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2.65 6.3折 ¥ 6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周莹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227699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525861
上书时间2025-01-01
周莹,女,1972年生,北京市人,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与创新政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及其他课题5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等11项。在SSCI收录英文期刊、日文期刊、《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以及《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等CSSCI期刊中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独著中文著作一部,合著中文著作一部。曾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知识产权局优秀软科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参与撰写的2份调研报告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制定中采用,5份研究报告及4项政策建议被中央办公厅、文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以及武汉市科协和武汉市知识产权局采纳。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创新政策研究
1.2.2数字经济下的创新与创新政策研究
1.2.3促进创新的“政策组合”研究
1.2.4数字文化产业创新研究
1.2.5对前述研究的评述
1.3相关概念界定
1.3.1数字经济
1.3.2创新政策
1.3.3政策组合
1.3.4数字文化产业
1.4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
1.4.1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2创新之处
2.基本问题:数字经济下的价值创造与创新范式转变
2.1创新及其形态
2.1.1创新的含义
2.1.2创新的形态
2.2数字经济下产业的价值创造与创新特性——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例
2.2.1产业价值创造过程及主要环节
2.2.2产业价值创造中的创新特性
2.2.3产业创新的驱动要素
2.3数字经济及其创新形态与范式
2.3.1数字经济与数字化创新
2.3.2数字经济的创新形态变化
2.3.3数字经济的创新范式转型
3.理论分析:促进创新系统转型的政策组合
3.1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活动
3.1.1重要活动的基础清单
3.1.2政策设计和工具选择的要点
3.2促进创新的政策支持框架
3.2.1改善创新环境
3.2.2构建创新基础
3.2.3明确创新的具体目标
3.3创新政策工具及其类型与选择
3.3.1政策工具的概念与分类
3.3.2创新政策工具
3.3.3创新政策工具的类型
3.3.4创新政策工具的选择
3.4创新政策的组合及其关键要素
3.4.1组合的性质
3.4.2组合的绩效界定
3.4.3组合中的关键要素
3.5创新系统转型中政策组合原则
3.5.1对原有制度规则进行系统变革
3.5.2打破既有系统中的行为者网络.
3.5.3形成“破旧”和“立新”的组合效应
4.经验案例:创新政策的系统性失灵
4.1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创新的政策环境演进及特征
4.1.120世纪90年代至2004年:前数字文化发展阶段的政策探索
4.1.22005-2009年:产业转型阶段的政策体系形成
4.1.32010-2018年:产业发展阶段的政策体系完善
4.2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及作用类型
……
6.3.2政策组合结构
6.3.3政策运行保障
参考文献
附录:2005--2018年数字文化产业创新相关政策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当今时代,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不断增强。传统文化、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等产业与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后,爆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首次提出全球性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其对数字经济的定义是:“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正处于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关键时期,应特别注重加强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增强数字经济对发展的推动作用。①2016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体现了当代数字经济发展的最鲜明特征。数字经济在与传统实体经济的融合过程中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创新转型,需要对基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创新政策体系进行系统性变革。
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经济下典型的产业形态。现代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网络普及与宽带技术以及数字多媒体传播载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使得传统产业面临巨大的冲击与变革。受到网络和数字化的影响,文化的创造与传播载体从以往一成不变的纸质载体发展到现在的数字多元载体,新的媒体以及内容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都需做出基础性的、全面性的思考与转变。数字文化产业的边界已远远超出传统文化产业,广泛辐射到电信、出版、通信、广播电视、工业设计、软件开发、计算机硬件生产等众多行业,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也成为兼具国家软、硬实力的重要体现。
数字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引领新供给、新消费高速成长的新型文化业态,呈现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信息化等特点。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创意产业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具有创意性、引领性、低消耗、可持续的鲜明特点和转方式、调结构、促消费、扩就业的独特作用。大力发展壮大数字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产业领域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重要举措。
我国政府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的顶层设计中已形成对数字文化领域的持续性促进政策导向:2006年,先后公布了国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这三个重要的国家规划中,都把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化的出版与印制和发展新媒体列入科技创新的重点。2009—2013年,政府又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促进数字出版发展的积极政策和措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数字出版“十二五”专项规划》进一步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实现数字出版总产值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并提出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内容资源数据库建设、数字出版软件产品开发以及相关技术研发为主的数字出版工程项目。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纳入国家重点支持内容之一。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推动文化服务产品制作、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201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数字创意产业首次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制造绿色低碳产业并列的五大新支柱产业。
……
本书以数字经济下的创新范式转变为基点,以创新政策理论、系统失灵理论和协同学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以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及存在问题为实证对象,围绕促进数字经济下创新系统转型的政策组合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数字经济下的价值创造与创新范式转变,探讨不同经济模式下的创新与政策的关系,进而分析促进创新的政策支持框架、设计和工具选择,然后通过经验案例,分析创新的政策环境及政策激励结构,同时创建创新政策系统组合的模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创新具体时间,结合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应用,提出有实用价值的方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