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构伤寒杂病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构伤寒杂病论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8.45 4.9折 78 全新

库存2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庄长兴,刘宁,雷应著

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570279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14027872

上书时间2024-12-3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节《伤寒杂病论》的成书与流传

第二节《伤寒杂病论》疾病观

第三节关于病脉证治

第四节六经的本质

第五节关于半表半里

第六节表证当为督脉病

第七节合病与并病

第八节正病、奇病与坏病

第九节如何论治伤寒病

第十节伤寒秘钥经方药录

中篇

二旦六经辨证

第一章伤寒整体观

二旦六经辨证概貌...18

第二章伤寒正病

第一节表证

第二节太阳病

第三节阳明病

第四节少阳病

第五节太阴病

第六节少阴病

第七节厥阴病

第三章伤寒奇病

第一节何为奇病

第二节奇病论治

第四章伤寒坏病

第一节表证坏病

第二节少阳坏病

……

第十一节辨伤寒传足少阴肾病脉症并治

第十二节辨伤寒传足太阳膀胱病脉症并治

第十三节辨伤寒传手少阳三焦病脉症并治.

第六章辨卒病脉症并治

第七章其他内伤杂病辨证

第一节辨妇人病脉症并治

第二节辨男子虚劳病脉症并治

第三节辨杂病脉症并治



内容摘要

第一节〈伤寒杂病论》的成书与流传

《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河南南阳人。相传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每每堂上办公时逢百姓前来求医,便在大堂之上切脉应诊,这就是“坐堂中医”的由来。

鉴于张仲景在医学上作出的突出贡献,后世尊其为“医圣”。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瘟疫频发,张仲景自述“建安纪年以来,尤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其家族竟有超过一半人口死于伤寒!有感于此,张仲景发奋学医《(伤寒杂病论》这个书名,确切地说,应该是《伤寒卒病论》。该书主要论述外感病,外感病即感受外邪而发生的疾病,它包括两种情况:外邪客表而形成的以“发热”为主证的疾病,称为“伤寒”(伤寒即为“外感热病”的统称);外邪直中于里而不发热(或不以发热为主证)的疾病,其病比较迅疾,故称为“卒病”(包括中风、中寒、中湿、中喝等)。把“伤寒”和“卒病”合在一起,就是书名《伤寒卒病论》的由来。因“卒”与“杂”的古体字较相似,在后世的流传中,以讹传讹《伤寒卒病论》逐渐被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并沿用至今。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明言:“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知《伤寒杂病论》和《黄帝内经》《难经》等书是一脉相承的,但《黄帝内经》《难经》有论无方(《黄帝内经》仅有十三方),因而可以推测,《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主要来源于《胎胪药录》。《胎胪药录》具体是何书,已不可考,或许是《汤液经》的某个传本。张仲景最伟大之处,在于根据《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三阴三阳理论,将《胎胪药录》中的经方按照三阴三阳(后文亦称“六经”)进行编撰,完美地将医经和经方整合在一起,开启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

《伤寒杂病论》成于乱世,书成后即罹逢战火,流散不全,幸得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将《伤寒杂病论》中论述伤寒的内容撰次编成《伤寒论》,并将《伤寒杂病论》其余内容散编于《脉经》中。

王叔和《伤寒论》成书后,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印刷术尚未发明),该书主要在小部分医家手中秘藏,唐代孙思邈求之不得,发出了“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感慨,直到其晚年才寻获这部书,并将其全文收录于《千金翼方》中,这就是传世的《唐本伤寒论》。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重新陷入动荡,江南诸师秘藏的《伤寒论》,有一传本辗转流落到荆南节度使高继冲手中。宋兴后,高继冲献《伤寒论》于宋廷,宋太宗将其收录于《太平圣惠方》。宋仁宗时,朝廷下令大修医书,成立校正医书局,根据府库藏书整理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前者论述伤寒,后者论述杂病,此后该版本即成为后世通行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所以称为通行本《伤寒论》,是因为当时校正医书局还校正有《金匮玉函经》,此亦为《伤寒论》另一版本,但该书并未广为流传,直到清代才得以重刊。

《伤寒杂病论》的流传历经坎坷,几经编撰,难免断章残简,已无法窥探其全貌。明清时期,医林开始出现错简论,尤以《医宗金鉴》为代表,对通行本《伤寒论》《金匮要略》提出了诸多错简、存疑新论,对后世研究仲景医学体系有一定的启发。

《伤寒杂病论》问世后,迄今近2000年,历代医家均奉其为经典,称其为“方书之祖”,其创立的“六经辨证”仍为目前中医领域最实用的辨证体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清末,注解《伤寒证》《金匮要略》的医家不下300家,各家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伤寒“六经”的本质,百家争鸣,各擅胜场,从而形成了一门“伤寒学”,于今又兴起了一股“经方热”。



精彩内容

本书试图以条文为依据,“分解 ”“重构”“整合”《伤寒杂病论》,第一章先阐释“伤寒”基本概念和认识,接着论述了两套辨证体系;第二章提炼《伤寒论》精华,提出“二旦六经辨证”体系;第三章在解构的基础上整合《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条文,将外感病与杂病两部分有机结合,对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进行整合,从而将“六经辨证”拓展为“十二经辨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