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南-南贝尔凹陷层序与同沉积构造响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塔南-南贝尔凹陷层序与同沉积构造响应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5.87 2.0折 128 全新

库存12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单敬福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02896

出版时间2016-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9002708

上书时间2024-12-3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 层序地层与沉积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1
**节 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体系与主要学派 1
一、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概念体系 1
二、层序地层学的主要学派 7
第二节 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动力学及盆地充填响应模式 8
一、陆相湖盆层序形成动力学机制 8
二、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充填响应模式 12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地质概况 14
**节 基本地质概况 14
一、区域概况 14
二、盆地内部构造单元划分 15
三、勘探开发现状 16
第二节 区域地质与构造演化 17
一、成盆背景与动力学机制 17
二、地层特征 20
三、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5
第三章 塔南-南贝尔凹陷层序地层格架 30
**节 层序地层格架构成 30
一、层序地层划分原则 30
二、划分方案 31
三、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39
第二节 层序地层分析 43
一、单井层序地层识别与特征 43
二、连井层序地层识别与特征 53
第四章 塔南-南贝尔凹陷层序形成机制及发育模式 59
**节 层序形成机制与主控因素 59
一、构造因素 59
二、古气候对层序形成的影响 66
三、物源供给对断陷湖盆层序的影响 67
四、湖平面的变化控制层序的形成 67
第二节 塔南-南贝尔凹陷层序发育模式 73
一、初始裂谷期湖泊层序 73
二、裂谷高峰早期湖泊层序 75
三、裂谷高峰中晚期湖泊层序 75
四、裂谷后期过渡层序 77
第五章 高频层序地层研究及方法探讨 78
**节 高频层序地层理论和研究方法 78
一、高频层序在陆相湖盆与河流相地层形成机理 78
二、高频层序在陆相储层研究中的划分对比方法 82
第二节 高频层序对比方法和分析 84
一、高频层序对比方法 84
二、塔南-南贝尔凹陷高频层序分析 85
第六章 沉积体系综合分析 89
**节 沉积体系类型划分 89
一、沉积体类型 89
二、沉积体系划分 89
第二节 沉积体系识别与特征 90
一、冲积扇体系 90
二、扇三角洲体系 92
三、近岸水下扇体系 101
四、湖底扇体系 105
五、湖泊相体系 106
六、(正常)三角洲体系 108
第三节 浅谈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与远岸水下扇区别 109
一、岩性组合 109
二、原生构造(层面、层理、生物遗迹、结核等) 110
三、结构(粒度、分选、磨圆、结构成熟度-基质含量等) 110
四、沉积微相 111
五、粒度特征 112
六、测井曲线(以自然电位曲线为例) 112
七、地震相 113
第七章 塔南-南贝尔凹陷沉积演化与充填模式 114
**节 物源分析 114
一、物源分析证据 114
二、物源体系特征 116
第二节 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119
一、SQ1(铜钵庙组下部) 120
二、SQ2(铜钵庙组上部) 120
三、SQ3(南一段) 121
四、SQ3(南二段) 122
五、SQ4(大磨拐河组) 123
第三节 沉积体系演化 123
一、SQ1+SQ2(铜钵庙组) 123
二、SQ3(南屯组) 123
三、SQ4(大磨拐河组) 126
第八章 塔南-南贝尔过渡带地层与沉积充填 128
**节 塔南-南贝尔地震资料差异分析 128
一、资料差异 128
二、重叠区不满覆盖且存在边界效应 128
第二节 塔南-南贝尔地层格架与沉积充填响应 129
一、塔南-南贝尔东部构造带 130
二、塔南-南贝尔西部构造带 132
第九章 同沉积构造响应模式及其主控因素 139
**节 断陷湖盆坡折带的识别与充填响应 139
一、断陷湖盆坡折带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 139
二、断裂坡折带与扇体朵叶的空间配置及沉积体系充填模式 140
第二节 同生断裂组合样式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142
一、同生断裂系统组合样式 142
二、同生断裂系统特征及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144
三、同沉积断裂系统对沉积体系垂向演化的控制 145
第三节 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分布的控制 146
一、强烈裂陷期的古地貌形态与沉积特征 146
二、拗陷期与长轴方向大型河流-三角洲 151
第四节 断陷湖盆沉积充填动力学响应过程及砂岩油气藏预测 151
一、构造沉降史与充填演化 151
二、湖盆沉积充填动力学响应过程 152
三、同沉积断坡带构造背景下的砂岩油气藏预测 153
第十章 塔南-南贝尔凹陷有利区带优选及目标预测 155
**节 基本石油地质特征 155
一、塔南-南贝尔凹陷储层与含油气性综述 155
二、塔南-南贝尔凹陷生储盖特征 158
第二节 塔南-南贝尔凹陷有利区带预测 177
一、塔南凹陷有利区带预测 177
二、南贝尔凹陷有利区带预测 181
参考文献 186
附图 218

