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随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津随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4.52 6.3折 5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春生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681985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5元

货号13671769

上书时间2025-01-0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张春生,曾任河北省崇礼第一中学教师,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著有专著《中外影视作品中的哲理》,《中国文化探秘》丛书(副主编)、《中国的寡妇》(合作)、《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合作)、《天津人不能不知道》(合作)、《中国传统美德与跨世纪青年》(合作),电视剧剧本《幽灵》(已录制播出),专题片撰稿《情系海河——邓颖超在天津》(已录制播出)、《公仆》(14集,已录制播出),《世界风俗辞典》(合作)等。



目录

卷前的话

第一章环境与文化形态

第一节“山、河、海”与城区“三足鼎立”

(一)坐拥山、河、海

1.依山、靠海、河水贯通

2.四周古镇围绕城区

(二)“三足鼎立”的城区

1.天津城市的“根”

2.被迫对外开放

3.中国城市近代化缩影

第二节中山路、解放桥、劝业场和三条石

(一)一条人文满满的马路

(二)中国开合铁桥集中在天津

1.一座铁桥一段历史

2.近代文明的深刻烙印

(三)商埠明珠“劝业场”

(四)“三条石”铸火熊熊

1.铸造业的发祥

2.多重的历史借鉴

(五)保护、使用天津的近代工业遗存

第三节街巷倩影

(一)津城胡同小铺

1.胡同口的水铺…

2.临街的粮铺

3.贴心的油盐店、小人儿书铺

4.给人温馨的煤铺

(二)吆喝声声

1.“油炸豆腐喽”

2.“臭豆腐——辣豆腐——”

3.“卖青萝卜的又来了一

4.“卖大小——金鱼嘞”

5.“青菜——的卖”

第二章 天津的文脉

第一节文脉与环境、群落

(一)环境与人文高度叠加

(二)多个文化群落伴生

(三)城域置制与核心区的彰显

第二节文脉的表现与内涵

(一)四条文化带

1.远古文化带

2.明清文化带

3.近代百年文化带

4.当代发展文化带

(二)三个文化特征

1.地貌促成河海通津

2.中心区的凝聚带动

3.商埠市井的雅俗影响

(三)三个意涵结构

第三节 四个特性和七种文化形态

(一)天津文化四个特性

1.雅与俗并举

2.移过与吸收同在

3.多元与缝隙兼有

4.围绕核心区城乡互促

(二)天津文化的七种形态

第四节从“卫派津风”看京津冀文化

(一)京津冀三花并蒂

(二)筑城奏响“卫韵”

……

(一)独特的文坛表现

(二)面对浮躁的选择

(三)恪守天津文学的“红色”

1.梁斌的《红旗谱》

2.孙犁与青年作家的通信

3.方纪和这一优秀群体

第六章“哏儿都”与相声

第一节豁达、爽快、幽默的天津

(一)不用偷着乐的日常生活

(二)天津市井文化的“俗”艺术

第二节“文”与“火”

(一)马三立的“文哏”

(二)郭德纲的“火爆”

第三节重睹芳华新相声

(一)落幕也是开始

(二)高起点筹办

(三)盼望佳作

(四)“津味”十足与“舞台”相声

尾声:说不尽的天津文化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节“山、河、海”与城区“三足鼎立”

十多年前,陈雍先生以他的考古经验和潜心琢磨,对天津城市文化、城市历史、城市特征,用“山、河、海,万、千、百,中、外、新,古、今、现”这12个字予以概括。其中“万、千、百,中、外、新,古、今、现”是津沽的历史足迹和发展特征,“山、河、海”是津门的地貌环境。

(一)坐拥山、河、海

1.依山、靠海、河水贯通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部,依燕山,临京城,面渤海,海河流域蜿

