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林灿铃,男,福建周宁灵凤山人,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环境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副会长、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组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职,专著《国际环境法》(修订版)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奖),主要著作有《国际法上的跨界损害之国家责任》《国际环境法》《环境伦理学》《国际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国际环境法理论与实践》《荆斋论法——全球法治之我见》《跨界损害的归责与赔偿研究》等,在国内外发表《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国际法的“国家责任”之我见》《环境问题的国际法律调整》《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与国际犯罪》《工业事故跨界影响的国际法分析》《侨民保护之国际法理论的发展》《论国际环境法的性质》《国际环境法之立法理念》等学术论文近百篇。
目录
前言
一、特雷尔冶炼厂案
二、尼日利亚科科港危险废物堆放事件
三、科特迪瓦毒垃圾事件
四、法国核试验案
五、多瑙河水坝案
六、海虾-海龟案
七、Peter A.Allard诉巴巴多斯政府案
八、北大西洋海岸捕鱼仲裁案
九、法国诉阿莫科·卡迪兹案
十、关于停止核军备竞赛和核裁军谈判义务案
十一、菲律宾儿童案
十二、关于国家担保个人或企业从事国际海底活动承担何种责任与义务的咨询意见
十三、关于专属经济区内捕鱼的限度咨询案
十四、荷尔蒙牛肉案
十五、Urgenda诉荷兰政府案
十六、核燃料工厂案
十七、核武器咨询案
十八、加勒比海主权权利和海洋空间受侵犯的指控
十九、加拿大与法国石棉进口限制案
二十、金枪鱼-海豚案
二十一、苏联核动力卫星坠毁事件
二十二、拉努湖仲裁案
二十三、空中喷洒除草剂案
二十四、莱茵河氯化物污染治理费用核算仲裁案
二十五、麦塔克勒德公司诉墨西哥政府案
二十六、美国诉泰国香烟案
二十七、默兹河分流案
二十八、美国与日本关于限制农产品进口措施的纠纷案
二十九、南方蓝鳍金枪鱼案
三十、瑙鲁含磷土地案
三十一、尼罗河水资源分配案
三十二、在边界进行的某些活动案
三十三、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
三十四、欧盟诉波兰空气质量案
三十五、欧盟委员会诉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六国空气质量案
三十六、汽油规则案
三十七、澳大利亚诉日本捕鲸案
三十八、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三十九、国际空气传播污染案
四十、圣胡安河沿线修建公路案
四十一、死藤案
四十二、世界贸易组织稀土案
四十三、太平洋海豹仲裁案
四十四、“托列峡谷号”油轮搁浅案
四十五、“威望号”油轮污染案
四十六、我国机电产品因欧盟推行CE标志出口受阻事件
四十七、乌拉圭河纸浆厂案
四十八、宇宙交通肇事案
四十九、印度河与Kishenganga河仲裁案
五十、智利与欧共体箭鱼纠纷案
五十一、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
五十二、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柔佛海峡填海造地案
五十三、松花江污染事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诉讼请求
1.特雷尔冶炼厂停止对美国华盛顿州的跨界大气污染损害。
2.要求加拿大政府对美国进行跨界大气污染损害赔偿。
裁决
仲裁庭于1938年4月16日发布第一份裁决.对双方争议的第一个问题做出回答。仲裁庭认为,加拿大政府应向美国支付自1932年1月1日至1937年10月1日之间.特雷尔冶炼厂对美国华盛顿州造成的损害赔偿共计78 000美元。同时要求加拿大政府采取安装污染物测量仪等合理措施对特雷尔冶炼厂的污染行为进行治理。仲裁庭仅支持了美国提出的赔偿请求的第1项和第2项.即对开垦地和未开垦地的损害进行赔偿。仲裁庭为特雷尔冶炼厂设置了临时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减少其污染.并且明确本裁决不能作为加拿大的免责事由。
第二份裁决发布于1941年3月11日。仲裁庭对美、加两国争议的事项进行了终局裁决。仲裁庭对美国要求的费用赔偿不予支持;不认可美国所主张的“本案存在法律适用错误”,并且所谓的法律适用错误也不能推翻原裁决;由于美国没能证明1937年至1940年特雷尔冶炼厂对其造成的损害.仲裁庭对于美国提出的1937年后的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
问题提炼
l_何谓“环境无国界”?
2.什么是跨界损害责任的法律基础?
3.如何理解“域外私人行为的国家责任”?
4.私人行为的法律归责性问题?
5.私人行为之国家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解析
(一)何谓“环境无国界”?
1972年,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公开发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的总观点......
精彩内容
国际环境法是一门因应客观现实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学科,其理论与实践联系极其密切。本书通过精选的国际环境法案例并对其所涉及的国际环境法问题进行解析,以国际环境司法实践为视角,将国际环境法的理论与案例实践相结合,以育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国际环境法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并具有新思想新理念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目标。本书在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的案例课教材的同时也为实务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