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研究指要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4.04
4.9折
¥
69
全新
库存42件
作者陈胜前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11807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12202633
上书时间2025-0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考古学研究的范畴
一、什么是研究?为什么要研究?
二、什么是学术研究?
三、什么是考古学研究的外延问题?
四、什么是考古学研究的内涵问题?
五、考古学研究的流变
六、考古学研究的类型
第二章考古学研究的意义
一、作为交叉学科的考古学研究的意义
二、不同角度的考古学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实践中考古学研究意义的呈现方式
四、如何写作研究意义?
第三章考古学研究的问题
一、问题的重要性
二、问题的范畴
三、何为好问题?
四、问题的来源
五、如何发现问题?
六、最后的反思
第四章考古材料
一、什么是考古材料:考古材料观的问题?
二、理解考古材料的形成过程:考古信息的形成与嬗变过程
三、考古材料的发现与获取
四、解码考古材料
五、组织考古材料回答问题
六、考古材料的报告
第五章考古学文献
一、文献资料的重要性
二、考古学文献的构成
三、为了什么收集文献?
四、收集哪些文献?
五、如何收集文献?
六、资料如何处理?
七、有关文献综述
附录1英文期刊数据库及其所包括的期刊
附录2中文和英文考古期刊及介绍
第六章研究的难点:视角的选择
一、观看之道
二、考古学研究的宏观视角
三、考古学研究的微观视角
四、视角的评判
五、研究中的视角选择
六、实例分析:我所建言的博士与硕士论文
第七章研究的关键:理论原理
一、当前研究的理论问题
二、何为理论?
三、考古学的理论何在?
四、当代考古学理论现状
五、如何运用考古学的理论?
附录考古学理论读本(中译本)
第八章研究的关键:关键概念
一、概念分析是发现考古学研究问题的途径
二、核心概念的改变导致学科范式的重大变迁
三、当代考古学的概念构成
四、考古学概念的形成机制
五、概念的历史可能赋予概念独特的内涵与适应范围
六、如何处理考古学研究的概念问题?
第九章研究的关键:方法问题
一、当前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方法问题
二、考古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简史与区分
三、《考古学方法手册》中的方法
四、不同分支学科的方法
五、有关考古学方法的训练
六、考古论文写作中方法的运用问题
第十章论文论证的常见问题
一、缺乏论点的问题
二、缺少论证的问题
三、“一打多”的问题
四、既有文献覆盖的问题
五、分析的问题
六、概念提炼的问题
七、少有演绎推理的问题
八、论证的逻辑并行多、递进少的问题
九、材料质量差的问题
十、材料信息转化能力不足的问题
十一、考古材料本身的问题
十二、态度的问题
第十一章考古学研究的叙事:科学的方式
一、SCI与SCI论文
二、SCI论文的基本格式与内容
三、SCI论文的特点
四、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SCI论文
五、余论
第十二章考古学研究的叙事:人文的方式
一、人文的世界
二、人文的方法
三、后过程考古学的叙事
四、文化考古是不是一种新的可能?
五、结语
第十三章研究实践的过程:写作、发表与申请基金
一、论文写作从哪里开始?
二、论文写作的过程
三、学术规范问题
四、论文的发表
五、基金的申请
六、如何提高研究的产量与质量?
附录如何写作开题报告?
第十四章考古学研究的学术伦理
一、我们如何面对他者的文化?
二、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历史?
三、考古学的政治学
四、考古学研究的性别与性别问题
五、考古学研究的地方主义
六、考古学研究中的权力与规则
七、谁的考古学:分裂的考古学?
