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辛格:理想主义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辛格:理想主义者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24.22 6.3折 1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08685472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98元

货号9151830

上书时间2025-01-0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西方拥有影响力的明星历史学家,历任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助教、讲师和教授,现为哈佛大学历史系、商学院历史学和金融学两个学科的特聘教授。著作和言论横跨历史与财经、学界与商界、大学与媒体等几个领域,在靠前学术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主要著作有《世界战争与西方的衰落》《文明》《帝国》《战争的不幸》《货币崛起》《罗斯柴尔德家族》等。

 2004年,年仅40岁的弗格森被《时代周刊》评为全世界拥有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一。

 《世界战争与西方的衰落》一书是弗格森代表作,他也因为在这部著作中对战争原因的追问和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反思而赢得了更加卓著的声誉。

目录

序 III

序言 VII

导言 001

卷一

第1章 故乡 035

第2章 逃难 063

第3章 哈得孙河上的菲尔特 083

第4章 出人意料的二等兵 113

第5章 生者与死者 138

第6章 在第三帝国的废墟上 170

卷二

第7章 理想主义者 209

第8章 心理战 246

第9章 基辛格博士 292

第10章 奇爱博士? 331

第11章 奔波双城 384

卷三

第12章 双重身份417

第13章 灵活反应456

第14章 生活现实 508

第15章 危机 537

卷四

第16章 出兵越南573

第17章 不文静的美国人 618

第18章 风中浮尘657

卷五

第19章 反对俾斯麦的人 683

第20章 等待河内 718

第21章 1968 770

第22章 不可能的组合 817

后记 847

致谢 863

注释 867

内容摘要
    章 故乡

     菲尔特对我来说无关紧要。

     ――亨利?,2004年

     1

     如果传主断然否认自己的童年对其后来生活的影响,那么,传记究竟该从何处入手?

     常有人说,在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长大,这段经历“给他的……青春期留下了痛苦的阴影”。比如,“感到自己会不断遭遇无法预测的暴力,这一点显然在他内心深处定下了某种基调,他后来的态度(包括对核战争的态度)可能就建立在这种基调之上”。另一位作者猜测20世纪70年代“害怕回到魏玛共和国充斥着暴力、混乱和崩溃的局面”。这位作者声称,要理解对越南战争和水门丑闻的态度,只有参照他年轻时代在德国的经历。的确,他的整个哲学和政治观都有着深厚的德国根源。“经历过魏玛共和国的崩溃之后……他深信……民主有其很好黑暗的一面。”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一辈子都是文化悲观主义者。

     本人曾多次表示上述说法不值一提。1958年他回到巴伐利亚的故乡时宣称:“我在菲尔特的生活似乎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意思的事、好玩儿的事一件都想不起来了。”1974年3月他接受《纽约邮报》记者艾伦伯格采访时,轻描淡写地承认小时候在纳粹德国“经常在街上被人追赶、痛打”。但他很快补充道:“那段童年经历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我并没有感到不快乐,也并没有强烈感觉到发生了什么事。对孩子来说,被人追打不是什么大事……现在流行什么都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解释。但我告诉你,童年时期那充斥着政治迫害的成长环境不是我这一生的决定因素。”

     写就的从政生涯回忆录只有一次提到他在德国度过的童年。2004年,他说他的故乡对他无关紧要。因此那些想从他的德国犹太裔出身寻找他政治生涯关键点的人是在白白浪费时间。

     我受过纳粹的影响,很不愉快,但也不至于影响我和同时代的犹太人的友谊,因此我不觉得很痛苦……我不同意他们从病理上所做的解释,说什么我酷爱秩序、不爱正义,还说因为这样我才能深刻理解靠前体系。我不关心靠前体系。我关心的是我生活的城市的足球队排名。

