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编剧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9.49
4.5折
¥
88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巍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9651143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1017134
上书时间2025-01-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巍,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著名编剧。2002年获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学位。主要影视作品: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女医明妃传》《长大》《班淑传奇》《陆贞传奇》《独孤天下》《买定离手我爱你》等二十余部;电影《101次求婚》;担任电视剧《翻译官》《择天记》《小别离》《小欢喜》《生活家》等数部影视作品剧本总监。同时著有《当代中国电视剧叙事策略研究丛书:电视剧改编教程》《外国电影史》等多部学术作品。
洪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意大利罗马大学访问学者,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编著有《法国新浪潮》《马与歌剧——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史学研究》等。
林畅,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毕业,现为自由电影研究者。主要作品有《湮没的悲欢——中联华影电影初探》(中华书局出版)。
唐佳琳,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电视导论》《影视艺术导论》作者之一。
吴菁,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现为CAA签约编剧,编剧作品:电影《被害人》《梦境玩家》等。
燕俊,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编著有《在声光魅影中穿行——电影佳作鉴赏四十例》《外国电影史》等书。
张巍,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著名编剧。
张文燕,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当代电影》杂志社副主编、编审,硕士生导师。
目录
撰稿者简介
第一章 中国电影的奠基时期(1913—1931)
1.1 萌芽时期(1913—1921)
1.1.1 短故事片催生编剧和剧本
《难夫难妻》
《庄子试妻》
1.1.2 张石川的滑稽短片
1.1.3 从短故事片向长片过渡:《黑籍冤魂》
1.1.4 “商务”的“新剧(短)片”
1.1.5 三部长故事片出现
《阎瑞生》
《海誓》
《红粉骷髅》
1.2 探索时期(1922—1926)
1.2.1 短故事片压卷之作:《劳工之爱情》
1.2.2 走向多元化的长故事片
侦探片
爱情片
社会片
“商务”长片创作
1.2.3 鸳鸯蝴蝶派与市民电影
1.2.4 早期电影编剧理论
1.3 发展时期(1927—1931)
1.3.1 古装片
邵醉翁“天一”引发古装片浪潮
古装片剧作类型与历史评价
1.3.2 武侠神怪片
1.3.3 “联华”初期作品
“国片复兴”与《故都春梦》《野草闲花》
朱石麟与《恋爱与义务》
蔡楚生的《南国之春》
1.3.4 田汉早期电影剧本创作
1.3.5 有声电影出现
第二章 左翼电影创作观的确立(1932—1937)
2.1 左翼电影创作观对电影剧作的影响
2.1.1 时代背景
2.1.2 明星公司编剧委员会的设立与“明星”众编剧的代表作品
夏衍及《狂流》《春蚕》《上海二十四小时》
郑正秋的后期代表作《姊妹花》
阳翰笙、沈西苓、洪深、欧阳予倩等人的电影剧作
2.1.3 联华公司众编剧及其代表作品
蔡楚生及革命通俗剧类型的奠定
“影坛诗人”孙瑜
费穆、吴永刚、朱石麟、沈浮等人的剧作
2.1.4 “电通”“艺华”等公司的成立与左翼电影剧作观的确立
2.1.5 左翼电影剧作观中的好莱坞模式倾向
2.2 “软性电影”及20世纪30年代的商业电影创作
第三章 在泥泞中作战,在荆棘中潜行(1937—1945)
3.1 国统区的电影剧本创作
3.1.1 国统区的抗战电影运动
抗战爆发初期的空白
武汉时期
重庆时期
3.1.2 国统区电影剧本创作的特点
正面表现抗战
取材广泛、视角多元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编导一身的创作方式
3.1.3 代表性电影剧作家及其作品
史东山及其“抗战三部曲”:《保卫我们的土地》《好丈夫》《还我故乡》
何非光及其《保家乡》《东亚之光》《气壮山河》《血溅樱花》
