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的觉醒:再造你的真如本性,创造你想要的生活:reclaim your true nature to create the life your what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0.73
6.3折
¥
49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美)玛莎·贝克(Martha Beck)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77949
出版时间2013-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8100347
上书时间2025-01-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序言
找到你的犀牛,治愈你的人生1
第一部分
种神奇之术:无言
第一章
快速寻找出路(平静,痛苦,欢喜)3
第二章
微小关系和神圣的玩耍之路26
第三章
无时无刻的信息(似是而非之路)41
第二部分
第:二种神奇之术:融通
第四章
嬉戏与技术交融61
第五章
我的阿姨,树木(绿色王国的融通)75
第六章
与亲密的人更亲密(动物是通往融通的世界之门)97
第七章
你!你!你!(人际关系是通往融通之门)119
第三部分
第三种神奇之术:冥想
第八章
冥想飞跃145
第九章
问题?什么问题?(用冥想修缮人生)166
第十章
用冥想破解谜题189
第十一章
如果一切都正常,恰恰说明一切都不正常213
第四部分
第四种神奇之术:塑就
第十二章
塑就——不是强迫——你的渴望235
第十三章
塑就你的艺术,自我修缮257
第十四章
如何塑就生活278
第十五章
跃入狂野新世界303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
第一种神奇之术:无言
第一章 快速寻找出路(平静,痛苦,欢喜)
这是伦多洛里一个寻常的早晨,时钟正指向5点整。在这月落参横之际,有些游客已经挤进了宽敞的路虎中,等待着一场即将开启的摄影“探险之旅”。车中洋溢着喜悦:既像一次大冒险,又像一场鸡尾酒会。游客们互相介绍着彼此,闲聊各自的家庭、事业、旅行的经历,还有他们在旅途中期望见到的动物。他们不停地问着森林看管理员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棵树叫什么名字?那只鸟为什么是紫色的?每天早晨都会这么冷吗?那一坨是大象粪吗?森林管理员用渊博的知识和热情的幽默感一一回答着,这给车中又添加了一丝愉悦的气氛。
然而,坐在路虎最前面的一位男士却显得与其他人格格不入。他是尚迦纳族的一位追踪者,他的英文名字叫理查德。虽然他彬彬有礼,却很少与其他人交流,甚至都很少看别人一眼。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在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他只是面无表情地注视着窗外的土地,时而抬头看看天空,时而继续盯着土地。然后他时不时地举手示意一下,于是森林管理员就会把路虎停下来让大家休息一会儿。别的游客都休息的时候,理查德却比平常更加沉默寡言了,他只是坐在那儿,打量着四周,用尚迦纳族语独自嘟囔一会儿,然后手又指向丛林。
“我们要继续前进了,请大家坐好。”森林管理员对游客们说完后,就径直把路虎开进了浓密的灌木林。20分钟的车程里,路虎在高高的草丛中行驶着,轧过半人高的树苗,穿过深深的沙地,驶向了荆棘丛生的灌木林。一路上,游客们在颠簸的车中说说笑笑。正当这片土地在太阳的照耀下渐渐地呈现出一片耀眼的金色绿洲之时,理查德突然指向了一堆白蚁丘旁的灌木丛。那是一处几乎被这片灌木丛完全掩盖的隐蔽之地,那里有两只被妈妈藏好了的小美洲豹,要不是因为它们毛茸茸的耳朵和明亮又好奇的眼睛正好露在了草丛上方,人们根本看不到它们的踪迹。
毫无悬念,游客们发出了惊喜的尖叫声。一时间,闪光灯咔咔地响个不停。大家的问题也开始接踵而来:这两个幼崽有多大了?为什么它们没跟妈妈在一起?它们是雄的还是雌的,还是一雄一雌?它们以后能长多大?它们是不是饿了?它们是处于哺乳期,还是已经可以吃肉了?为什么它们的身上会有斑点?为什么狮子身上没有斑点?为什么斑马身上布满了条纹?
