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绍辉,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宪法学、卫生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精神障碍患者人身自由权的限制——以强制医疗为视角》、《医疗损害的法律问题研究》等专著,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十余项。
目录
导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现状2
三、研究内容4
四、概念说明5
第一章精神卫生机构的安全保障义务6
第一节医疗机构安全保障义务概述6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界定6
二、医疗机构的安全保障义务及其范围8
三、医疗机构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11
第二节精神卫生机构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认定13
一、精神卫生机构安全保障义务认定的考量因素13
二、患者在医疗机构内遭受人身伤害的责任认定16
三、住院患者自杀的责任认定19
第二章非自愿住院诉讼的法律问题23
第一节非自愿住院诉讼的类型23
一、非自愿住院的实施过程分析23
二、送治主体、强制送治与诉讼类型24
三、非自愿入院的决定主体与诉讼类型28
四、非自愿住院患者的出院及其诉讼31
五、小结32
第二节非自愿住院的合法性认定32
一、研究视角与方法32
二、非自愿住院合法性审查的路径33
三、非自愿住院的实体合法性认定34
四、非自愿住院的程序合法性认定38
第三节非自愿住院诉讼的证明标准39
一、非自愿住院的实体要件及其证明39
二、美国立法和判例中的非自愿住院证明标准44
三、我国非自愿住院诉讼的证明标准50
第四节非自愿住院诉讼的困境及其出路54
一、非自愿住院诉讼面临的困境54
二、完善非自愿住院案件审理的建议56
第三章非自愿住院的程序构造及其完善59
第一节我国非自愿住院的程序构造59
一、自愿医疗程序59
二、非自愿住院的条件60
三、非自愿住院的程序64
第二节非自愿住院程序的完善及其路径69
一、我国非自愿住院制度的发展变迁及其内在困境69
二、非自愿住院的合法化及其局限74
三、非自愿住院制度的完善76
第三节精神卫生法庭的制度构造及其经验借鉴79
一、精神卫生法庭的产生与发展80
二、精神卫生法庭的构造与运行85
三、有关精神卫生法庭的评价与争议88
四、精神卫生法庭制度对我国的启示90
第四章精神科治疗的法律规制95
第一节药物治疗及其法律规制95
一、精神疾病的控制:从收容、隔离到治疗95
二、实现药物治疗规制的必要性97
三、药物治疗的规制方式99
第二节精神科特殊治疗的法律规制102
一、精神科外科治疗102
二、电抽搐治疗104
三、实验性临床治疗106
四、重大外科治疗108
第三节约束、隔离的法律规制109
一、约束和隔离的法律界定109
二、有关约束和隔离的争议113
三、约束和隔离的立法规制117
四、约束和隔离的实体规制121
五、约束和隔离的程序规制123
六、小结126
第五章住院患者的权利保护128
第一节人格尊严与自主决定权128
一、人格尊严128
二、自主决定权130
三、知情同意权133
第二节获得适当治疗的权利135
一、治疗权理念的萌生及其理论渊源136
二、治疗权理论的发展演变138
三、治疗权的保护及其路径143
第三节拒绝治疗权146
一、拒绝治疗权产生的背景147
二、拒绝治疗权的宪法地位150
三、拒绝治疗权的实体与程序保护153
四、我国法律语境下的拒绝治疗权及其保护159
五、小结164
第四节通信自由与免于强迫劳动165
一、通信自由165
二、免于强迫劳动167
参考文献170
后记181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精神医疗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展开研究,包括精神医疗机构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责任及其认定,非自愿住院的诉讼类型、合法性认定及其证明标准,非自愿住院的程序构造及其完善,精
神科治疗的法律规制,住院患者的权利保护。本书充分运用《精神卫生法》实施以来的司法裁判案例以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案例和文献资料,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对精神医疗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作为研究精神医疗法律问题的专题性著作,本书既可为立法机关、精神卫生机构、社会公益组织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作为精神卫生从业人员以及法学、精神医学、社会工作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主编推荐
国内为数不多的关注上千万处于靠前弱势地位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的优秀法学著作!
精彩内容
本书围绕精神医疗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展开研究,包括精神医疗机构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责任及其认定,非自愿住院的诉讼类型、合法性认定及其证明标准,非自愿住院的程序构造及其完善,精
神科治疗的法律规制,住院患者的权利保护。本书充分运用《精神卫生法》实施以来的司法裁判案例以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案例和文献资料,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对精神医疗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作为研究精神医疗法律问题的专题性著作,本书既可为立法机关、精神卫生机构、社会公益组织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作为精神卫生从业人员以及法学、精神医学、社会工作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