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鹘文焉耆文本《弥勒会见记》对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回鹘文焉耆文本《弥勒会见记》对勘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8.37 4.9折 98 全新

库存3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玲著

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49026227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4484798

上书时间2024-12-3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研究导论

一、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二、《弥勒会见记》的版本学概说

三、《弥勒会见记》多学科研究价值

第一章“跋多利婆罗门举行布施”之对勘研究

第一节跋多利婆罗门举行布施天神启示佛祖显世

第二节尼达那婆罗门索要无果以“顶法”恶意诅咒

第三节天中天佛降生人世宝贤满贤奉命传达

第四节满贤天神梦中启示跋多利谒佛无望

第二章“弥勒菩萨出家成道”之对勘研究

第一节弥勒亦受天神启示意欲启程出家

第二节跋多利欣然应允讲述佛之32相

第三节弥勒拜别恩师南印度民众随其出家

第四节途经中印度诸国众生追随弥勒出家

第五节弥勒及众人目睹天佛孤绝山受戒为僧

第三章接触与互动一《弥勒会见记》外来词的生成与演变

第一节回鹘语语音的规律性演变

第二节佛教借词的回鹘语化

第三节个案分析:kim新增句法功能试析

第四章流布与融合一《弥勒会见记》之宗教文化学意义第一节高昌回鹘佛教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弥勒信仰及其东传

第三节《弥勒会见记》与弥勒信仰东渐

第五章继承与吐纳一《弥勒会见记》翻译风格探析第一节西域翻译史概述

第二节汉译佛经翻译历史沿革及其翻译理念...第三节《弥勒会见记》翻译技巧及风格

第四节继承与吐纳的经典之作一《弥勒会见记》第六章反思与重构-《弥勒会见记》之文学史价值第一节佛典翻译对中国文学之影响

第二节西域戏剧与中原戏剧...

第三节《弥勒会见记》之文学价值再思考...

结语文化交流的典范之作——回鹘文本《弥勒会见记》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研究导论

一、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民族古籍文献是指在我国境内除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使用各自语言文字所形成的纸质和碑刻铭文等文献的总称。鉴于其内容之丰富广博、涉及领域之宽泛的特点,,它既是传承和记录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又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当前学界对民族古籍文献的研究利用通常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展开。微观层面视之,整理和研究民族古籍可以客观真实地再现不同民族的发展历程;宏观层面来看民族古籍的整理可以为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等诸多相关学科提供重要的资料支撑和研究依据。因此,学界对民族古籍文献的研究利用不囿于文献学专业,其学术价值已超出了自身专业范畴,客观再现了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历史走向,并在长期的传播交流过程中发挥了社会作用。

从地域范围上讲,“西域”特指我国西部的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区域;从时间广度上而言,“西域”一词始自《汉书・西域传》的记载,汉武帝派遣张骞初通西域,汉宜帝始置西域都护,延至19世纪末期,“西域”之名才废弃不用。西域是古代中国对外交流交往的重要通道,它不仅是一条经济通商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的长廊。出于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便利,作为中西文化的芸萃之地一一西域创制了类型众多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系统,保存了数量可观的民族古籍巨著。这些保存完整的古籍文献极具区域和民族特色,可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丰富翔实的历史依据,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据史料记载,西域经历了中亚游牧文化、古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原汉文化等几大主要文化的接触和碰撞,外来宗教诸如祆教、摩尼教、佛教、基督教等均在此地区得以广泛传播。在众多宗教的传播流布中,尤以佛教对西域的文化发展影响最甚。源于古印度的佛教文化传人西域,得到了西域诸国上层统治者的青睐与支持,助推了佛教教义与义理的传布,使得佛教文化在西域各地生根开花。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成为西域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信仰。有唐一代,国力鼎盛,加之统一的西域有力地保障了丝绸之路的通畅,西域佛教的发展随之达至历史巅峰。客观地说,正是得益于佛教在西域的长期传播与发展,数量可观且独具西域特色的宗教典籍才得以传承下来,其中尤以佛教典籍的交流传译为甚。

彼时作为活跃在西域历史舞台的主要民族之一的回鹘,在长达6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宽容开放的姿态,广泛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创造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且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民族古籍文献。以佛教故事为原型,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加工,回鹘译者创作出卷帙浩繁、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其中尤以诗歌作品居多,诸如格言诗、田园诗、劝喻诗等。除诗歌外,回鹘戏剧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弥勒会见记》则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本研究属于文献学范畴内的对勘研究,对勘所用原始材料分别为吐火罗文焉者文本的《弥勒会见记》(以下简称“吐本”)和回鹘文哈密本的《弥勒会见记》(以下简称“回本”),其中吐本已被季羡林先生全文释读并已结集出版,而回本则由耿世民先生解读并做出了系列研究,可以说,本研究是二手文献的再研究,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再研究。以下分章节概述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二章:同源异本之《弥勒会见记》

……




精彩内容

本书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书系”(第三辑)之一,选取回鹘文《弥勒会见记》中的“跋多利婆罗门举行布施”和“弥勒菩萨出家成道”两品内容,采用回鹘文转写、汉文译文和吐火罗文转写、汉汶原文并举的形式,逐字逐句对勘,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学科的相关方法,深入探讨《弥勒会见记》外来词的生成与演变、回鹘语音的规律化演变、佛教借词的回鹘语化、佛典翻译对中国文学之影响等问题,重关注洄鹘语与吐火罗语的演变、民族文献翻译理论的建构与创新,尝试拓展回鹘文《弥勒会见记》传承保护的新视野、新思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