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生死学研究(第1辑生死学学科构建与生命文化教育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当代生死学研究(第1辑生死学学科构建与生命文化教育实践)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3.45 4.9折 8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宜安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71448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1308696

上书时间2024-12-3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胡宜安,哲学硕士,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受聘北京市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雷爱民,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后,现就职于北京物资学院;
张永超,河南登封人,现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目录
专题一:中国当代生死学学科构建之可能性
 钮则诚:元生死学:回顾、前瞻与构建003
 王治军:我们为什么要建构当代生死学018
 张永超:以"生死问题"的当代面向为视角探究"华人生死学"重建之可能026
 尉迟淦:生死学学科建构的初步尝试041
 雷爱民:生死学作为学科如何在中国正式登场?056
 专题二:中国当代生死问题之价值维度
 魏向东、杨足仪:论死亡价值的三重意蕴069
 刘君莉:向死而生——比较视阈下以"不朽"为中心之重建尝试075
 樊一锐:科学哲学的生死观——以具身认知为基础090
 张永超:安宁疗护中生命尊严维护的四个维度100
 杨中启:孔子生死哲学解读111
 王治军: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死亡尊严124
 谢伟铭:梁启超生死观的群体向度128
 专题三:中国当代生命文化教育实践
 ……

内容摘要
壹、回顾:形式面

一、名相

根据傅伟勋的表述,“生死学脱胎于有百年历史的西方死亡学,并纳入中国生命学元素,共同构成一门心性体认本位的新兴学科。必须强调的是,傅伟勋所创实为现代生死学,他同时推崇庄子为中国生死学的开创者,由此可见较广义的生死学之道家根源。傅伟勋为当代哲学学者,庄子则属古代智者哲人,将生死学一词附加于二人的思想语境上,只能视为较通俗的用法,并非严谨界定。尤有甚者,生死学问世近三十载,名相的含糊始终存在,一如哲学之莫衷一是。为有助于生死学正本清源、推陈出新、更上层楼、臻于成熟,首先必须就其名相予以厘清。

”“二字连用,在华人社会往往习惯成自然,以至于傅伟勋很自然地将死亡学扩充为生死学。值得一提的是,同为汉字圈的日本,则使用死生学一辞去翻译西方的死亡学,此处并不带有扩充义;扩充后的生死学乃系生命学死亡学的结合。在名相上用英文对照呈现,或许有助于如实掌握理解:死亡学“thanatology”“death studies”,其中“thanatos”系指死神;生死学生命学在傅伟勋则为“life and death studies”“ife studies”。生与死在此被判成两概,南华及佛光两所大学根据傅伟勋的理念,分别成立生死学研究所生命学研究所,以从事不同性质的教学与研究。

二、概念

名相的不同多少反映出概念的歧异,虽然佛陀所言“生老病死体现出人的一生之历程,但生、死甚至包括老、病,在概念上毕竟不是同一回事。死亡学1903年由俄国生物学家麦辛尼考夫所创,这位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同时还创立了老年学,至今已成显学。由此一西学源头可以看出死亡学知识的深厚科学背景,此与生死学紧扣哲学人文的初衷大异其趣;即使傅伟勋在其代表作标帜出临终精神医学,其内容亦非生物医学取向。尤其当他强调以道家和禅宗思想为主的心性体认本位治学方向,生死学与死亡学的分野便明显可见。也因此二者实不宜等同视之,顶多如傅伟勋将死亡学视为狭义生死学

而已。

从生死学的发展缘起和概念分析中可以发现,傅伟勋其实在借题发挥,有意将华人的“生命学问衔接上西方的科学知识;这点由他在去世前所出版的自传题为《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以及他为文反思创立生死学的心路历程可以看出。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曾分判东西方思想的差异,在于西方主要为知识中心,而

中土则重于“生命中心。另一位新儒家学者唐君毅则指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外宇宙与人生,亦即科学与人文;由宇宙看人生属于最弯曲的路,必须由人生看宇宙方能直透本原。若通过二人观点考察生死学,首要问题便是其进路究竟要从科学抑或人文角度契入。

三、心态

西方死亡学由科学家于二十世纪之初在欧洲所创,虽然不久被引进美国,却沉寂了半个世纪,到了六七十年代始浮上台面,逐渐纳入教育和学术体制。考其原因,是因为欧美人士在心态上多少将死亡学联想于基督宗教,如此一来便影响及其科学知识旨趣,从而不易为学术界所接纳。至于后来逐渐被正视与重视并纳人教育体制而传授,则是因为医药令人苟延残嘴,以及战争造成大量死亡等现实因素,遂希望通过死亡教育从头教起,以匡正现代人“否认死亡的弊病。法国史学家艾瑞士曾撰有《面对死亡的人》一书,对西方人面临死亡的态度进行历史考察,发现否认死亡乃是二十世纪的特征之一。

无独有偶地,讳言死亡其实也是华人社会及文化的显著特征,甚至连言谈之间都尽量避免触及“字,而以走了”“大去”“往生等词汇带过。其中往生乃佛教用语,意指轮回转世,不宜用于不信此道的人身上,但其中因具有字,却令人心向往之。这种心态上自我调适的潜移默化在台湾有迹可循,像死亡学和死亡教育于1979年即被引入,但直至1993年方以生死学及生死教育受人瞩目,却仍要等2000年教育主管部门推动生命教育中程计划将之收编始正式进入学校。生命教育之说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