森林管理员一一为他们解答着,而理查德却依然静静地坐在那儿,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大家问了这么多关于美洲豹的问题,却没有一个人去问问理查德那个最该问的问题。上帝啊,这两只小美洲豹距离公路至少有4800米之远,而且又那么安静,那么隐蔽,理查德到底是怎样透过茂密的灌木丛,发现这么小的两个小家伙的?这可就说来话长了,其实理查德是通过观察各种微小的细节,通过调动敏锐的直觉,还通过作为一位资深追踪大师多年练就的合理的推测来做到这一点的。但是理查德能够如此娴熟地运用这些几乎令人叹为观止的技巧,准确地进行寻路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已经充分掌握了第一种神奇之术,一种被我称之为“无言”的意识状态。
对于各个地区、各种文化中的寻路人来说,保持这种无言的大脑状态都是一项最重要的技能。每当我的客户情绪波动或者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之时,我就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帮助他们分析,于是我发现引导他们作出最终决定的方向有两个:一是通过言语进行思考,但是这一方法收获甚微,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所选择的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二是无言,若是进入无言的意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变得更有效力。如果你知道如何进入无言的世界,你就会对所处环境和你的一举一动异常清楚明了,这样不论未来多么渺茫、路途多么坎坷,你都会一路走向最美好的人生。因此,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年代,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压力重重的年代,你真的需要掌握进入无言的世界的技巧,帮你找寻自己的人生之路。
在帮你到达毕生追求的目的地的同时,无言本身也是一个目的地,是你的真如本性栖息的港湾。它把你的意识与你内心深处的安宁紧密相连,这对你尤为重要。深度无言的状态几乎能驱逐所有的恐惧、愤怒以及一直困扰着大多数人的遗憾。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文化里――除了我们的――都传承着这个睿智的传统的原因。我们所讲的可能与你毕生之所学相悖。不过没关系,这一章会帮你重新拾回无言的世界。
有声世界
早在探索时代,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探险家们就开始环游世界,遍地插下自己国家的旗帜,沿途还常常用强大的武器痛打当地居民,镇压他们的反抗。这种科学的环球之旅,不仅推动了武器的发展,还赋予了使用者智力上的优越感。欧洲的探险家们长久以来都称土著人愚笨、不思进取、思想落后。就在学者们还在“挖掘”着那些早在史前就被土著居民发现的万千事物之时,这种偏见仍会得到附和。如今学者们正在逐渐承认土著居民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借鉴意义。但是有一种观念始终在我们的文化中根深蒂固:“真正的”学习要基于说、读、写之上,真正的文化要由文字汇聚而成。
亲爱的读者,我敢打赌,在你们上学的时候,一定都少不了坐在不透风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诵读课本,记录充满了各种文字问题和数字问题的课堂笔记,挠头冥想着那些既定的准确答案。如果你做不到这些,就会遭到嘲笑或惩罚,也许还会被人家认为患有学习障碍。治愈这种学习障碍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文字和数字中去。相反,如果你做得很好,就自然会得到表扬或奖励。但是只要你花太多的时间在外面玩耍,就会受到责备,紧接着你学业上的失败就会被人归根于玩物丧志。我们要做的是,把你所学过的文字从你的整个生活中剔除,这样你才能创造一份美好生活,并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到自己的路。
再来对比一下在野外成长起来的理查德。在非洲的丛林――人类的进化之地,文化精髓的发源地――中,在这里,任何一个只懂得学习布满了密密麻麻文字的课本的孩子,大约不消15分钟就会成为野兽口中的磨牙小菜。理查德学习追踪的方式与所有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其他事物的方式一样:一边细心观察部落中大人们的举动,一边不断地在大自然中穿梭,调动五种感官一同感受整个贯通的生态系统。
实际上,理查德拥有惊人的智慧。外界的每个细节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对他来说都意义重大。他能够通过地上的爪痕、鬣狗的咕噜声准确地判断出附近正在捕食的狮子的具体位置。他能单凭一只小鸟的飞行方式判断出800米外的水牛的位置,因为他知道这种特殊的小鸟喜欢吃水牛这种大型食草动物身上的虱子。当理查德听到低灌木丛中传来一只珍珠鸟的预警“危险”时,他就能知道这只鸟应该是遇到了一条将要攻击鸟群的蛇,因为警报是从低灌木丛中发出来的。这时候,理查德的脑海里就能同时显现出鸟与蛇的画面,并准确地想象出它们现在的每个举动。
换言之,当理查德坐在路虎的驾驶座上奔驰在广袤的陆地上时,就像是波利尼西亚人航行在无边的大海上一样:他在用他的整个大脑――每秒钟处理大约1100万比特信息的非言语区――思考着,这并非我们常人每秒钟处理40比特信息的言语区能比的。尽管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他也不像其他乘客一样喋喋不休,因为他的职责是在荒野指路,如果他的大脑受困于言语的话,就无法专心地指路。从理查德身上可以看出,要想在所有复杂的世界里都能找到自己的路,我们就要具备超出言语的感知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一直保持着真正的寻路状态。而且,我们这样做并非只是为了使自己突破外界环境,更是为了给我们内心深处的灵魂指路。
寻找心的方向
心理学家兼伟大的心灵寻路人卡尔?荣格,曾在他的自传中叙述了他与一位叫做山地湖的印第安人首领的对话,他把这位首领当做志趣相投的知己。“尽管我很难跟欧洲人进行对话,但是我却能够跟山地湖交流。”荣格回忆道。也许是因为他们都很尊重彼此,所以山地湖非常坦诚地告诉荣格关于他的子民们对欧洲人的看法,这些看法与欧洲白种人对土著人“愚笨、不思进取”的看法截然不同。
“他们有着深沉的眼睛,”这位首领说道,“他们总是在寻找着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找什么,而且这些白种人总是想得到些什么。他们总是心神不定、焦躁不安。我们不知道他们在追求什么。因为我们实在不能理解他们。不瞒你说,在我们眼里,他们都疯了。”于是,荣格进一步请求山地湖详细地解释一下:究竟为什么在印第安人眼里,这些白种人如此歇斯底里?