阳翰笙及其《八百壮士》《青年中国》《塞上风云》《日本间谍》
孙瑜及其《火的洗礼》《长空万里》
其他电影剧作家及其作品
3.2 “孤岛”的电影剧本创作
3.2.1 孤岛时期电影剧本创作概况
孤岛电影创作的恢复
纷繁芜杂的电影剧本创作
3.2.2 进步电影剧本的创作
借古喻今的历史题材古装电影
进步的现实题材电影剧本
3.2.3 商业电影剧本的创作风潮
古装电影剧本创作风潮
时装电影剧本创作风潮
几位代表性的时装电影剧作者及其作品
3.3 香港的抗战电影剧本创作
3.3.1 粤语电影剧本的创作
华南电影赈灾会的成立和第一次抗战电影剧本创作小高潮
抗战电影剧本的创作在斗争中前进
3.3.2 国语电影剧本的创作
3.4 沦陷区的电影剧本创作
3.4.1 日寇利用电影为其侵略服务的历史
3.4.2 上海电影事业的状况及日寇的制片方针
第四章 风云际会现峥嵘(1945—1949)
4.1 进步电影的创作
4.1.1 进步电影剧作的创作观念
坚持现实主义传统,为大众而创作,努力反映战后现实生活和民众意愿,具有意识形态的鲜明指向性
力求平易化、人文化,追求艺术观念上的创新
4.1.2 进步电影剧作的创作特色
“社会批判派”的创作
“人文派”的创作
4.2 官办正统电影的创作
层层把关,严格审查
配合时局,进行意识形态的正面宣传、直接导入
4.3 商业化电影的创作
固守旧有的类型模式,创作观众熟悉并喜闻乐见的类型片
改进固有类型,打破类型的单一化
粗制滥造,放任自流
4.4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史东山及其代表作
蔡楚生与《一江春水向东流》
阳翰笙与沈浮
张骏祥及其代表作
陈白尘等和《乌鸦与麻雀》
欧阳予倩及其代表作
田汉及其代表作
李天济与费穆的合作
张爱玲与桑弧的合作
佐临与柯灵的合作
曹禺与《艳阳天》
《清宫秘史》
《忠义之家》与《圣城记》
屠光启与《天字第一号》等
附录:1949年之前电影歌曲的创作
第五章 激情燃烧的岁月(1949—1965)
意识形态主导
题材规划
电影剧作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型的文学形式
5.1 气势恢宏的开场篇章(1949—1952)
5.1.1 宽松的电影创作指导政策
对国营电影制片厂创作的指导政策
对私营电影公司创作的指导政策
5.1.2 大力培养编剧队伍
5.1.3 电影编剧成绩斐然
国营电影制片厂:“一鸣惊人”
私营电影公司:“老树新花”
5.1.4 发展中的不和谐音符:政治批判运动初露端倪
文化部电影指导委员会的成立
《武训传》风波
文艺界第一次整风运动
5.1.5 具有代表性的编剧及作品
于敏及其《桥》《赵一曼》
颜一烟及其《中华女儿》《一贯害人道》
王震之及其《内蒙人民的胜利》
《白毛女》
5.1.6 编剧理论的探讨
如何理解“为工农兵服务”
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5.2 鼓舞人心的进行曲(1953—1956)
5.2.1 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
正确的电影事业领导政策
“双百”方针的提出和中共八大对国内形势的正确阐述
电影体制改革:“拿来主义”
5.2.2 推进电影编剧工作的具体措施
举办剧作讲习活动
喜剧研究室的建立
开展电影剧本征集活动
电影剧本的出版工作
5.2.3 具有代表性的编剧及作品
老编剧的新成就
新生力量成果辉煌
5.2.4 电影编剧理论探讨
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媒体关于电影创作的讨论
讽刺喜剧的兴起
5.3 辉煌的华彩乐章(1957—1959)
5.3.1 艰难中跋涉
5.3.2 具有代表性的编剧及作品
海默及其《洞箫横吹》
丛深及其《徐秋影案件》
李准及其《老兵新传》
马烽及其《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5.3.3 关于电影编剧的理论探讨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特殊的样式:纪录性艺术片
5.4 回旋与无可奈何的低调(1960—1965)
5.4.1 艰难中的新成就
电影环境的调整
萌动的发展高潮
5.4.2 文艺界第二次整风
第六章 风雨十年(1966—1976)
6.1 文化专制主义者的“破旧”和“立新”
6.1.1 “破旧”
6.1.2 “立新”
6.2 样板戏电影的拍摄
6.2.1 样板戏电影的拍摄
失败的尝试:《奇袭白虎团》与《南海长城》
第一批“样板戏影片”的出炉:《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红灯记》
样板戏影片的大量拍摄
6.2.2 “重要任务论”与“三突出”原则
6.3 故事片的创作(1972—1976)
按照样板戏影片创作经验重拍故事片
第七章 从新时期迈向新时代的不断求索(1977—2017)
7.1 百花争艳 艺术为重(1977—1990)
7.1.1 奔放的序曲(1979—1980)
人的解放和觉醒
触动电影改革的理论先声
觉醒的三部先声之作
序曲奏响的主题
7.1.2 激越的主体乐章(1980—1987)
电影本体论兴起
剧作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