八、结论:考古学研究的本分
第十五章学术的“秘密”
一、再说学术的本分
二、高挂理想的风帆
三、置之一处,无事不办
四、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五、在合适的地方努力
六、习惯成就人生
七、理解研究的过程
结语
精彩内容
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考才真正具有真理与生命。?D?D叔本华考古学研究听起来很神圣,但其实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对于一个以考古学为专业学学生而言,并不需要考虑能不能做考古学研究的问题,或者说,现在考虑这个问题已经太晚了,因为你已经进入这个领域,已经上了“贼船”。我们现在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可以一点一点地告诉大家怎么做研究。经过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一系列训练,考古学研究变成了一件必须去做的事,一件可以按部班去做的事,剩下的问题是如何做出好的研究。这既可以针对整个学科而言,也可以针对个人而言,书中两者我都会谈到。不过这里,我首先想讲讲我个人的研究体验,一方面作为个人的自我介绍,另一方面提供某种借鉴,虽然教训可能要远多于经验。对作者的了解也有助于理解本书的构架与内容。我们这代人在“”中出生,“”刚结束上学。父辈的青年时代正好在那个动荡的时候,因此,几乎没有人有家学渊源。天才更不存在了,所能够依靠的是学习与训练。我也是这样走上考古学研究道路的。当然,如果说没有家庭原因也有一点夸张,对我个人来说,家庭教育对我走上研究道路还是有影响的。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中医,我父亲对我的影响尤其大。他是自学成才,遇到很多挫折,自己的体会比较多。病,做得对或不对,很快会得到反馈。中医面对一个病人,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症状开。好的中医师不会直接套用传统,因为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需要医生认真地掌握基本原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中医的经典需要背得滚瓜烂熟,还需要深入理解。我父亲小时候在我爷爷的严格监督下背熟了那些中医典籍,后来自学时抄了许多读书笔记。他的读书体验对我启发很大,我明白了知道和理解原理是不一样的,理解要有切身的体会。我从父亲那里还知道两件事很重要:一是来自实践的独立思考,另一是做笔记。我的次研究实践是本科时的学年论文,那个时候我已经经过了田野考古实习,论文也以实材料为基础来写。次写研究笔记,有什么想法写下来,没有想法的时候接着写,反复推敲:我为什么写不下去?遇到了什么问题?应该有什么办法?自己跟自己交谈、辩论。论文题目是《辽河流域聚落形态的初步研究》,试图通过研究聚落形态了解辽西史前社会组织与演化阶段。当时想从民族学材料中找到一些证据,结果很令人失望。那是1991年,当时找资料比较困难,图书馆的资是找不到或是被人借走。资料室对本科生开放的时间有限,还没有复印机,资料靠手抄,效率很低,绝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找资料上了。资料查找的困难直接影响到了我大学毕业读研究生时的选择。有一段时间,我是很想学商周考古的,但这个方向所需的资料太庞大,如果没有相当的经济基础,很难把这些资料备齐。后来想学秦汉考古,联系了俞伟超先生,但是俞伟超先生已经离开北大,不带学生了。终选择了旧石器考古,因为旧石器考古涉及人类进化,需要自然科学,让人觉得旧石器考古研究比较科学,比较简捷;另外,旧石器考古对英语的要求比较高,交流更多,更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研究生阶段算是正式开始学习研究了,那时研究生是少的,一年招两万多人。研究生教育也还处于初步阶段,课程少,也不系统。不过人少的话,每个学生所能得到的资源会多一些。在北大,新石器考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要写硕士论文,会被派出去参加半年到一年的田野工作,主持考古工地,整理并研究发掘材料。现在不太可能让一个研究生主持遗址的发掘工作。我学的是旧石器考古方向,写毕业论文时,次体会到做研究是一个很让人焦虑的过程。题的问题。现在许多老师会告诉学生你要做什么,但那个时候老师从来不提这个问题,一切都靠自己。对什么方向感兴趣,大抵还是比较好确定的。我听过严文明先生给研究生开的课程“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对农业起源产生了兴趣,想研究一下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的问题。但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很容易做得很空泛,写这个问题的文章颇有一些如此。如果硕士论文写成这样,无疑是失败的。想到华北地区的资料稍丰富一点,于是我想从研究华北地区开始。我去了河北文物研究所,看到泥河湾的材料比较多,于是将关注点缩小到泥河湾地区。但是泥河湾的材料有的比较系统,有的很零散,有些材料可以看到,还有的是我不可能掌握到的。当时我看了籍箕滩和西水地两个遗址的材料,籍箕滩遗址的材料好,于是想做这两个遗址的材料。动手后发现时间不够,因为每个遗址都有一两万件东西,根本做不完,后我选择只做其中的细石核。细石核具有稳定的器物形态,可以做测量统计,可以看到它有不同的阶段:毛坯阶段、剥片阶段、耗尽阶段等。为什么一个遗址之中会存在不同阶段的产品呢?有的是因为技术或原料上的原因,剥片面上出现了断坎;有的是因为原料几乎耗尽;还有的正处在剥片的高峰阶段却被扔掉了,后来我读完博士之后写了一篇文章解释这个问题,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