“因为他们说他们用大脑思考。”山地湖回答道。
“有什么问题吗?他们当然用大脑思考了。”荣格问道,“你们用什么思考?”
“我们用这里思考。”山地湖回答道,只见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心脏。
没错,这就是通往无声世界的要领,来自不同时空的寻路人已经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而且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比喻。要想在野生世界中航行,必须要挣脱长久以来大脑中基本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束缚,然后充分调动整个内心世界来为自己引路。这就是为什么要想找到一条真正属于你的路,就要穿越巨大的损失,穿越成功的事业,穿越复杂的人际关系,穿越破碎的心灵,就像波利尼西亚人穿越大海和理查德穿越非洲丛林一样的原因。但是大多数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比如坐在路虎中的游客,他们就没意识到,所以他们因为滔滔不绝的谈话而错失了车窗外那么多细微的风景。我们也跟这些游客一样,常常不经意地因为言语思维的运转,忽略了身体和情感的经验为我们指引的方向。
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修缮者们的说法都一样,只有停止用大脑思考,听从身体和情感的经验,才能根治万物。这是唯一能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自我,帮助我们从细微的发现中找到生命之路的方法。每个人都必须听听内心的声音,先把深处的心灵治愈,之后才能去治愈其他东西。然而我们大多数人的思考方式却仍然更像欧洲的理性主义者一样,没有几个人能学会像山地湖首领和追踪者理查德那样用心去思索。
告诉我:现在,此刻,你的感觉如何?你的身体感觉如何?你的精神感觉如何?现在思考一下你对余下来的今天或者明天的打算。这些感觉在你的身体中是如何变化的?在你的情感中又是怎样变化的?接下来,再来想象一下你生命中突然多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出现会如何影响你的内心情绪呢?有了这个人的陪伴,你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当我问起我的客户这些问题时,大多数客户都说不出答案。因为他们对环境的变化、对与他人相处时内心的变化一无所知。所以在我问他们时,他们都是哑口无言。
“你跟你的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我觉得奶奶的一生过得不容易,我应该好好对她。”
“你觉得你的工作怎么样?”
“为了能付得起房租,我不得不工作。”
“你的儿子离开你,去远方上大学了,你心里什么感觉?”
“他在铸就坚实的未来。”
其实,这些回答与感受毫不相关,全都是利用言语思维来回答的。这样的言语跟随社会主流,被大众所认可,可以保我们安稳度世,没有跌宕起伏。但是一旦你真正地说出了你的感受,天知道会发生什么。比如,其实你在奶奶身边会感到紧张和烦躁,你一走进办公室就痛不欲生,你看着自己的儿子离开时,马上就陷入了空巢的痛苦之中。虽然这些感觉可能会把你带出平稳的、既定的规范行为的道路,但它们才能真正地为你的人生指路,告诉你灵魂该栖息在何处。
无言的伤痛
有时候,要发生一件大事,才能唤醒你内心的声音,只有内心才能永远告诉你该如何抉择,该珍惜什么,该放弃什么,该如何在内在与外界的双重环境下驾驭自如。这个道理在哈佛医学院的神经解剖学家吉尔?博尔特?泰勒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在37岁那年,泰勒患上了严重的中风,中风摧毁了她左脑的语言中枢。作为一位神经学专家,她能够精确地察觉到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但她仍然不放弃,终于,经过长达8年的艰辛努力,她重新恢复了言语功能,还能亲自向我们口述发生在她身上的这次经历。要知道当年中风后,她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得,也不知道“妈妈”一词指的是什么。
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具有如此深刻的启发性,这在我们眼里本该是一个悲剧。你看到了,正是因为泰勒失去了言语能力,她才收获了一段不受言语支配的心智经历,并以此证明了,这样的交换是值得的。
“我感到盛大与宽广,”在一次TED演说中,泰勒叙述道(我想你应该看看这次演讲,谷歌搜索“Jill Bolte Taylor
TED
