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灾害经济研究报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灾害经济研究报告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3.11 4.9折 128 全新

库存6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爱平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21569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8947118

上书时间2025-01-0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篇 导论

第1章 灾害经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灾害问题的研究现状

1.3 灾害经济问题研究的重大意义

第2章 灾害经济问题的理论阐释

2.1 灾害及其社会经济特性

2.2 灾害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二篇 中国灾害经济的总体特征

第3章 中国灾害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3.1 中国灾害经济的基本特征

3.2 中国灾害经济的发展趋势

第4章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征和经济影响

4.1 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4.2 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4.3 中国自然灾害的形成因素

4.4 中国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第5章 中国人为灾害的特征和经济影响

5.1 中国人为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5.2 中国人为灾害的基本特征

5.3 中国人为灾害的形成机理

5.4 中国人为灾害的经济社会影响

第6章 中国自然―人为灾害的特征及经济影响

6.1 中国自然―人为灾害的定义与分类

6.2 中国自然―人为灾害的特征

6.3 中国自然―人为灾害的形成机理

6.4 中国自然一人为灾害的经济社会影响

第三篇 中国区域灾害经济研究

第7章 东部地区的灾害经济研究

7.1 东部地区灾害的现状和特征

7.2 东部地区灾害的成因分析

7.3 东部地区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第8章 中部地区灾害经济研究

8.1 中部地区灾害的现状和特征

8.2 中部灾害成因分析

8.3 中部地区的灾害经济影响

第9章 西部地区灾害经济研究

9.1 西部地区灾害的现状和特征

9.2 西部灾害成因分析

9.3 西部灾害的经济影响分析

第10章 中国城市灾害经济研究

10.1 中国城市灾害的基本特征和现状分析

10.2 中国城市灾害的形成机理

10.3 中国城市灾害的经济社会影响

10.4 中国城市灾害的应对现状分析

第11章 中国农村灾害经济研究

11.1 中国农村灾害的一般特征和现状分析

11.2 中国农村灾害的形成机理

11.3 中国灾害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11.4 中国农村灾害的应对现状分析

第四篇 中国灾害的应对体系

第12章 中国应对灾害的制度体系

12.1 制度体系与灾害应对:文献述评

12.2 中国应对灾害的组织制度体系

12.3 中国应对灾害的法律制度体系

12.4 中国应对灾害的市场制度体系

12.5 扣国应对灾害的非正式制度体系

第13章 中国应对灾害的救助体系

13.1 灾害救助体系的历史沿革及基本内容

13.2 政府灾害救助体系研究

13.3 民间灾害救助体系研究

13.4 中国灾害救助体系的地区差异

13.5 灾害救助体系的国际比较

第14章 中国应对灾害的政策体系

14.1 我国灾害政策的演变历程

14.2 我国灾害政策的利弊分析及政策建议

14.3 我国现行灾害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篇 导论

    灾害频发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巨额物质财富的损耗及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梳理灾害经济的研究现状,界定灾害经济的范围,分析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防灾减灾的理论基础。本篇阐述灾害经济研究的背景意义,探讨灾害经济问题的实质及其基本原理。

    **章 灾害经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广泛分布又频繁发生的灾害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大程度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威胁,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极为紧迫和严峻的问题。本章在分析灾害经济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灾害经济研究的重要意义。

    1.1 研究背景

    地球上的灾害既广泛而又频繁,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阻碍。据紧急灾害数据库(Emergency Events Database,EM-DAT)统计,20世纪以来全世界约有3200万人死于自然灾害,1.7亿人无家可归,人类每年创造的财富约有10%被各种自然灾害所吞噬。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的防灾抗灾能力在逐步提高,但世界的灾害问题在总体上仍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膨胀导致资源过度消耗,使得各种致灾因素不断强化。1900年,世界人口只有16亿人,2015年年初世界人口增加到约72亿人,人口数量约增加了3.5倍。与此同时,资源消耗数量增长了10倍以上。人口急剧膨胀导致人类加快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剧了地震、干旱、暴雨、冰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一些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过多的人口还带来了社会动乱、战争、犯罪率上升等严重的人为灾害等,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混合在一起使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损失也越来越大(图1-1和图1-2)。

    第二,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孕育着巨大的风险和新灾变。高新技术是一种高风险产业,缺乏高可靠度保障措施的高新技术系统往往具有更高的孕灾潜势和事故风险,一旦技术失控或者发生超标准灾害,将有可能对社会经济产生更为沉重的打击。从世界范围看,技术灾害的数量和带来的死亡人数也呈现增长的趋势(图1-3和图1-4)。

    第三,土地资源日益贫瘠化甚至衰竭。据联合国统计,优选超过20%的耕地面积、30%的天然森林和25%的草地正在经受不同程度的退化,由于农田遭侵蚀,每年有大约240亿吨肥沃土壤流失,全世界有15亿人直接受到沙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影响,土地退化带来的损失占优选农业靠前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5%,约合每年4900亿美元。

    图1-1 1900~2015年世界范围的灾害发生次数

    图1-2 1900~2015年世界范围内的灾害损失

    图1-3 1900~2015年世界范围内的技术灾害次数

    图1-4 1900~2015年世界范围内的技术灾害死亡人数

    从优选范围来看,发展中国家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和制约作用远比发达国家严重,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受灾人口绝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其中亚洲受灾程度*为严重。从1950~2015年各大洲自然灾害影响人数来看,亚洲受灾人数占世界的87.9%,其次为非洲(6.9%)和美洲(4.2%)(图1-5);从经济损失来看,亚洲亦占全世界的46%左右。

    图1-5 1950~2015年灾害影响人数在各洲的分布比例

    我国是*大程度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不论是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次还是从灾情程度方面看,中国无疑是世界的“重灾区”。灾害发生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灾害损失严重。近百年来中国发生的大灾多达15次,接近世界大灾的1/3,已远超我国在世界上的陆地面积与人口的百分比。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和中国民政部的统计,1950~2015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逐渐增加(图1-6)。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由1/6增至1/4,在自然灾害严重年份甚至达到1/3,同时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3%~6%。近60年来,我国年均受灾人口超过3亿人,其中年平均死亡人数约为1.6万人,相当于优选灾害死亡人数的1/8。中国已为自然灾害付出了69000亿元的代价,洪涝、地震、干旱、生物等各种自然灾害侵袭着中国约1/3的国土。同时,随着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进一步扩大,中国的人为灾害和自然-人为灾害的种类不断增加,并且灾情日益严重,破坏性增强。例如,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导致雾霾事件、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苹果公司中国代工厂的污染环境事件等重大环境污染及事故频频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

    图1-6 中国自然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1950~2015年)

    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还是靠前,灾害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大程度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威胁,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极为紧迫和严峻的问题。发达国家对灾害的研究和防治开展得较早,研究成果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也较为成熟,防灾减灾的投入也较充分,所以其灾损率比发展中国家要低很多。

主编推荐
导语_点评_词 

精彩内容
《中国灾害经济研究报告》研究了中国灾害经济的整体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应对体系。作者何爱平、贾倩、李雪娇、赵仁杰等编著在对灾害经济问题进行理论解释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自然―人为灾害的经济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而通过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及城市与乡村灾害经济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详细梳理中国区域灾害经济现实;*后本书对中国现行的灾害制度体系、救助体系和政策体系进行研究,为避灾减灾工作提供现实依据。

本书适合资源环境经济学的高年级学生学习,也可供从事灾害学、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和政府灾害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媒体评论
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