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智锋学术小品集(第二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胡智锋学术小品集(第二卷)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8.59 4.9折 58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智锋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21217612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1588923

上书时间2025-01-0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胡智锋,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戏剧与影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学术领域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哈佛大学不错访问学者。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重量人选,“新中国60年影响中国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长期从事影视文化、影视艺术、传媒艺术教学与研究。承担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等项目四十余项,著有《立论中国影视》《影视文化论稿》《电视美学大纲》等著作三十余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四百余篇,成果多次荣获重量、省部级奖项。曾赴亚、欧、美、非、澳等大洲四十多个国家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



目录

随笔

·人物随笔

 罗艺军先生的贡献与启示

 纪念夏公

 追忆李咏

 会林、绍武先生的影视教育思想与学科贡献

 赵忠祥对中国电视的贡献

 广播影视教育的一代大家

 伊文思三题

 “〇”——一个艺术家的追求

 回忆郑雪来

 拜别敬爱的陈炎学长

 深谷幽兰

·教育随笔

 我职业生涯的几个“一”

 做合格的“四有”好老师

 我在广院的“一二三四”

 台湾地区影视教育述评

 擎光者

 望乡少年

·学术随笔

 记忆与表达

 主旋律怎样才能拍得好看?有种、有货、有料、有趣

 自主创新要多打文化牌

 对话,无处不在

 传统文化应成为电视节目创新的重要资源

 群众文化发展的三个要义

 纪录频道·使命光荣

 电视低俗化三题

 “时”——电视内容的传媒本质

 态度决定一切

 五种视角看中国电视

 启动·贯通·开拓

 本土化:中国电视的生存策略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演分寸

 价值选择与人文科学研究

 书 评

 《现代传播》35年的办刊探索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报告(第二卷)》在内容、架构和

 主旨上的特点

 探求电视剧艺术的“道”与“法”

 盘点中国电视艺术的历史记忆与生命律动

 《现代传播》的30年

 《现代传播》的25年

 “”与“变迁”的意义与启示

 《〈焦点访谈〉红皮书》

 阅读印象

 对影视戏剧民族化的思考和探求

 建构影视艺术“中国学派”的基础工程

 影视艺术“中国学派”的基础工程

 《现代传播》20年的道路

 电视艺术理论研究的一块基石

 人在“触电”以后

 昆德拉的世界

 致辞

 继承优良传统 把握时代机遇 开创中国电影教育发展新局面

 擎光追梦新时代,“四修”开启新生活

 常怀“四心”,拍好人生大戏

 如何以高品质影像提升北京冬奥会的靠前影响力

 “影像北京”与“北京制造”

 在第七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辞

 在IM两岸青年影展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在第九届中国电影史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北京电影学院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在北京电影学院2020届本专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短视频知识传播三题

 在“世界好戏·中国观众论道周”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

 暨第21届齐越朗诵艺术节论坛上的致辞

 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19届年会上的致辞

 在第六届丝绸之路靠前电影节学术交流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在北京师范大学第35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致辞

 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

 暨第三届康毅奖学金颁奖仪式上的致辞

 培养“三心”,开创美好人生

 《经典咏流传》的成功在于传承的虔诚和文化想象力

 在第26届大学生电影节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在第26届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式上的工作汇报致辞

 第26届大学生电影节寄语

 在影片《流浪地球》研讨会上的致辞

 “京师人文对话”期致辞

 在“第七届靠前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第十九届中国靠前教育年会首届“无障·爱”靠前研讨会上的致辞

 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迈进

 秉持三“心”,培育三“力”

 涵养“三气”,创造美好人生

 电视节目的关键在于讲好中国故事

 培育“五气”,创造自己的宝贵世界

 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7级本科生“大学生涯规划”

 讲座上的致辞

 《将改革进行到底》政论专题片研讨会致辞

 在“数字时代华人传播学术期刊的发展与挑战”学术对谈上的

 发言

 做一个有温度、有尺度、有韧度的人

 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期共训班上的致辞

 在“2016中国全媒体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毕业典礼教师致辞

 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的传播策略

 “大文化与小文化”研讨会致辞

 在2012年靠前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上的致辞

 世界高等教育中一支独特而重要的力量

 在《创赢未来》文化论坛暨《创赢未来》节目开播启动

 仪式上的致辞

 民生新闻的理论认知角色和价值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人民广播70年“三思”

 在中国经济舆情与《今日观察》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中国电视传媒在2008奥运报道中的角色和特色

