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0.51 4.5折 ¥ 68 全新
库存79件
作者[加]丹尼尔·列维廷,译者:林凯雄 后浪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58094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10798669
上书时间2025-01-03
第一章 的音符
第二章 友谊之歌
第三章 喜悦之歌
第四章 安慰之歌
第五章 知识之歌
第六章 信仰之歌
第七章 爱之歌
附 录 为什么猴子没有音乐
当然了,有些人对这类文字游戏不太感兴趣,他们更关注歌词本身的含义。他们会认真地研究歌词,试图找出名言警句和先哲的智慧,就和我们当中不少人在20世纪60年代做过的事情一样:当时的摇滚就是我们眼中的诗人,他们仿佛有许多来之不易的人生经验要告诉我们。
也有些人逐字逐句地背歌词是为了记住歌曲,但他们不太重视歌词内容本身。我交往过一个在比利时出生长大的女友,曾和她一起去她的家乡蒙斯拜访亲友,在那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假期。她曾在蒙斯理工学院读大学,她的朋友们都能一字不漏地唱出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但他们大多连一句英语都不会说,不知道“温暖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抬头遥望远方/我看到微弱的灯光”是什么意思。
由于不懂英文,他们往往分不清词语的开头和结尾。就好像我的妹妹曾以为美国《星条旗》提到了一种发出“一线束光”的灯(原文为“一线曙光”),我的比利时朋友也曾以为,世界上有一种灯叫作“嘟哝不清”(原文为“微弱的灯光”)。他们好奇这首歌想表达的含义——那个“所有人都是的”(原文为“我们都只是囚徒”)是什么玩意儿?我得老实承认,虽然我深爱《加州旅馆》(我曾一音不漏地背下它的吉他独奏片段,好用来在其他乐手面前显摆),但我对这首歌想要表达什么毫无头绪。不过,“你随时可以退房/但是你永远无法离开”带给我的情感冲击,并未因为我不知道唐·亨利想表达什么而有丝毫减弱。
这就是歌词的魔力——当暧昧、矛盾甚至无法解释的情况出现时,一首歌的各个组成元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歌词、意义)能够相互弥补。比如在《加州旅馆》中,歌词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的含义,但这首歌的力量却没有被削弱。一首歌的各个组成元素相结合,能够形成某种艺术效果,使歌曲表达更多的含义,不受任一元素的限制。事实上,这正是歌曲能够打动我们的原因之一:由于歌词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含义,每一位听众都能参与“听懂一首歌”这一持续不断的过程。一首歌之所以变得私人化,是因为听众不得不以自己的方式解释这些模糊的含义,好让其变得明确。
我们当中不少人会对词曲创作人有种亲密的感觉,这是因为他们的声音在我们的脑海里反复播放。出于相同的缘故,许多诗词爱好者会给予他们爱的诗人亲自朗诵的作品极高的评价。我们当中不少人会把喜爱的歌听上几百次,歌手的唱腔、停顿等微妙的细节全部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这是我们自己读诗时无法体验到的。
对于那些我们爱的词曲创作人,我们总觉得自己仿佛能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他们的生活、想法与感受,而这仅仅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听过很多他们的作品。由于歌曲的节奏、旋律、重音结构能够结合在一起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再加上听音乐时人体会大量分泌多巴胺等神经化学物质,我们和歌曲的关系变得活跃且持久。听音乐激活的脑区比其他任何已知的外界刺激都要多,某些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就算忘记了其他一切,仍然能够回忆起当年听过的歌。
披头士乐队开启了创作型歌手的年代。虽然查克·贝里(Chuck Berry)自己写过歌,“猫王”(Elvis Presley)也唱过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歌,但直到披头士乐队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之后,歌迷们才开始希望歌手能够亲自写歌—在这之后,鲍勃·迪伦(Bob Dylan)、海滩男孩(Beach Boys)等音乐人也因自写自唱名声大噪。披头士乐队为了与歌迷建立个人关系下过不少功夫,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就曾说过,他和约翰·列侬(John Lennon)在早期创作中用尽心机,尽可能地多用人称代词。他们对待与歌迷建立联系这件事可认真了:《她爱你》《我想牵着你的手》《附:我爱你》《爱我吧》《请让我开心吧》《从我到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仍然会或多或少地忽略歌词,歌曲吸引他们的主要是节奏和旋律。尽管有很多人表示自己被歌剧的情节吸引,但也有同样多的人表示,他们听歌剧时根本就没想过要理解剧情,只想纯粹地欣赏华丽的舞台布景和演员美妙的歌声。即使在流行、爵士、嘻哈和摇滚的歌迷当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歌词主要用于回味,好让旋律有所依附。不少人都这样表示:“歌词对音乐来说有什么用?它的存在,只是为了让歌手不必老是唱‘啦啦啦’罢了。”对很多歌迷来说,只听“啦啦啦”,也足够了。
² 以第①人称亲述音乐之旅,让旋律直抵你我的内心
从个人的音乐经验出发,加拿大*宝级心理学家亲述自己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与独到见解,读者回溯人类历史长河,展现音乐在社会文化层面发挥的影响力。
² 前沿科学与人文艺术的融合之作
丹尼尔·列维廷围绕音乐思维的三大要素与影响人性的六类歌曲展开论述,分析了大量研究实例,运用严谨的研究方法,将听觉艺术背后的科学奥秘娓娓道来。
² 从中世纪古典音乐到传唱至今的民族歌谣,从蓝调金曲到时下门的嘻哈说唱,全球歌曲在本书中争奇斗艳,每一位读者都能发现自己的那一首歌。
通过分析人类歌曲的六大主题——友谊、喜悦、安慰、知识、信仰与爱,列维廷探究了音乐对人类心理的影响。他穿插丰富的个人经历,援引学术研讨会的精彩辩论,运用独到的心理学分析,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取得了美妙的平衡。除了旋律背后的科学奥秘,读者还可以在本书中了解众多流行歌曲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本活力十足、雄心勃勃、引人入胜的新作,读来深受启发。列维廷在本书中展现出他的音乐思维……这本书令人叹为观止。
——《纽约时报》
列维廷提出了一个本的问题:为何音乐与人性息息相关?对此,他的回答不会让您失望。
——《星期日泰晤士报》
一本横跨多门学科的书……列维廷充满激情地为我们介绍了音乐创作背后的科学原理。
——《卫报》
本书的开创性观点将和金曲一样萦绕在您心头,久久不散。
——伊丽莎白· 吉尔伯特,著有《美食、祈祷和恋爱》
为什么歌曲能够在短短几秒钟内使你潸然泪下?《为什么伤心的时候听慢歌》会告诉你答案。这本书中的观点既新颖又激励人心,读来妙趣横生,喜欢音乐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鲍比·麦克菲林,十次荣获格莱美音乐大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