军事》微信公众号主笔
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 燃烧的大洋/1
美国一心想要介入/1
美国终于参战了/5
胜利来得太容易了/10
日军的进攻势头被遏制了/14
日本海军并没有元气大伤/16
瓜岛争夺战把日军给拖垮了/21
美军开始反攻了/27
第二章 进攻方向的争论/33
突破国防圈/33
日军在英帕尔的惨败/36
缅北反攻打通中印公路/39
一败涂地的豫湘桂战役/45
下一步打哪里?/48
麦克阿瑟的大翻盘/50
计划没有变化快/53
大摆乌龙的台湾航空战/59
第三章 日军的“捷”号作战计划/65
美军遇到了真正的硬茬/65
尼米兹也有犯错的时候/68
两场轻松的岛屿登陆战/73
东条英机下台了/76
“捷”号作战计划/79
“神风特攻队”登场/81
鲜花凋谢前怒放/85
第四章 日美双方都倾巢而出/93
联合舰队的疯狂计划/93
航母舰队只能去当诱饵/97
担负主攻重任的栗田舰队/102
南路的两支助攻舰队/108
美军竟然没有统一指挥/112
实力骤然膨胀的第七舰队/114
太平洋上悍的海空力量/116
第五章 菲律宾人民,我回来了/121
目标莱特岛/121
“捷一号”作战启动/123
菲律宾人民,我回来了/128
莱特岛上的战斗/132
日军的疯狂/137
美军潜艇的下马威/142
第六章 海上巨兽的末日/149
发现日军舰队了/149
“普林斯顿”号的悲剧/154
不沉之舰还是沉了/159
杀了一个回马枪/169
第七章 的战列舰对决/173
一心赴死的西村/173
不给对手一点机会/176
鱼雷艇打响第一枪/178
驱逐舰立大功了/182
来自珍珠港的复仇/187
不战而退的志摩清英/193
第八章 跌宕起伏的海战大剧/197
不要抱活下来的希望/197
天上真的掉馅饼了/204
敢的战斗/212
一片混乱的战场/216
放弃突入莱特湾/224
撤退也不是一帆风顺的/229
恐怖的神风来袭/235
第九章 航母竟然成了诱饵/237
圣贝纳迪诺海峡成了真空/237
当诱饵也要很努力/242
攻击目标:航母!/248
全世界都想知道/257
尾声/260
第十章 这就是终结/263
疯狂但却无奈的“捷”号作战/263
优势和缺陷都同样突出/265
争议的栗田/267
哈尔西真是个麻烦人物/271
复盘莱特湾海战/277
附?6?8录/282
内容摘要
第—章 燃烧的大洋 美国一心想要介入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日本海军突击舰队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美国随即对德意日轴心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说起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主流观点都是日本蓄意挑起战争,但如果仔细梳理分析当时美国的一系列战略举动,美国显然并没有那么无辜。 首先,现在基本上认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由于对战败国的苛刻处置和战胜国之间的利益分配不满,二十年的和平本质上就是短暂的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不满的主要是德国、曰本和美国,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自然不用说了,日本和美国都因为得到的利益太少而很好不满,所以日本和美国都希望来一场新的世界大战,重新洗牌。 只不过美国国内盛行“孤立主义”,广大民众都只想凭借美国与欧洲、亚洲有大西洋、太平洋相隔的地理优势,可以远离战火,根本不愿意介入欧洲和亚洲的战争。1937年10月5日,就在卢沟桥事变三个月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13会山发表了有名的“防疫演说”,还只是不指名地批评了日本侵略,就遭到了舆论的一片质疑和指责,美国“孤立主义”思想影响之强,可见一斑。 但是美国高层还是希望能够早日参战。早在1919年,根据《凡尔赛和约》日本接管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诸多权益和殖民地,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殖民地菲律宾和关岛构成了严重威胁。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就说:“日本控制了南洋群岛,实际上使我们对菲律宾的防御成为不可能。” 