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5 6.3折 ¥ 39.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魏凯,曹常玲,宿翠萍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ISBN9787503267079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1189210
上书时间2025-01-04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是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行、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理念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所指的外在条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属人的事物和条件,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义的萌芽和倾向;先天论认为,道德属于人生而有之的东西;本能论认为,道德属于人的本能和本性;人性论认为,道德属于人类自然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本能决定共同的人性,决定社会本质的共同的东西,因而也决定道德的根本层次。所以道德的产生和形成都是与人的自然本性密切相关的,人的本性不仅决定了道德的产生,而且决定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道德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本能欲求和自然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工具性的方式。需要论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产物。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成果源于人的需要。人类社会产生了道德,就是因为道德满足了人类的某种需要;人类通过各种对世界的掌握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以实现对自己的肯定和发展。而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不是为表达个人的偏爱和欲求,而是表现出了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这通过千百年来客观存在的道德协调性因素和进取性因素就可以证明。二、道德的起源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归根结底,道德的根源是经济关系。一方面,说明决定道德产生的要素都是在经济关系的不同作用下产生的;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来理解经济是道德的根源,可以避免对经济决定道德这一观点产生简单的、机械的理解。道德的产生最终只能从经济关系中找到根源,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动因。首先,劳动实践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其次,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是通过劳动实践来体现的,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动力。另外,劳动实践的创造推动了道德的产生。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