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比其他河流更慢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8.49
4.9折
¥
7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库索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72608216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11733199
上书时间2024-12-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库索,青年作家,资深媒体人,现居日本京都。 已出版作品:《自在京都》《纵身入山海》《我在京都居酒屋》 新浪微博:@库索
目录
京都咖啡馆历史谱系 冈田在那里,去喝杯咖啡吧 Okaffe Kyoto 与这颗星球上的农园紧紧相连 The Unir coffee senses 你爱上咖啡的杯 here 三代人造的喫茶文化 六曜社咖啡店 不做咖啡馆,做喫茶店 喫茶マドラグ 金子桑≈京都咖啡烘焙的水准 WEEKENDERS COFFEE 牧野是京都“咖啡案内人” TRAVELING COFFEE 在家也能喝到像咖啡馆一样好喝的咖啡 KURASU 在京都和萨尔瓦多之间 COYOTE 关于咖啡馆的若干可能 咖啡焙煎所 旅之音 让我们来制造象 ELEPHANT FACTORY COFFEE 如果咖啡馆卖起了印度咖喱 Caffe Verdi 一个逃避现实之所 逃现乡 年轻的夫妇咖啡馆做法 IOLITE COFFEE ROASTERS 让肚子和心都得到满足的店 ha ra 咖啡装在紫砂壶里 Goodman Roaster
内容摘要
京都咖啡馆历史谱系 京都是传统的街道,其实也有令人意外的性格。例如它保守的血统里爱好新鲜事物,面包和咖啡的人均消费量长期位居日本第一。 京都人热爱咖啡,日本总务省2019年进行的家庭收支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全国的家庭年均咖啡消费量为2241克,消费金额为5315日元,而京都的家庭年均咖啡消费量则达到3330克,消费金额为7588日元——这意味着当其他城市的人们还在喝第二杯咖啡的时候,京都人已经在喝第三杯了。也曾有电视台做过关于“京都人早餐吃什么?”的街头调查,一位盛装的艺妓用标准的京都方言说道:“我啊,每天都是吃了面包、喝了咖啡才去上班的。”一百多年前舶来的西洋文化在京都没有遭遇水土不服,反而演变为一种新的日常,成为无法复制的京都文化。 咖啡最早开始传入日本,要追溯到18世纪初居留在长崎出岛的荷兰人,在江户时代的锁国政策下,外国人不能随意移动,而物品却可以流动。荷兰人爱喝的咖啡流动至一些日本上流阶级的人士手里,不知为何,却被当作一种舶来药品,迷信将它混以牛奶,有治愈孩童伤风感冒及食欲不振之功效。一直等到明治维新之后,作为嗜好品的咖啡才逐渐被人们接受,在京都的街道上,它的身姿出现在茶屋里,而更多的则是在酒店和西式餐厅中。日本开国之初,政局不稳,国内尚处在半封闭状态中,外国人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开港城市的半径10里以内。京都不靠海,但在1872年召开了日本最早的博览会——京都博览会,政府允许外国人经过申请后进入京都,入住指定的住宿地点。于是,在这些外国人居住的酒店和酒店的西餐厅里,咖啡和红茶作为惯例在餐后被端上桌,日本的咖啡普及由此开始。 1888年4月13日,在东京下谷西黑门町开店的可否茶馆被视为日本咖啡馆的始祖。在日语里,“咖啡”谐音“可否”,至今仍被用作一种有趣的文字游戏。可否茶馆的店主是郑永庆,相传其是郑成功的后代,小时候随外交官父亲在北京生活过,青年时期一度前往美国留学,受到了西洋文化的熏陶。30岁时,他将自家二楼洋馆改造为可否茶馆,其中设有免费的图书室、台球场、宴会场和棋牌室,其实这里更像是供上流阶级消遣的社交沙龙。每杯咖啡售价1钱5厘,在一碗荞麦面只卖8厘的时代,算不上令庶民喜闻乐见的存在。 真正的大众咖啡馆的出现还要再过二十几年。1911年,一家名叫CAFEPAULISTA(“老圣保罗”咖啡馆)的咖啡馆在东京银座开业,店主水野龙和在巴西咖啡农园工作的日本人合作,每年得以获取稳定数量的咖啡豆。他又致力咖啡文化的普及,积极向大众推广咖啡的冲泡及饮用法。