美国高层认为日本占领的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和加罗林群岛是美国在太平洋向西发展的巨大障碍,美国和日本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大——这时还只是20世纪的20年代! 1924年,美国军方制订了对日作战的战略预案《橙色计划》,这一计划的核心要旨就是一旦与日本爆发战争,就将海军的大部分兵力调到太平洋,以菲律宾为基地,展开攻势作战,确保对西太平洋的控制权。 1935年3月,希特勒公开宣布不再接受《凡尔赛和约》关于德国武装的条款,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积极开始扩军备战。五个月之后的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可以说,美国的《中立法》就是对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的回应,也是“孤立主义”思想最典型的反映。 不过,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太平洋上的战争阴霾越来越浓,在罗斯福等人的强烈推动下,美国也开始进行了一些备战的措施。1938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海军扩建法》,在未来十年里拨款11.56亿美元,建造总吨位高达115万吨的18艘战列舰、8艘航母、45艘巡洋舰、150艘驱逐舰、56艘潜艇和3 000架海军飞机。 1939年又通过了陆海军拨款法案,追加建造2艘4.5万级的战列舰,并将陆军航空兵的规模扩大到9 000架作战飞机。 其次,美国逐步放弃了中立立场,开始越来越深地介入战争。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尽管罗斯福总统在“孤立主义”的压力下不得不发表正式中立声明并宣布实施《中立法》,但是罗斯福在9月21日国会特别会议上提出了修改《中立法》的提议,随后国会经过激烈辩论,通过《中立法修正案》,取消原先的禁运条款,对武器装备和战略原料出口实行“现购自运”原则,也就是现金购买,自行负责运输。表面上看,这对于参战双方都是公平的,实际上这是打着中立的幌子偏向了英国,因为英国海军的实力远远胜过德国海军,如果是自行运输,德国海军既无法保障自己购买的物资安全运回德国,也无力阻挠英国将从美国购买的物资运回英国,这一原则其实就是利用英国的海上优势偏袒英国。 1940年8月,美国和英国达成《驱逐舰换基地》协议,美国向英国提供50艘老旧驱逐舰,英国则把巴哈马群岛、牙买加、安提瓜、圣卢西亚、特立尼达和英属圭亚那等地的军事基地租给美国使用99年,同时将纽芬兰的阿根夏和百慕大岛基地无偿提供给美国使用。 从表面上看,美国提供的50艘驱逐舰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建造的超龄战舰,舰龄长性能差,和这些基地99年的租借权相比,根本无法同日而语。就算英国对护航战舰的需求再急迫,这样的交易也是亏大了。 但是老谋深算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之所以愿意拿这些基地来换50艘老旧驱逐舰,真正的用意就是让美国进一步突破《中立法》的,更深地介入战争。罗斯福也希望逐步摆脱《中立法》的桎梏,对于这样得了大便宜的交易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到了1941年1月,看到英国海军面对德国潜艇以“狼群战术”展开的海上破交,疲于应付,美国提出由美国海军来承担部分大西洋海域的海上护航任务。仅
主编推荐
适读人群 :军事类爱好者
莱特湾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 大的海空战。当时世界上 强大的航母舰队和战列舰舰队参战。作战地域南北长1?6?5000海里,东西宽600海里。作战时间持续四个昼夜。海战、空战、潜艇战,无所不及。参战军舰多达300余艘,飞机2?6?5000余架。双方总共击沉军舰32艘,排水量超过34万吨,损失飞机500余架。曾经纵横太平洋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就此灰飞烟灭。
精彩内容
莱特湾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较大的海空战。当时世界上强大的航母舰队和战列舰舰队参战。作战地域南北长1?6?5000海里,东西宽600海里。作战时间持续四个昼夜。海战、空战、潜艇战,无所不及。参战军舰多达300余艘,飞机2?6?5000余架。双方总共击沉军舰32艘,排水量超过34万吨,损失飞机500余架。曾经纵横太平洋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就此灰飞烟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