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1.01 6.7折 ¥ 46 全新
库存40件
作者蔡源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575203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6元
货号11596348
上书时间2025-01-02
蔡源,双高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授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实务,仓储管理,物流信息技术 。宋卫,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经济学院院长。
第1章 供应链管理概论
1.1认识供应链
1.1.1供应链
1.1.2智慧供应链
1.2认识供应链管理
1.2.1供应链管理概述
1.2.2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
1.3认识供应链管理战略
1.3.1供应链管理战略框述
1.3.2供应链管理战路规划与设计
本章小结
本章实训
课后练习
第2章 供应链设计
2.1供应链设计概述
2.1.1供应链设计的概念
2.1.2供应链设计的原则
……
1.1认识供应链
1.1.1 供应链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力的飞速提升,全球化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以及客户需求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在增加,客户购买模式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与此相对应,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信息传输及获取成本的降低,使客户乐于从大量的产品、服务资源中获取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客户不再只是产品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更多地参与产品的设计、配送及服务过程;同时对从订货到收到产品的时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对传统的物流方式产生了影响,需要关联企业之间更多的互通合作,形成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即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已经逐步成为现代企业的新型战略方式,在经营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供应链概述
(1)供应链的产生。
1985年,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并提出了价值链理论。该理论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企业通过价值链来判断企业的所有行为和相互关系,从而取得战略优势。价值链理论被看作供应链产生的序曲。
1996年,美国学者詹姆斯·P.沃麦克和英国学者丹尼尔·T.琼斯在《精益思想》一书中提出“价值流”的概念,并以此为线索提出“供货链”和“销售链”的概念,这是供应链产生的雏形。
20世纪末,在全球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和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下,传统的生产模式已显现出滞后性,随着新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出现,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Design,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准时生产(JustIn Time,JIT)、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ERP)等,为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21世纪的竞争已不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2)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来自英文“Supply Chain”,也有译作供需链的。人们对它的认识是由价值链、产业链、需求链逐级深入的。供应链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系统,是客观存在的。早期人们对供应链的认知局限于生产制造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中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以及企业内部的生产加工过程。在这一期间,人们更多地关注如何提高企业内部资源利用率,如何使生产运作更为高效,而忽略了企业经营过程中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之间的联系,如制造商与供应商、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的关系。
随着供应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关注点逐步转移到如何将企业内部生产流程与外部环境有效结合,从而将供应链概念扩展到完整的供应链系统和价值增值过程,即从原材料到最终客户的各类经营活动。美国学者史蒂文斯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头,结束于消费的终点。”英国著名物流专家克里斯多夫认为:“供应链是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的过程的上游及下游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近些年,供应链的概念偏向于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图1-1所示。图1-1展出了从供应源到需求源,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所有参与的成员构成的网链结构。构成网链的可靠性和成员间关系的稳固性是管理过程中关注的重点。
1.双高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力作。 2.慕课版,配套精美视频。 3.在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智慧供应链带来的变化,并突出了敏捷供应链、大数据供应链、物联网供应链的创新内容。
本书分为理论篇、应用篇、创新篇,内容包括供应链管理概论 、供应链设计、供应链管理策略、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供应链管理主要内容、供应链应用案例、敏捷供应链、大数据供应链、物联网供应链等内容,系统地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管理方法,同时根据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相应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其中,理论基础注重理论的渗透,实践环节以工作任务导向为基础。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及连锁经营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作为企业人员自学和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