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援华医疗队在战时中国:1937-194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际援华医疗队在战时中国:1937-1945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8.66 4.9折 58 全新

库存1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罗伯特·孟乐克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59205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0843441

上书时间2024-12-3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罗伯特·孟乐克,国际援华医疗队队员老孟乐克之子,现任教于美国某医学院。
 王蕊,女,1986年生于贵州省贵阳市,2008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医学翻译专业,后考入贵州省外事办工作,主要从事翻译及对外友好工作。2013年作为中国第一批友好志愿者赴斐济群岛工作,获奈拉蒂考总统接见;2014年赴外交部翻译室参加翻译业务培训;2017年获得全额奖学金赴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国际关系硕士学位,返回后赴贵州省委党校工作至今。2015年因参与负责举办“反法西斯及抗战胜利70周年暨国际援华医疗纪念活动”,遂与红十字救护总队中外后裔相识,之后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外后裔家庭开展沟通交流,收集相关历史文献、文物及对外传播贵阳·图云关精神等工作。2018年获《国际原话医疗队在战时中国:1937-1945》作者罗伯特·孟乐克推荐翻译此书。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前言   001
 概述   001 
 第一部分 世界法西斯主义的抬头与医生们的反抗 001 
 第一章 西班牙的求助(1936—1939)002 
 第二章 国际医疗开始行动 (1939) 017
 第三章 中国在召唤(1936—1939)037
 第四章 来到中国红十字会总部  074
 第二部分 国际援华医疗队在战时中国  105
 第五章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政治和文化环境106
 第六章 战时中国医疗条件128
 第七章 奔返各大战场(1939—1940)149
 第八章 高压遏制下的医疗救护(1941—1942)175 3
 第三部分 国际援华医疗队与中国远征军(1943—1945) 197
 第九章 跟随远征军赴缅甸和印度198
 第十章 跟随远征军在中国224
 第十一章 援华后记(1945—2012)251
 第十二章 成就与贡献 262

 附录一:国际援华医疗队时间表 267
 附录二: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 / 国际援华医疗队 纪念活动(中国·图云关,2015 年 9 月 1 日)272
  附录三:中国红十字其他国际志愿者 275
 致谢 281
 注释284
 参考书目 329
 索引 332
 译后记353

内容摘要

第一章西班牙的求助(19361939)l

20世纪30年代中期,法西斯主义在欧洲兴起,许多医护人员被迫离开学校和医院流亡海外。其中就包括了本书的27位主人公中的大多数。因其种族或政治信仰,纳粹分子限制或撤销了部分医生的学位。到20世纪30年代末,这些来自10个国家,受到政治威胁、宗教迫害、四处逃难的医生们,俨然成了无处可去的难民。生存的不确定性迫使他们走到一起,团结起来。

例如,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犹太毕业生严斐德和王道的医学文凭就被盖上了“非雅利安人”字样。他们被禁止行医,甚至连执照都被公然吊销。各大医学院校对犹太学生的入学设置了严苛的限制(如数量限制),迫使许多医生不得不出国求学。德国的医学院,如柏林大学(Friedrichwhelms univet-sitit zu Bet·1in),根据学生在德意志学生联合会(Der Deutschen stLldentenschaft)等法西斯组织的成员资格,对在校学生进行成绩划分。直到1945年盟军司令部宣布德意志学生联合会非法,这个组织才因其公开反犹主义和焚书运动而被人尽谴责。

当法西斯的危险尚未波及所有个体,德国犹太裔医学生孟乐克就己预感到法西斯巨大的破坏力。不仅非雅利安人和刚毕业的犹太医生深受其害、举步维艰,所有在欧洲从事医学工作的医生们都深受法西斯的影响。其中一些人,如严斐德医生,被捕并被安置在集中营(Kz wjllersdorf);像顾泰尔医生一样的其他人,也由于政......



精彩内容
《国际原话医疗队在战时中国:1937-1945》是罗伯特·孟乐克根据其父亲老孟乐克参加国际医疗组织,分赴战时西班牙、中国、缅甸和印度就行医疗救护的真实经历撰写而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纪实作品。该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西班牙医生”的来历及其辗转来到中国的国际历史大背景;第二部分着重写了国际医疗救护队(在图云关期间)的生活和工作,生动而细致地对其奔赴战场开展困难重重的医疗救护进行了叙述;第三部分讲述了国际医疗救护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并对跟随中国远征军开展医疗救护的国际援华医疗队员的后续及最后的命运归宿进行了交代。

媒体评论
白乐夫、严斐德、纪瑞德、傅拉都、戎格曼、甘扬道、富华德……在贵阳城外的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副碑上,镌刻着48位外国医生的中外文名字,诉说着抗日战场上一个“白求恩”群体的故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几十位外国医生从世界各地奔赴中国,加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他们中很多人是共产党员。在前线,在后方,他们见证、参与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像白求恩一样,他们中的一些人把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为之奋斗的土地上。
                          ——《抗战中,活跃着一个“白求恩群体”》(人民日报)
  中波两国都有一句谚语叫“患难见真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国人民彼此同情、相互支持,结下深厚友谊。傅拉都、戎格曼等波兰友人不远万里来华,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医疗支援,乌尔班诺维奇、什曼凯维奇等波兰军人参加盟国军队援华。波兰人民为最终战胜法西斯、赢得世界和平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推动中波友谊航船全速前进》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