与文学并行不悖的剧作历程
多元的剧作形态
7.1.3 尾声的变奏(1987—1990)
几种主要的类型趋势
美术片(动画片)剧作幼弱
“王朔电影年”和“主旋律”概念的提出
7.2 三分格局 市场主导(1990—2017)
7.2.1 从被动到主动的市场选择
在历史潮流的裹挟下
在自立生存的逼迫下
在半开放市场竞争的压力下
无往不胜的市民化
7.2.2 从筑墙到搭桥的策略变化
7.2.3 从陷落到突围的国际化
7.2.4 从做大到做强的向往
第八章 别样芬芳:香港、台湾、海外华人电影编剧史(1913—2017)
8.1 独树一帜:香港电影编剧史(1913—2017)
类 型
地 域
官能快感
香港电影编剧史的时间线索
8.1.1 萌芽(1946—1970)
粤剧影片的兴盛期
左派制片路线与“长凤新”剧作
电懋的中产阶级创作路线的形成
黄梅调创作风潮兴起
张彻开创新武侠时代
8.1.2 过渡(1971—1978)
李翰祥集锦剧作的成功
楚原看重古龙式人性
许氏电影催生市民喜剧
8.1.3 鼎盛(1979—1989)
新浪潮运动激发创作活力
新艺城带动商业创作空前繁荣
黄金期群雄逐鹿百家争鸣
8.1.4 兴衰(1990—2003)
自我身份的寻根之旅
影坛的江湖传奇
中产阶级的都市品味
无厘头的时空渐变
文艺电影的生存空间
银河映像的无常宿命
新世纪的尴尬实录
8.1.5 新生(2003—2017)
CEPA协议后的转变之路
香港味道渐成创作共识
极端的趣味回归
8.2 坚守人文精神的家园:台湾电影编剧史(1925—2017)
8.2.1 日据时期电影业的时代背景(1895—1945)
台湾第一部故事片
电影剧本创作的状况
有成就的剧作家
8.2.2 光复后反共浪潮的兴起(1945—1960)
8.2.3 台湾电影进入黄金时代(1960—1980)
健康写实主义成为主流路线
古装片和爱情类型片的流行
武侠与战争风起云涌
8.2.4 新电影运动的作者意识(1981—1990)
新电影促使作家编剧融合
新电影编导合一的主将
业内对另一种电影的渴望
8.2.5 商业题材依然占据主流市场
朱延平的商业追求
8.2.6 艺术和商业的自觉融合(1990—2000)
轻松幽默——陈玉勋
禁忌之旅——林正盛
百变商业——陈国富
文化碰撞——苏照彬
8.2.7 新世纪的衰落与复苏(2000—2017)
暴力宿命——张作骥
突围之路——魏德圣
东西融合——王蕙玲
情怀至上——杨雅喆
青春群像盛行不衰
8.3 漂泊的灵魂,诗意地栖居:海外华人电影编剧史
8.3.1 知青情结与青春记忆
戴思杰
8.3.2 海外华人经历和东西文化碰撞
李 安
张 旗
李 岗
8.3.3 旧中国文化奇观的展示和对西方主流的进入
罗 燕
尹祺、黄毅瑜
后 记
出版后记
精彩内容
这是一本从编剧角度考察中国电影百余年历史的专业著述。书中梳理了不同阶段的剧作实践,以史料学与影人年谱的方法思路,细数那些对后辈创作者影响颇深的重要创作流派、美学思维、代表影人及其作品,如对鸳鸯蝴蝶派、左翼进步影人、“孤岛”时期的借古喻今作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选择下的商业类型电影、港台与海外影人实践等内容的论述,展示了中国电影的丰富样貌和独特品格,揭示了历史的渐进中中国故事讲述方法的多元可能性。同时,还尤为关注经济、社会、美学、技术等因素对剧本创作的影响,拓展了电影史研究的理论视野与范式方法,极具学术参考价值。
媒体评论
《中国电影编剧史》是一本讲述百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的专业书。以百年历史为轴,本书串联起形形色色的中国电影剧作流派与样态,从早期电影的萌芽与探索,到鸳鸯蝴蝶派、家庭伦理片、古装片、武侠神怪片等类型的初现,联华、电通、艺华等左翼进步影人的创作实践,张石川、郑正秋、夏衍、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早期电影人对中国电影学派和中国电影文化传统的贡献,到抗日战争时期、十七年时期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在国族呈现、商业探索、自我表达等方面的形式特点,以及同一时期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之间电影剧作实践与文化传统上密不可分的联系,本书对中国电影剧作精神与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地阐述,为读者展开一幅气势磅礴的电影历史图卷。
◎首次书写百余年来中国电影编剧史◎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把握历史流脉,兼论宏观创作与时代典型现象◎经济、社会、美学、技术因素联动分析,开阔电影史研究视野◎考据详实,夹叙夹议,再现剧本创作历史情境◎提供丰富案例,讲解影人创作思路与心理路径◎论述清晰透彻,兼具专业与学术参考价值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经济、社会、美学、技术因素联动分析,考据详实,夹叙夹议,开阔电影史研究视野,提供丰富案例,讲解影人创作思路与心理路径,论述清晰透彻,兼具专业与学术参考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