CAFE PAULISTA的连锁店很快扩张至日本全国,最多时开到22家分店,每杯咖啡售价5钱,两个甜甜圈同样售价5钱,是普通大学生也消费得起的价格。CAFEPAULISTA的京都店在1912年开业后,成为彼时三高“生和帝大2生经常光顾的场所,据说当时住在关西的谷崎润一郎也常常光顾此处,实现了水野在开店之初追求的理念:咖啡馆是人们休息的场所,是志同道合的人们谈话的场所。CAFE PAULISTA对日本咖啡文化的普及发挥了很大作用,此后,各类咖啡馆纷纷涌现,根据《京都大事典》(1984年,淡交社)的统计,截至1926年,缴纳国税的西洋料理咖啡馆的数量为127家,到了1933年,已经超过350家。 昭和时代诞生的咖啡馆更加具备日本的本土特征,以日式命名取而代之,称为“喫茶店”。如今,留存在京都的老铺喫茶店都是在那个时代开业的。1930年,在京都大学北门前开业的进进堂被认为是京都现存最古老的喫茶店。创始者续木齐从东京的大学毕业后,于1924年作为日本第一批留学生前往法国,在那里学习了制作面包的技术。在法国生活的两年,他感受到异国咖啡馆的魅力:学生们一边喝咖啡,一边学习,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讨论和对话,他便萌生了想要在日本也实践这种文化的念头,遂于归国后开了进进堂,开始自制法式面包兼营咖啡馆的生涯。进进堂后来成为京大学生聚集在一起畅谈理想的场所,教授和城中文化人也常常光顾,有人在这里写着写着便成了小说家,有人在这里偶遇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历经九十余年的进进堂延续着创始之初柔软、朴素、微酸口感的面包,自制混合咖啡弥漫着怀旧的味道,依然保持着它亲民的氛围,从未发生变化。 进进堂开业的第三年,在京都市中心热闹的寺町通商业街,来自德岛的元木猛夫妇开了一家叫Smart Lunch(“斯马特”午餐)的店,招牌菜是搭配一杯咖啡的“本日午餐”,售价为30日元。这家店在二战结束后成为城中名店,而后改名为Smart咖啡(“斯马特”咖啡),开始尝试自家咖啡豆烘焙,搭配招牌的法式吐司,十分受欢迎。彼时,由于关东遭遇空袭,许多电影摄制所都转至京都,于是熟客中便有许多来自松竹的导演和演员,又传闻少女时代的美空云雀也常常光顾,带来了一众大明星。Smart咖啡一直在京都开了下来,如今传承到第三代店主,摆放在门口的一台Probat小型烘焙机却已经更新到第四代了。 P1-4
主编推荐
1、青年作家,媒体人,豆瓣年度好书作者库索22年新作。 2、作者库索继《我在京都居酒屋》后,“京都新职人”系列本。 在这本书里,年轻的咖啡馆只有两岁,年老的咖啡馆已经七十岁。再过些日子,咖啡馆也会的老店,缓慢地流淌在古都的街道上,而这些营造缓慢时光的店主,我们称他们为“咖啡职人”。 3、在京都,遇见咖啡馆。在咖啡馆,感受文化、生活与人生百态。 4、在京都开咖啡馆的人,不是京都人。开咖啡馆不是一种“天职”,却是他们的“归宿”。 库索专程拜访了当下京都咖啡业具代表的16位店主,与他们进行了长谈,用文字展现了京都咖啡馆特有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氛围,以及咖啡职人的生活工作状态。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和店长的交谈,倾听着他们的故事,也感受到一份职人气质:对于咖啡,他们是专业的。这不是一件光靠情怀和满腔热情能实现的事情。 5、咖啡馆不仅是人们相遇的场所,也是放松的空间。 人们来到这里,聊着天,倾诉生活的闲话,并不是日常生活中什么大不了的存在,但许多人在感到疲倦之时,会因为喝了一杯咖啡而得到。 6、喫茶店与咖啡馆,旧与新,继承老铺又不断开发新形态,构成了京都的咖啡文化。 Okaffe Kyoto/The Unir/六曜社咖啡店/喫茶マドラグ/here/WEEKENDERS COFFEE…… 不管是新式现代咖啡馆,还是老牌传统咖啡馆,都更加追求品质与专业,在强调每一杯咖啡的手工感的同时,更加注重个化。 7、126张作者摄影京都咖啡馆相关图片,更好地让读者体会咖啡馆及其店长的魅力。 8、精致双封,封面定制插画,内文特约插画师绘制简约日系咖啡元素图,全书四色印刷
精彩内容
