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72.96 4.9折 ¥ 148 全新
库存49件
作者(澳)马必胜(Mark Beeson),(加)李察(Richard Stubbs)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80600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48元
货号11333909
上书时间2024-12-31
本书对亚洲地区主义的发展作了翔实的介绍与深入的分析,内容涵盖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本书全面探索了亚洲这一世界上富活力、重要的地区,研究分析了有关亚洲地区主义的多重表现与广泛议题,并从地区概念、经济议题、政治议题、战略议题、地区组
织五个方面分别展开。亚洲地区主义的重要性无须赘言,但也观点纷呈,论争不断。本书展示了相关研究者对亚洲地区主义的多种视角与解读,使读者不仅可以掌握亚洲地区主义的发展趋势,还能了解学界如何评估这些趋势及相关史实。本书是研究亚洲政治、国际关系和地区主义的学生与学者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强调现代地区主义的多维性和多元性。①作为一门学科,地区主义研究不再仅局限于狭隘的由国家或政策推动的传统意义上的“地区一体化”进程,而是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不过大量理论和概念的涌现也给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带来不少困惑和挑战。单独一个章节确实无法对各种地区主义理论进行全面阐述。因此,本章的目标仅限于对一些关键问题的理论争论,特别是与研究亚洲地区主义相关的理论争论进行概述。具体来讲,本章会把亚洲地区主义与地区主义研究的历史演进、对欧洲地区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过度强调以及对正式和非正式地区主义之间关系的思考结合起来。本章并不寻求建立一套关于亚洲地区主义的理论,而是要把亚洲地区主义置于一种更加综合的理论比较中加以探讨。本章的假设是,亚洲将在地区主义研究的未来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本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早期和新近关于地区主义的争论和理论;第二部分解决理论建构中的欧洲中心主义问题以及它对研究亚洲地区主义的影响;第三部分阐述关于正式和非正式地区主义的不同理论观点;第四部分着重阐述关于亚洲正式和非正式地区主义的讨论及其对比较地区主义的影响。
关于地区主义的早期和新近争论
地区主义研究的早期争论发生在20世纪50一70年代:相关理论包括联邦主义、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Rosamond,2000;Hettne and Soder-baum,2008)。给欧洲一体化的先驱们带来灵感的联邦主义,更多是一项政治计划而不是理论。虽然联邦主义对民族国家持怀疑态度,但它所要创造的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功能主义也是建立和平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理论。与联邦主义不同,功能主义主要与一位学者相关,即大卫·米特兰尼(David Mitrany)。问题是,在什么政治层次,人类的各种需求能得到最好的满足?功能主义认为,最好的方式是超越民族国家这一层次,但也不必上升到“地区”层次。
在早期争论阶段,新功能主义是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范式。新功能主义把功能主义的方法与联邦主义的终极目标联系了起来。厄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1958)是新功能主义的主要理论家,他提出了“共同体方法”。虽然该方法的最终结果是要建立联邦,但联邦并不是根据宪法设计建立起来的,而是根据功能演变形成的。其中的基本机制是“外溢”,即“某个经济部门的一体化会给该部门及其他部门进一步的经济一体化带来压力,同时可使欧洲具有更大的自主能力”(Rosamond,2000: 60;Haas,1958)。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1961a)运用同样的逻辑分析了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可以带来关税同盟,进而建立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政治同盟。早期研究地区主义的其他主要学者还有卡尔·多伊奇(Karl Deutsch)(1957)、约瑟夫·奈(Joseph Nye)(1971) 和菲利普·施密特(Philippe Schmitter)(1970)。
在早期争论阶段,基于欧洲经验产生了欧洲一体化理论,该理论主要服务于欧洲地区一体化。随后,欧洲一体化理论或多或少地被运用和传播到了世界其他地区。虽然新功能主义者多少也意识到了他们自身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但是在比较分析中他们还是倾向去寻找那些可以在欧洲发现的“背景条件”和“外溢”效应(Has,1961;Hettne,2003)。欧洲共同体通常被视为一种典范,而其他松散的、非正式的地区一体化模式,不管产生于哪些地区,都被认为是“脆弱的”或“失败的”(也就是说在主导性的地区主义理论看来,其他地区并不存在“地区一体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