     后来乐意重游菲尔特,更让人以为他的青春期并不痛苦。1958年12月访德期间,他回到故乡,当时他是哈佛大学靠前事务中心副主任,这次他回德国,当地报纸用两个段落的篇幅做了报道。17年以后,身为美国国务卿的来到菲尔特接受“市民金质奖章”,陪同人员除了他的妻子,还有父母和弟弟,这一回,引起了媒体极大的关注。这次访问经过精心设计,是为了庆祝(用的话来说)“美德两国人民重新恢复友谊,非同凡响”。当天,巴伐利亚名流会聚一堂,和德国外长汉斯-迪特里希?根舍相互致辞,而这在今天看起来也许是外交上的老生常谈。

     (宣称)在核灾难的阴影下……我们不能臣服于所谓的历史悲剧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共同的任务就是联合起来建立靠前关系体系,确保各大洲的稳定和各国人民的安全,通过共同利益把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在靠前事务中讲究约束和克制。我们的目标就是所有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正在争取的和平,那是持久的和平,因为所有国家都希望维护和平,不管是弱国,还是强国。

     但是很令人难忘的还是父亲路易斯的即兴演讲,这是1938年以后老人次回德国。尽管他提到那年是“被迫离开”德国的,但他反而慷慨地谈起菲尔特早年的宗教宽容传统。(“几百年来,德国许多城市充斥着狭隘的观念与偏见,但在菲尔特,不同信仰和谐共存。”)他儿子在故乡获得荣誉不仅仅是因为他功成名就,而且因为他就像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和平》中的主人公特里基斯一样:

     认为他的毕生工作就是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促进、维护世界和平。他与美国总统并肩工作,志存高远,要把世界带入一个各国相互理解、和平合作的时代……我们当父母的感到很满足,今天世界各地都看得见的名字,它成了“和平”的代名词: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和平的同义词。

     那是1975年12月。安哥拉已开始内战,距葡萄牙殖民统治结束还不到一个月。就在访问菲尔特的前几天,巴特寮在越南和苏联支持下推翻了老挝国王,而印尼军队入侵了刚刚独立的东帝汶。授奖仪式刚过8天,美国中央情报局驻雅典情报站站长被人击毙。那个月的报纸上充斥着恐怖主义暴行的行为:爱尔兰共和军在伦敦施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维也纳施暴、南摩鹿加群岛分裂主义者在荷兰施暴。就连纽约拉瓜迪亚机场也发生了一起灾难性的炸弹爆炸事件。在一些年轻的德国社民党人看来,在这样的时刻给美国国务卿授奖似乎不合时宜。或许只有在场的年纪大的德国人才能明了讲话的意义。他呼吁“建立这样一个世界,是和解而非权力让人们充满自豪;迎接这样一个时代,信念是道德力量而非偏狭与仇恨的源泉”。这些并不是空话。在一家看来,这次“回家”“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当时他们落魄到背井离乡,而今归来却被奉为上宾。(P35-38)

主编推荐

傅莹领衔!王帆倾情作序!王逸舟、王鸿刚、刘江永、孙学峰、李礼、沈志华、陈琪、金灿荣、施展、倪峰、陶文钊、梁小民、谢韬、雷颐联袂!
 他是一个出生在德国的犹太人,少年时从纳粹德国逃至美国。45年来,他经历了个人的、哲学的、政治的教育,从一个曾被嘲笑的犹太难民变成了位高权重的政治人物。
 他天赋异禀,对历史尤为敏锐,钟爱并十分擅长运用历史类比找到解决当前问题的途径。从波士顿的哈佛校园到华盛顿的西翼办公室,既是时事造英雄,也可以看作个人奋斗的胜利果实。
 他对纳尔逊·洛克菲勒忠心耿耿,真心希望这位共和党明星能带自己走进权力核心,然而后来他又成了民主党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顾问。他讨厌理查德·尼克松,却出乎意料地接到尼克总统的任命。
 1969年之前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深受斯宾诺莎和康德影响。没人能确定这个理想主义者在什么时候转变成了现实主义者。这个被称为“地缘政治大师”“政坛常青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人,就是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
 