 在第四届中国传媒经济年会上的致辞

 在2006年电视栏目创新论坛上的致辞与答疑

 在中国省级卫视与特色频道建设研讨会上的致辞

 在东方卫视现象研讨会上的致辞

 在《经济半小时》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编辑出版会议上的致辞

后记



内容摘要

     罗艺军先生的贡献与启示 罗艺军先生是中国电影理论的旗帜性、标杆性人物之一,在长达近70年的职业生涯中,为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在老一辈理论大家和电影事业重量级人物当中,罗先生的特点是从业时间长,贡献多,影响大。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电影事业,到90年代离休之后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以他的职业生涯差不多有70年,这个时间跨度很好长。 同时他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而且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他的影响力一直到今天还是很好之大,所以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 如何评价罗艺军先生所做的突出贡献?我想用三句话予以表达: ,他是中国电影理论民族化建构的重要倡议者和践行者; 第二,他是中国电影事业发展若干领域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 第三,他是中国电影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引领者和培育者。 其一,罗艺军先生是中国电影理论民族化建构的重要倡议者和践行者。罗艺军先生大家知道他在西南联大,后来在北京大学学的是外语,他的西方文化素养很好扎实和深厚。但是很好难能可贵的是,他学习西方文化但是他却并没有简单走西化道路,而恰恰是更加自觉地去推进民族化的理论和实践,尤其是80年代中国电影风起云涌的新生代崛起之后,罗艺军先生在欧美电影理论和创作大规模引入中国的时候,保持了特别强的定力和清醒,旗帜鲜明地倡导中国电影应当建立自己民族化的理论,而且是体系化的建构。所以他应该是中国电影理论民族化建构的旗手,是倡议者,也是重要的践行者。 在他留给我们大量的著作中,代表作《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化》,尤其是他主编的《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包括他那本参与组织的很好有名的《电影艺术讲稿》,这些都始终如一地高举中国电影理论民族化的旗帜,他是既开放地拥抱西方电影理论,同时又提醒和警醒大家不要盲目地照搬照抄,而更要努力地探索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符合中国电影发展需要的民族化中国电影理论。所以罗艺军先生不愧为中国电影理论民族化建构的重要倡议者和践行者。 其二,他是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多个领域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这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长期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组织了大量电影评论和学术讨论的活动,包括当年那些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影片,他常常都是时间专门组织看片会和研讨会,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电影最活跃的阶段,大量影片的看片和讨论、评论,都是罗艺军先生组织的,而这些也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一代的知名电影学者、理论家、评论家。 二是电影金鸡奖重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金鸡奖届罗艺军先生就参与了组织,此后仅是金鸡奖他就作为评委连续参加了9届之多,在早期电影金鸡奖的组织、设计、规划、运行当中,他应当是出力最多,也是影响优选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之一。 三是平台建设,从50年代创建《中国电影》杂志,罗艺军先生就担任编辑部主任,此后延伸到《电影艺术》,他又长期担任副主编,为这个刊物付出了大量心血,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这个平台上他推动了很好有影响的80年代电影观念大讨论等,推出了大量影响巨大的理论和评论文章,参与创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并成为第二任会长……不论是我们看到的大量电影评论活动,比如电影金鸡奖、百花奖的组织,还是平台的组织建设,罗艺军先生都付出了大量心血,是大家认可的组织者与推动者。 其三,他是中国电影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引领者和培育者。作为现任北京电影学院的行政领导和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的会长,我对前辈罗艺军先生要表达深深的敬意,因为北京电影学院在理论研究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为加强这方面工作,从80年代开始学校就建立了电影理论研究室,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影研究所。从电影理论研究室到电影研究所,罗艺军先生多次应邀参加了大量的学术活动和会议,发表了他一些重要的振聋发聩的思想和观点,这些对于我们电影学院理论学术建设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收录在他的著作《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化》以及《电影艺术讲稿》当中的很多篇章,都是在电影学院研究活动当中发布的。从中可以看到他对我们电影学院的理论学术建设所做出的重要引领性的贡献。 再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的前身——1983年的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学会的成立,特别是届全国高等院校电影教师暑期进修班的创办,罗艺军先生可以说亲力亲为。当年我记得跟我们学会首任会长沈嵩生先生、第二任会长张凤铸先生,每每谈起学会的创建与发展,都对罗艺军先生当年为暑期班的创办张罗、操持、推动所付出的心血感念不忘!没有罗艺军先生的创意和创办,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很难有这个局面,尤其是他当时还专门为暑期进修班发表了一篇有名的、影响巨大的文章《电影要向大学进军》,就是80年代我们学会的个口号“让电影教育走进大学校园”的核心理念。所以说罗艺军先生不愧为中国电影教育学术发展重要的引领



主编推荐

传媒人事迹的真实记录,传媒发展规律的客观探索,影视艺术研究的素材与经验展示。



精彩内容

本卷汇编了日常随笔、专业书评、活动致辞等。随笔中有作者对传媒艺术家、友人、前辈等事迹的深情记录;也有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热情付出;还有对电视等传媒发展的专业思考。书评中则是作者对影视传播等领域的客观探索。活动致辞中是作者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对影视教育的密切关注和对传媒事业的冷静观察、深刻分析。这些文字既是个人感性的记忆积累,也是影视艺术研究、影视教育的个体经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