talk”),“我的灵魂在高飞,就像鲸鱼游于大海,充满了无声的欢喜。”在泰勒中风之前,她一直把自己“理解”为“一个坚实的个体,隔离于身边的能量流,也隔离于外界”。可当她的左脑停止运作后,她发现自己才渐渐明白,并且坚信自己生活在人人相关的世界里,在这个国度里,“我们是完美的,我们是美丽的,我们皆为同体”。
正如文化修缮者们所言:无言使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真如本性,使我们从劳作的思想体系中解脱出来,使我们不再分离,不再泯灭对自己、对他人的怜悯之心。美国国内医学界人士称无言为“最伟大的沉默”。它在佛教术语中常被译作“空”,即禅宗所言之“璞玉”。中世纪时期的基督教神秘主义者们把这种不经言语就能完全体味的境界称为“不识之云”。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经文中称其为“纯粹的存在”,即伟大的“本我”。他们都认为那是一段令人神往的极乐之旅,在那里没有纷扰,万物皆有爱。
通过忘却变得聪颖
要想遁入无言的世界,治愈真正的自我,成为一位寻路人,你就必须忘却曾在课堂上学到的“智慧”这个词的含义。因为你学会这个词的含义,其实是有限又狭隘的,而且会令人倍感压力――如此局限的视角,只有在“争斗与追逐”中的动物才会使用。无言使大脑进入“休息和放松”阶段。它会作用于整个身体,释放大量的荷尔蒙来修复和治愈机体,舒展你的肌肉,进而使你表情茫然,眼神柔和,进入深度静止之中。进入无言“阶段”后,可能由于你太专注于非言语感知层面,会导致你无法用言语对外界的评论或质疑作出回应。
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驻足远望,不言不语,只对真正的社交活动、生理感觉和情感作出反应的话,就会被看做是懒惰与愚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被禁锢在忧愁和疾病之中的原因。但当你试着融入无言的世界之中时,也许就会发现放弃文字的世界其实是微妙又复杂的,你要先掌握好必备的高难度技巧。而且,这种高难度技巧,如果不经过大量的练习,就无法驾驭得娴熟。当然,我指的不是单纯的重复训练,而是心理学上的“深入实践”。
深入练习无言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当我们学习新的技巧时,会在生理上对大脑进行重组,特别是当我们练习一种被称之为“深入实践”的学习技巧时。深入实践指的不仅仅是单纯地重复某件事,而是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精确的经验。开始的“成功”只不过是灵光一现,而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努力,循序渐进,直到能够真正掌握这项技巧为止。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是无论何时,只要寻路人需要自我指引,需要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做,接下来该朝哪个方向前进,就可以随时利用深入实践来带领自己于无形之中进入无言的世界。
在这一章里你会发现许多进入无言的世界的方法。记住,如果单凭阅读,你是无法学会这些方法的。因为如果想单靠阅读,来试着领悟无言的世界,就如同撑着降落伞感受飞行一样,感受的只是表皮的东西而已。所以请一定要试一试这个练习,一定要深度练习一下。当你开始感受到祥和、平静、安稳的那一刻,你就会发现这些练习确实在起作用。你会更加注意一些细节透露出来的信息,这些细节包括你所处的环境、他人的感受与意图等。你会根据自己的看法进行选择,从而不再受别人的种种言语的干扰。你不必马上就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不需要一下子就这样,但是你将会慢慢发现自己多么希望能够按自己的想法办事。试着坚持一段时间,然后你就能够把每个清晰无比的瞬间延长至数分钟,乃至数小时。如果你想成为一位真正的寻路人,那么当你发现自己已经能保证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无言的世界中时,就意味着你成功了。
……
精彩内容
这是一本人生哲学类图书。人们的心中潜藏着可以改变世界的、沉默的力量,只不过往往因为缺少工具而无法发挥出来。本书作者希望服这道难关,在书中向读者阐释了怎样发现自己心中的真如本性,以及如何寻找外在的、志同道合的伙伴。她主张,只有在无言的状态下才能同自然和自我交流,才可能得到启示的火花,很后才能采取行动、发挥潜能,对自己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作者简介:玛莎·贝,哈佛大学商学院博士,美国有名生活设计专家,有名《OPRAH》杂志专栏主持。她在美国靠前管理不错学院讲授职业发展课程,曾有幸担任过当今很很好的领导学家约翰·科特的研究助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