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74.05 6.3折 ¥ 118 全新
仅1件
作者刘森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43009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1606088
上书时间2025-01-04
刘森林,1965年生,山东昌乐人,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近年来主要从事虚无主义、主体性、物化、启蒙等问题的研究,出版《物与无》《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的多层反思》《追寻主体》《实践的逻辑》《辩证法的社会空间》《发展哲学引论》等著作。曾获全国百优博士论文奖、研究类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第三、五、六、七、八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很好成果奖,第三届山东省、广东省社科很好成果一等奖。
作者的话
导言 为什么要关注虚无主义与物化问题
一、虚无主义:贯穿于自德国古典哲学至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终
二、虚无主义:哲学话语背后的文化质疑与文化追求
三、虚无主义:从德国、俄国到中国
四、物化与虚无
第一部分 物与意义:虚无主义的意蕴
第一章 虚无主义:语境与意蕴
一、三个语境、四个类别
二、第四类虚无主义:尼采虚无主义的再解释
三、虚无主义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命运的“虚无”
四、小结
第二章 以存在替代价值: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分析
一、存在者作为无:对价值之思的批评
二、存在作为无
三、无:从“畏”之启示到“死”之启示
四、多义的“无”
五、结论
第三章 物与意义:虚无主义意蕴中隐含着的两个世界
一、虚无主义的现代诞生:主体性哲学中蕴含着虚无主义的种子
二、现代“物”的发生:主体性
三、物世界对意义世界的奠基:乌托邦的现实化
四、“物质的反叛”:物世界的延展及其与人的世界的关系
五、物的世界衍生何种虚无:兼论虚无主义的层次
第四章 马克思与屠格涅夫:谁来判定虚无主义
一、屠格涅夫:贵族气息面向“新人”资产阶级
二、虚无主义:阶级论的与文明论的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与虚无主义
第五章 虚无主义与马克思的两种关联
一、马克思与灵知主义的关联
二、内在性、形而上维度的保留与虚无主义的遏制
第六章 “无”的虚化与实化: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评
一、引言
二、问题的提出
三、施蒂纳的路向
四、马克思的批评之一:小资产阶级自我的表达,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五、普遍性的另一维度:超验理想性
六、“现实的人”与价值内在性
七、“无”之“虚”与“实”:施蒂纳的意义与马克思的改造
第七章 资本与虚无:虚无主义的塑造与超越
一、资本消解神圣:从主体性到上帝之死
二、物的眩晕:经验神圣的虚无化
三、无产阶级与虚无主义
四、四个结论
第八章 实践、辩证法与虚无主义
一、浪漫派、费尔巴哈、施蒂纳的思想实验
二、拒斥上帝,维持辩证法
三、辨证法与虚无主义
四、结论:实践、辩证法与虚无主义的遏制
第三部分物化、虚无与形上学重建
第九章 “物”的意蕴:一种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一、物自身的逐渐丧失:从主体性到社会性的不断彰显
二、作为特殊“物”的身体:如何看待重视身体的费尔巴哈与重视社会的马克思
三、“物”的社会性秘密
四、物象化:对物的关注对准物背后的社会性奥秘
五、物象化之后:符号化与社会分化
第十章 物象化与物化:马克思物化逻辑的再思考
一、引言
二、“物化”:从泛论到细分
三、区分“物象化”与“物化”的三种立场
四、“物象化”与“物化”的根本区别:反思与未反思
五、物象化的种含义:人被物纠缠住,个性的丧失
六、物象化的第二种含义:促进效率,促进主体的实现
七、物象化社会关系的评价
八、对马克思的双向推延:韦伯与卢卡奇
九、简要结论
第十一章 从物化到虚无:关联与重思
一、事化、物象化是切入问题之关键
二、物化、事化:从技术、制度到认知方式
三、从着眼于具体的在到追问“无”
第十二章 虚无主义与形而上学:文明论意义上的思考
一、虚无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内在关联
二、重新理解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三、从文明论的角度来看待西方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四、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复兴来建构一种中国化的新形而上学
五、与中华文明相适应的“形而上学”
六、中国化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
附录 物化通向虚无吗
主要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为什么要关注虚无主义与物化问题
当代中国学术话语早已从现代化思维转向了现代性思维。后者相对于前者的进步是,它对于我们追求已久的现代化有了一种自觉的反思与反省,而不再是一味地赞成,不再主张不计一切后果(甚至根本没有任何后果意识)地去追求。而在反思、批判性地考察现代社会时,我们会用什么关键词展开这种反思呢?