冈田在那里,去喝杯咖啡吧 Okaffe Kyoto “我要成为日本。”31 岁的冈田章宏想。不久前,他失业了,后来在京都老牌喫茶店小川咖啡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没有经验,不能立刻应聘正式职员,混在一群业余挣外快的女大学生中间,成为时薪只有800 日元的小时工。他长得帅,格中有着不多见的活泼,夸张的肢体动作经常惹得客人很快乐,成天嘻嘻哈哈,不免让人以为这是他的生活哲学。谁知他有了野心——偶然在店里读到一本杂志,插页里出现了一个“ジャパン バリスタ チャンピオンシップ”(日本咖啡师竞技比赛)的广告,这是他头一回听说バリスタ(咖啡师)这种职业,目光在那一页停留数秒后,对比赛内容一无所知的他心里有了目标:“这种程度,我也可以成为日本。” 没人知道他的底气从何而来。周围的人无论在谁看来,他都只是一个失意的中年男人。这个男人的人生本应该有另一番风光境遇:京都一个和服商家里有3 个儿子,他是次子,但在他 岁那年,父亲宣布将由他来继承家业——父亲是看中了他善于人际交往的格,认为他是做销售的人才。为此要先了解外面的世界,父亲对相识的店主请求:“请收留他5 年!”便将他送到室町通上一家陈列了许多品的大型和服店,从此,他开始了修业生涯。可是命运时常会急转直下: 世纪90 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坏,余波影响到京都的和服业,个人经营的小店铺接连倒闭,5 年过去后,父亲告知他“不必再回来了”。但父亲没看错,他确实是做销售的人才,和服店的社长拜托他继续留下,他心想:规模那么大的店,应该没有问题。又过了五年,这家大型和服店也不能幸免——它倒闭了。 那是发生在02 年的事情,一个中年男人被堵死了前方的路。可命运是如此不按常理出牌:6 年后的秋天,代表小川咖啡的咖啡师冈田章宏真的在“日本咖啡师竞技比赛”上成为“日本”。他晋升为年轻咖啡师憧憬的偶像,被小川咖啡视为广告招牌。又过了些年,他说厌倦了这种生活,辞职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取名为“オカフェ キョウト”(Okaffe Kyoto,冈田咖啡馆)。来到这家店的人们,与其说是为了喝一杯咖啡,不如说“去见冈田”的心愿更加强烈,遇上樱花季或者红叶季,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会在门前排起长队。如今的冈田章宏是人们口中“日本咖啡师的代表人物”,也是“全京都有名的明星咖啡师”。 冈田咖啡馆位于四条繁华街后某条隐秘的小巷尽头,尽管这让它的店面显得不那么醒目,但冈田本人对此却很满意——因为在灯光的照耀下,红色顶棚将整条小巷染成了粉红色,粉色的时空通道尽头有 一个巨大的人形立牌,是冈田的全身剪影。这不是一家咖啡馆的常规设计,令人联想起在新宿街头见过的那些牛郎店招牌。等我和他更熟一些的时候,开玩笑地谈起初那一幕带给我的视觉冲击,他得意扬扬地说:“很感吧?” 现在冈田几乎终日待在店里,因为店名的意思是“冈田的咖啡馆”,刚开店时还有句宣传语:有冈田在的咖啡馆。如今大家都知道他在那里,不再提了。中的大多数时候,他站在一张长条吧台内侧,亲自给坐在眼前的客人制作咖啡,无论多忙,他嘴上从不闲着是在和哪个客人聊着天。空下来的时候,他也坐在吧台前用电脑处理工作事务。中午,我到了他的店里,他坐在我旁边吃午饭,吃的是和客人一样的肉堡盖饭——这种全然不避嫌的作风令这家小小的咖啡馆洋溢着生活气息。 冈田咖啡馆里那张长条吧台更像是在居酒屋才能看到的设计,如今在京都的新派咖啡馆里,很少有人会使用这种吧台。长条吧台是从一位名叫顺子的老太太那里继承下来的,准备开店之初,冈田先是委托专业中介寻找店铺,条件是“在四条绫小路通一带”,虽然此地在街巷之中,却是京都中心地带,向来是饮食店和酒店的激战区,连续找了几家不动产公司,对方都表示很为难。从后一家出来,冈田决定放弃这个策略,自己走路去找。“老旧的喫茶店缺乏继承者,肯定会有那些开不下去要转让的店。”他心想。10 分钟后,他走进了TeaRoom Jun(顺子喫茶店),面积50 平方米,座位数23 个,一切都刚刚好,而店主是在这里经营了40 年喫茶店的顺子。 “这家店准备开到什么时候?”对初次见面的顺子,冈田单刀直入。顺子表示,如果顺利,希望来年能关店。这和自己的开店日程表契合,冈田窃喜,立刻提议:“不如转让给我吧?”他这才知道顺子已经和许多人谈过转让的事情,有兴趣的人很多,但她都一一拒绝了,原因各种各样,主要的是酒吧和居酒屋之类不行,会打扰周围的邻居。而冒失的冈田之所以不费力气说服了顺子,还要多亏小川咖啡的红线——顺子喫茶店一直使用小川的咖啡豆,送货上门的营业人员态度亲切,值得信赖,给她留下了好印象。冈田名片上的“小川咖啡 咖啡师”的字样令他很快得到了顺子的信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