精彩内容
在基辛格的委托下,弗格森历时十年,查阅大量未曾公开的资料,向人们展示了1969年以前的基辛格——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外交政策理论家之一。
  这是一位知识分子的传记,但又不仅仅是一部知识分子的传记,因为在基辛格的思想演变过程中,研究和经验极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这是一部成长小说——既有哲理又带感情的教育故事。
  基辛格所受的教育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经历德国暴政,领略美国民主,后来以美国士兵身份回到德国第二阶段:在哈佛初步接触哲学上的理想主义和历史知识,并成为核战略领域的公知第三阶段:成为洛克菲勒和肯尼迪的顾问,从华盛顿特区的政治现实中吸取了惨痛的教训第四阶段:三赴越南,意识到美国无法成为越战的赢家第五阶段:在巴黎学会了什么是外交欺骗,出乎意料地被尼克松任命为国家安全顾问。
  基辛格的思想资本有两个基础:历史研究和理想主义哲学研究。弗格森以为,年轻的基辛格志存高远,的确是一位理想主义者。

媒体评论

写基辛格传记,想必如同攀爬国际关系史的山峰,因他是世界外交界的巨擘,地缘战略大师。作者弗格森展现的是基辛格从政前的岁月,这是他思想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弗格森耗时10年研究了海量的著述和档案,以流畅的笔法令人信服地讲述了基辛格在一个跌宕起伏时代背景下的成长和心路:一个勤奋的天才,同时也是一个有个性的普通人。弗格森在书中不吝笔墨地描绘了大量的人物,有学术大家,也有家人、战友和朋友,让读者如同亲临其境。正是基辛格所经历的生活曲折、积累的深厚知识和养成的思辨习惯,为他后半生事业的辉煌奠定了基础,也使他不因名望而迷失,不为褒贬所动摇,且一生保持如学童般对新思想新动态的敏感。这是关于一个尚未经见外交风雨、有着“理想主义”底色的学者基辛格的故事,值得对国际政治有兴趣的人研读。

——傅莹,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智库席专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长

基辛格是一位令人钦佩的外交家、战略家,作为德裔犹太人的他在美国的外交决策圈是的,因其有着老欧洲的记忆,对人性的理解优于一般的美国人。细心研读这本讲述基辛格前半生的作品,对于基辛格的智识、思想、战略决策和不凡成就,大有裨益。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对于基辛格的身世,以及思想形成的轨迹,许多中国人并不了解。这本书把我们带回到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基辛格生活、工作的年代与环境,带领我们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值得一读。

——刘江永,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

有很多人佩服他,有不少势力憎恨他,但没有谁敢低估他,无视他的学说与策略。阅读这本《基辛格:理想主义者》,有助于人们理解当代政治和外交的复杂诡异又绚丽多彩画面。

——王逸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弗格森在书中说,在基辛格之前,没人认识到智力世界和权力世界之间的区别。这个说法颇为中肯。这本书是基辛格前半世的传记,它让我们了解传主作为学者、教授的理想主义者的一面。

——陶文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教授

这本来自英国明星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传记则独树一帜,洋洋洒洒,庞而不乱,始终紧扣基辛格思想发展和亲历的重大事件,可为各行各业的人士了解美国政界人士的人生经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王帆,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

尽管本书记述的不是基辛格人生中十分辉煌的那段经历,但是仔细读过这部传记,你就会理解基辛格何以能成为一位外交大师,成为冷战后期的世界风云人物。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中心主任,教授

知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这部著作,对基辛格的前半生给予了客观、详尽和传神的描绘,并无意中披露出很多值得揣摩的历史细节。值得一读。

——王鸿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

这本传记的作者阅读了大量公开和私人资料,不仅写出了基辛格参与甚至策划这些重大事情的经历,而且写出了一个平凡而有趣的基辛格。读这样的传记是一种极大享受。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家

