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信用伦理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财经信用伦理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0.14 6.3折 48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建新等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76997

出版时间2009-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4576060

上书时间2025-01-0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财经信用的伦理维度
一、现代经济信用及其道德反思
二、伦理视阈中的现代经济信用

第二章 信用与诚信伦理
一、信用及其本质
二、信用与诚信
三、信用的道德之维

第三章 信用体系与信用伦理
一、信用体系的伦理价值分析
二、信用伦理危机及其根源分析
三、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根本路径

第四章 道德风险的伦理透视
一、道德风险概述
二、道德风险的生成机制
三、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
四、道德风险的实证剖析

第五章 财经伦理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一、我国封建社会的财经伦理萌芽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财经伦理思想
三、社会主义财经伦理的初步提出
四、当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财经伦理建设

第六章 金融信用的伦理蕴涵
一、金融伦理研究概述
二、金融信用与金融伦理
三、金融信用缺失及对策分析
四、建构金融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第七章 金融信用与伦理自律
一、金融信用与诚信原则
二、金融信用的缺失与经济伦理分析
三、金融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伦理自律

第八章 会计伦理的理论蕴涵
一、会计与伦理
二、会计伦理与伦理会计
三、会计伦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第九章 会计诚信的伦理环境建设
一、会计诚信的现状分析
二、会计诚信伦理环境建设的思路

第十章 财税风险消减与伦理制度建设
一、财税风险的伦理探因
二、财税伦理依存于财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第十一章 审计关系与审计伦理
一、审计的本质与审计关系
二、审计伦理的内涵
三、审计伦理研究的应用

第十二章 审计风险与伦理建设
一、审计风险及其影响
二、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三、审计责任与伦理建设