在现代社会批判理论中,“物化”(Ver(iinglic:hung,reific:ation),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物象化”(Versachlichung,或译为“事化”)、“异化”(En-tfremdung,alienation)、“拜物教”(Waren -Fetisc hismus,CommodityFetishism)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关键词。这并不会因为反思主体的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多大区别:英美传统、法国传统、德国传统、斯拉夫传统、日本传统、中国传统背景下的学者们,都在使用这些批判性语汇。但是,对现代文明更为严厉的批评,还不在这些词汇中。指责现代文明必然带来虚无,必定陷入虚无主义的批评,使得“虚无”、“虚无主义”成了更严重的批评概念。“物化”是否必然导致“虚无”,“拜物教”是否必然导致“虚无主义”?不难发现,不同文化传统下的批评家,并不都在使用“虚无”、“虚无主义”这种更为严厉的批判性概念。晚外发现代化、传统深厚的大国,才是虚无主义话语的密集发生国。德国首当其冲,俄国紧随其后,中国、日本也在其中。20世纪现代性反思的不断深化和扩展,虚无主义话语才在更多国家落户生根。19世纪,在德国、俄国会被认定为虚无主义的现象,其他现代化国家的思想家却并不把它与虚无主义关联起来。比如,与马克思几乎同一时代,英国的现代化批评家马修·阿诺德,这位被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认定为“反现代化”的理论家,与德国一些思想家一样,也主张区分“文明”与“文化”,把现代文明视为“外在的和机械的”文明,认为它没有足够高的“文化”,并认定现代文明的现代个人主义原则会导致无政府状态。现代文明只是“文明”而没有“文化”高度,这非常类似于德国虚无主义思想的调子。但阿诺德决没有像德国、俄国思想家那样,使用“虚无”或“虚无主义”的词汇来批评工商业价值至上、奉理性原则和个人主义原则的现代文明,没有把崇高价值的式微、物化价值和相对主义的盛行称作“虚无主义”,而只是称之为“无政府状态”。①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
一、虚无主义:贯穿于自德国古典哲学至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终
晚外发现代化的大国,主要是德国、俄国传统的学者,遇到类似情况,却常常喜欢构筑一种虚无主义话语,使用这种批判性词汇,展开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批评。虽然追索“虚无主义”这个词的西语起源最早不是出现在德国,18世纪的法国都已经出现过这个词②,但早先的讨论现代性意味不够,哲学深度不足,研讨空间狭小。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还是从德国开始的。从“虚无主义”这个词语的第一个现代(哲学)使用者雅各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也就是批评康德哲学必定会陷人虚无主……
作为哲学问题的现代“虚无主义”诞生于德国古典哲学的伊始,在黑格尔学派解体中内爆,尔后一直延续到尼采、海德格尔,自然也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全过程。本书以虚无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为中心,对从德国、俄国到中国的虚无主义话语言说的基本问题和主要人物,特别是施蒂纳、马克思、屠格涅夫、尼采、海德格尔、朱谦之等,作出自己的思考。马克思关于虚无问题的两次思考(第一次指责施蒂纳的“无”是“虚”的,第二次则指出资本的运作势必荡除一切崇高与神圣),以及他关于物化(Verdinglichung)、物象化(versachlichung)及其与虚无关系的思考,构成本书的核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