弗格森的基辛格传记颠覆了其作为现实主义大师的形象,在学术界和政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本书洞见深邃,文笔优美,史据丰富,是研究基辛格和了解美国外交的书目。

——谢韬,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弗格森教授以历史学家的深邃和缜密的细节探究,为我们对基辛格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全书叙事宏大、细节入胜、风云际会、跃然纸上。堪称一部经典的人物版美国外交史。

——倪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知名历史学者弗格森这本皇皇之作独辟蹊径,刻画了基辛格学术思想的蜕变之路,折射了一个特殊时代、特殊境遇的知识分子学术思想的心历路程,更为一欲知晓知识探索和现实决策复杂奥秘的年青学人提供了一个活灵的解剖样板。

——陈琪,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出身欧洲的基辛格,没有清教当中的那种道德洁癖,对均势政治极为熟稔;因其生活经历,他又对美国的价值观有着深刻认同。理解基辛格,是理解美国外交的重要入口。

——施展,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枢纽》作者

这是一部“实实在在”的传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基辛格先生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穿梭变换的传奇人生。

孙学峰,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这本基辛格传记以8000多种文献、许多国家的100多家档案馆公私档案、解密与未解密档案和对基辛格的多次采访为基础,翔实、客观地再现、分析了他的传奇一生,并且以他的经历为主轴,描绘出时代风云。

——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弗格森笔下的基辛格不仅是一位教授或政治家,更是“一个儿子、哥哥、情人、丈夫、父亲、离异者”,从而生动展示了这位自称“比康德还康德”的知识分子,如何精妙操纵权力,却又逃离政治的泥沼,不断捕捉和实践自己的理想主义。

——李礼,《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

尼尔?弗格森的《基辛格:理想主义者》集严谨与广泛的学识,清晰的叙事,宏大的主题于一身,真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著作。

——乔治?舒尔茨,美利坚合众国第60任国务卿

由一位成就非凡、造诣颇深的历史学家执笔讲述写一位世界上伟大外交家的故事,将是毫无疑问的杰作。尼尔?弗格森为基辛格所著的史诗般传记正是如此。

——詹姆斯?贝克三世,美利坚合众国第61任国务卿

这是一部了不起的传记,要想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国外交政策设计师的成长、发展与进化,这本书必不可少。

——康多莉扎?赖斯,美利坚合众国第66任国务卿,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

多年来,我们读过太多关于基辛格的故事,或许你觉得应该有些新的东西了。尼尔?弗格森的《基辛格:理想主义者》从根本上转变了有关基辛格研究的轨迹。这部传记细致深入、令人惊叹,偶尔又感人至深。切莫错过。

——约翰?加迪斯,耶鲁大学教授,“冷战史学泰斗”

弗格森的这部传记作品堪为典范。这是一个关于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和世界背景下,一位有影响力、难以捉摸、精明敏锐的历史人物的故事。弗格森的研究十分新鲜且颇具启发,他的文字赏心悦目,他的洞见发人深省。

——罗伯特?佐利克,美国前副国务卿,世界银行前行长

这部经深入研究而成的传记十分新颖、极富想象力,读起来好似一部小说。在尼尔?弗格森娴熟的笔下,“政坛巨擘基辛格”变成了“少年和成年亨利”,真是一次美妙的阅读体验。

——小约瑟夫?奈,哈佛大学名誉教授,“软实力之父”

在他所属的那一代英国历史学家中,尼尔?弗格森是当之无悔的佼佼者。

——《泰晤士报》

尼尔?弗格森在历史、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著述一针见血、深刻睿智。

——《星期日邮报》

尼尔?弗格森改变了学术界的眼光和视野。

——《经济学人》

尼尔?弗格森充分展示了他的天赋:有力的论证、非传统的智识,和优雅的行文。

——《爱尔兰时报》

尼尔?弗格森是个天赋异禀的好争论者,带来了与宏大问题相关的丰富历史知识。

——《独立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