第十三章 企业信用与伦理
一、企业信用的伦理内涵
二、企业信用与道德实现
三、企业信用与道德功能

第十四章 广告信用与伦理规范
一、现代广告信用的伦理呼唤
二、现代广告失信的伦理追问
三、建立现代广告信用的伦理机制

第十五章 信用道德体系现状分析——江苏省银行信用道德体系调查研究报告
一、江苏省银行信用道德体系调查统计数据
二、信用道德体系现状原因分析
三、完善信用道德体系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 财经信用的伦理维度
  本世纪初,美国安然公司,安必信会计事务所,世通公司等世界知名的大企业相继爆出信用丑闻。一时间,公众对企业的信用活动纷纷产生质疑,要求企业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然而,仅在很短的时间,2008年危及全球的金融海啸,又一次把“信用危机”这一字眼带人了人们的视线。面对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一次比一次“杀伤力”更强的信用危机,人们似乎已经开始意识到:整个资本主义的信用体系中存在着挥之不去的痼疾。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信用征信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信用体系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那么,为什么一个信用制度体系如此发达的国度,会成为信用危机的“重灾区”呢?固然,美国的信用危机有其资本主义制度中根深蒂固的问题,然而,我们认为,除此之外美国整个信用制度体系中的伦理机制也已经失灵。任何一种信用体系,若是伦理机制不再有效,那么维系和支持信用体系的信任基础就会崩溃,从而,找到信用体系的伦理基础并探寻和发展相应的伦理机制就成为发展信用体系的关键。为此,我们首先就应以财经伦理的眼光和立场来研究信用体系。
  宽泛地说,财经伦理就是经济伦理。因为财经就是财政和经济的统称,它几乎涉及社会经济职能的大部分领域。只不过,财经是一种较经济且更为务实的称谓,它更多地是从经济职能部门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实践问题,诸如会计、金融、贸易、工商、财政、税收、审计、统计等都属于这个范围。因此,财经伦理往往也被看做是一种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是不同的社会经济职能部门的职业道德要求。从而,研究财经伦理,也就是系统研究财经体系的伦理内涵和道德基础,并为财经职能部门的职业道德规范提供正当性和合理性的说明。因此,当我们在讨论财经伦理中的信用问题时,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把握的:其一,从经济伦理的意义上对财经活动中信用问题的伦理维度和道德基础提供理论说明,分析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其二,在规范性的层面上,为违约不同财经职能部门的职业道德规范提供思路与途径。其目的在于,把具有正当性和实效性的伦理机制引入财经信用体系,使信用在财经活动中能够持续、稳固地发挥作用,从而规避财经领域内的失信风险。
  一、现代经济信用及其道德反思
  信用作为一种交易方式,区别于实物交易与货币交易,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常提及的信用概念,实质上只是对个人品性的评价,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所以,我们这里所谈的信用,首先是从它的经济意义上来说的也即经济信用。并且了解经济信用,把握其本质和规律,将有助于我们对其他信用形式的理解。
  (一)经济信用的现代性特征
  我们认为,在现代性的社会,经济信用的特征在以下三个方面与传统信用有所不同:
  其一,现代性的经济信用是一种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具有普适性的交易方式。经济信用最初源于商品赊销中的商业信用,伴随着货币信用的发展,现代信用体系逐渐演变为以银行信用为核心的金融信用体系。然而在传统社会,经济信用只维持在惯例经济当中。信用局限于小团体、商业联合会和熟人圈中。由于传统的信用交易无法超出自然经济的樊篱,它的实施和保障还主要依靠个体的伦理道德的作用。因此,信用只是作为实物交易与货币交易偶然的补充,并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并且,此时的经济信用基本上靠私人间的相互信任来维系。因此,这似乎也部分地说明了,为什么自古以来信用的经济含义和道德含义经常被混淆在一起。然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却真正地解放了信用。市场所要求的统一性,使“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如果说,信用在传统社会中只是实物交易和货币交易的偶然补充,那么在资本主义时代,实物交易和货币交易就开始逐渐地让位于信用交易而降至补充的地位了。并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便利,信用活动在地域上的局限逐渐被打破。信用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经济增长之问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
  其二,现代性的经济信用是由一个体系完备、职能明确、划界清晰的制度体系为座架的。它不仅有市场经济的支撑、信息技术上的支持、法律上的保障、社会信用体系的维护,更为重要的是,维系经济信用的这些社会要素彼此之间保持着高度复杂的相互依赖,在现代社会的信用生活中,任何一种类型的信用形式都很难孤立地存在。我们无法想像没有技术支持的大规模的信用交易,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中。同时,缺乏相关的信用立法和法制监管,我们也很难想像如此复杂的信用生活如何才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现代信用生活中,信用的任何一种形式都必须依赖一定的信用体系才能发挥作用。反过来说,信用形式也受信用体系的牵制和左右,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说,没有信用体系,也就没有各种类型的信用形式。
  其三,在整个以经济信用为基础的现代信用体系当中,缺乏与之相契合、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尽管在惯例经济当中,信用的维持和发展主要靠小范围内的伦理道德来维系;但是,从另一方面讲,那时的伦理道德虽然在信用生活中有积极作用,但却限制了信用生活的规模和活力。然而,不幸的是,现代信用体系在突破了伦理局限的樊篱之后,也随之掩埋了信用的整个道德基础。技术中心主义与法制中心主义充斥着现代信用市场,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追求信用体系在技术上的改良和法制体系上的健全做外在的约束和监管与内在的信任和责任愈发成为互不相干的“两张皮,从而在统一的制服下,各自怀着一颗不同的道德良心”。
  (二)现代信用危机所引发的道德思考
  在全球性的信用危机尚未爆发之前,人们对经济信用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普遍乐观的。危机引发了人们的深层次思考,它无疑将使人们对经济信用的理解与把握更加成熟。在所有的反思中,道德考量是最为明显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说明了,在现代信用体系中道德的基础是何等的脆弱,道德与信用生活中其他类型的因素相比是何等的“营养不良”。
  在对现代信用危机的缘由说明中,有些人倾向于把一些经济失信现象单纯地归咎于道德上的原因。但是,对某些经济信用问题的道德批判似乎并不具备某种知识的正当性。学界对此问题也早有洞见。然而,这是否说明了,在一定意义上,经济信用与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内在关联呢?20世纪,福山在《信任》一书中曾通篇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人类的经济生活其实是根植于他们的社会生活之上,不能将经济活动从它所发生的社会里抽离出来,并和该社会的风俗、道德、习惯分别处理。简言之,经济无法脱离文化的背景。”福山在这里所说的文化的背景就是一种以信任为内涵的社会伦理文化。相似地观点,我们同样可以在韦伯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发现。不过,在财经伦理的语境中分析信用时必须保持学术谨慎。一方面,在现代信用体系中,经济信用无疑是基础与核心,这一地位是社会伦理道德所无法取代的。另一方面,完全抛掷经济信用中所不可或缺的伦理维度和道德基础同样也是不明智的。关键在于,道德是否能够在适当的维度内说明信用中的财经伦理问题。
  一般认为,经济信用是一种契约性的交易关系。简单地说,它是指信用双方根据一定的交易对象,以契约的形式规定各方的收益。在信用关系中,交易的全过程必须依赖明晰的产权基础、合法的契约保障、有效的制度安排、对称的信息传递、公共权力的维系。可以说,满足以上条件,即可以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信用制度。然而,这种完备通常只体现在理论上。正如波普用没有士兵的城堡比拟形同虚设的制度。理论上一个完备的制度体系并不意味着相应的实际结果。对于经济信用来说,利益的不确定性是它的首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信用所带来的利益是一种风险收益。在利益交换的过程中,受信方把自身利益的一部分让渡给对方。相应地,他事先履行了交易的义务而给予了授信方先行占有全部交易对象的权利。这里,有一个时空间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