蜒全境。其地理:东经116°44至118°01,北纬38°33至44°15,海拔2-5米。因濒临渤海,素有“渤海明珠”之称。其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虽明显,但春、秋略短;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上。7月气温最高,在26℃以上,1月气温最低,在零下4℃以下。年降雨量为500-700毫米。春、秋两季的天津温润而舒适,间或有风沙吹过。

海河贯穿津城核心,上游支流甚多,全域又被称为九河下梢;沽汊星罗棋布、鳞次栉比,很适合物资运输、码头装卸、贸易往来。一旦紧邻京师并成为首都的海口与屏障,必会快速兴盛。元时,诗人张翥经过这里,当时此地为“直沽”,他在诗中写道“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可见津沽已步人蕃昌。清代天津诗人梅小树撰写的鼓楼对联:“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从中可窥见津城沽水流霞之盛。且河海通津,陆路与海岸相映成辉。大运河流经此地穿海河上端,成三岔河地貌,清代《望海楼观潮歌》中描绘此处:“海光天风上下连,有客看潮三岔口,滚滚倒流八瀛水,小波未平大波起,横卷云霞彩凌乱,滔滔涌岸浪欲浮。”凭借大运河形成的这一生态,津沽不仅是“运河驮来的城市”,而且居中国北方航运枢纽,又因是京畿门户,终于经移民往来人口聚集,由集市而街市再成商埠,至近代风云际会,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日显。

在“天津”平原的成陆过程中,黄河三次北迁津沽附近夺道人海,泥沙淤积使耕地面积扩大。“夺道”让津沽在海退陆进中奠定了自己的底色。在张贵庄、巨葛庄、沙井子一带,白沙龄、泥沽一带,汉沽双桥子和塘沽高沙岭一带,淤泥不断涌来,海生贝类动物在海潮推动下逐渐堆积,进而形成与今海岸线平行的三道贝壳堤。这实证了天津有过凹凸明显的指型海岸,陆进海退的环境烙印十分清晰。由此也使精卫填海和哪吒闹海等神话,有了存在的空间和流布的可能。

同时,海退陆进和黄河文化北来,尤其是与之相适应的腹地政治建制和管理的实施,既带来中原主流文明,又使本土文化有所竞争,不同人文群落在海河流域各有体现,各有发展。而人文印记较早又为人称道的是,曹操在这一带“魏武挥鞭”留下的印痕。

东汉时的曹操平袁绍北攻乌桓,开凿人工河渠以方便“扩土安疆”。《三国志》记载:“太祖患军粮难致……凿渠自滹沱河入沁水,名日平虏渠,又从洵河口凿潞河名曰泉州渠,人海、通运。“平虏渠开凿成功后,又开凿了泉州渠连接泃河。因与平虏渠相接于泉州(今天津武清一带)境内,故名“泉州渠”。海河水系渐自独立。于是津沽有了“河”,有了“海口”。

而进一步推动“天津”城市发展的还在于,隋唐时的大运河在金、元……



精彩内容

这是一部文化类随笔作品。作者较为系统地从六个方面介绍了天津的历史文化。第一章:环境与文化形态。讲述了天津水陆交通的历史起源、发展,以及有趣的胡同文化。第二章:天津的文脉。追溯了天津文化的起源和脉络,更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天津文化的特征、形态,并具体举例倡导保护地域文化、保护人类文明。第三章:天津的非遗。介绍天津非遗,梳理天津非遗的项目和整理非遗成功的历史,更从非遗的角度延伸深层次的内涵,即倡议文化自信。第四章:妈祖文化的天津流变。讲述了天津妈祖文化溯源、发展,及其精神意义。第五章:天津文学的足迹与当代表现。本章讲述了天津文学方面的历史发展,尤其突出了津门小说等作品的红色精神。第六章:“哏儿都与相声”。本章讲述的是“哏儿都”天津的相声文化、相声名人及其当代发展。本书脉络清晰,从多角度较全面地展示了天津的“环境”“文脉”“非遗”“妈祖”和“文学”等内容,回顾了天津历史的文化足迹,同时不忘结合历史、实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