内容摘要
    靠前章 层序地层与沉积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有人称其为沉积地质学的第三次革命(Miall,2014)。尽管层序地层学的许多概念和部分理论是从古老地层学中沿袭下来的,但其现代研究方法的提出却与目前地震分辨率不断提高这一新技术的出现密切相关。因而,层序地层学是西方一些大石油公司首先采用和流行的理论和工作方法,然后才在学术研究机构成为科研题。层序地层学一般常规采用的数据主要包括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岩心和露头等资料,同时也参考了生物地层学、磁性地质学、遗迹学和地球化学资料。目前,层序地层学已成为石油勘探和油藏描述中很为基础和有力的研究工具。

    靠前节 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体系与主要学派

    一、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概念体系

    层序地层(sequence stratigraphy)这一概念很早于1948年由Sloss提出,但以“层序”为单元来研究地层则始于1963年,Sloss在对比与划分美国拉通晚寒武纪至全新世地层单元时,实践并深化了这一概念。但是Sloss的观点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仍只被极少数人接受(Sloss,1962,1963)。Vail等(1977)在AAPG(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etroleum Geology)杂志上发表了地震地层学论文集(Abrahams and Chadwick,1994;Ager,1995;Vail et al.,1997),标志着层序地层学才真正意义上进入了萌芽阶段,他们在论文集中提出了旋回性沉积作用主要受优选海平面升降变化控制,以后至1987年的10年时间里,Vail和埃森(Exxon)石油公司的学者在一系列论文中对层序做出了准确分析、修改和扩充。其中Mitchum和van Wagoner(1991)提出了层序由不整合面为边界扩展为层序是由存在内在联系的相对整合的地层序列组成的地层单元,顶底界面为不整合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聂逢君,2001;贾承造和赵文智,2002;冯友良等,2006)。1987年,van Wagoner等在AAPG上发表论文明确提出了“层序地层学概念”。

    层序地层学主要研究等时格架地层单元内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相及其时空展布,层序被定义为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界的相对整合的有成因联系的地层序列。一个完整的层序单元对应一个完整的海平面升降旋回(Nilsen,1967,1985;Ori,1982,1993;Ori and Friend,1984;Pienkowski,1991)。海平面变化控制层序形成是Exxon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核心。海平面变化有两种表述,一个是保证海平面变化,是海平面相对于某个固定参照点(如地心)运动的单元函数;另外一个是相对海平面变化,是指海平面运动和海底构造升降运动的双元函数。Vail等(1977)根据世界各地资料(主要包括地震、古生物、古地磁、同位素测年资料),编制出显生宙以来一、二级海平面升降周期曲线(图1-1)。按照层序发育的时间长短对层序级别进行划分。后来随着人们对层序及其形成机理的逐步深入,这种分类已越来越不适应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实际上,地质事件和地层旋回持续时间的跨度至少要16个数量级,如紊流边界层的突发扫描旋回(Burst-sweep cycle)的持续时限为10–6年,太阳黑子和太阳的其他作用可造成10~102年的旋回规模,而超大陆形成与解体的板块构造旋回的持续时间为109年。针对目前具有地质意义研究尺度而言,旋回的时限应以104年以上的米兰科维奇旋回为研究起点。其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类型(表1-1)。

    图1-1 显生宙优选海平面变化旋回(据Vail et al.,1977)

    表1-1 地层旋回及驱动机制

    1. 巨层序

    优选超大陆旋回与泛大陆的形成于裂解旋回有关。一个完整的旋回需要200~500Ma,这个过程至少是两个108年级别旋回,在地质历史时期,至少进行了20×108年,可能至少发生过四个完整的巨层序旋回(图1-2)。由于巨层序与超层序级别相差悬殊,一般在巨层序内划分若干个超层序组。实际上,一个大陆的拼合还可以阻止地核和地幔的辐射散失,其结果将导致大陆局部热隆起、拗陷和解体,继而开始一个海底扩张,从而对优选海平面产生巨大影响,控制巨旋回层序的形成与发展。

    图1-2 显生宙超大陆环境、气候旋回(据Worsley et al.,1984,1986)

    图中所示为海平面变化(据Vail et al.,1977)、大陆的水淹比率、花岗岩侵位量及随着这些变化而发生的优选气候波动;I.冰室气候;G.温室气候

    2. 超层序

    超层序是二级海平面升降旋回,时限为?10~100Ma,它的形成与优选构造事件或盆地演化的阶段性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超层序在拉通内不仅可以追综,而且在地球上几个主要大陆内部进行层位对比(图1-3)。

    3. 层序

    层序是一套成因上相关、相对整合的连续地层序列,以不整合或与不整合相对应的整合为界。准层序和准层序组是层序的基本构成单元。Vail等(1977)的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将一个层序划分为两大类,分别为Ⅰ型层序和Ⅱ型层序(图1-4,图1-6),其中Ⅰ型层序根据所处盆地几何形态的不同又细分为沉积于陆架坡折型盆地中Ⅰ型层序、沉积于缓坡边缘型盆地中Ⅰ型层序及沉积于生长断层边缘型盆地内的Ⅰ型层序(图1-4,图1-5,图1-7);而Ⅱ型层序与沉积于缓坡边缘型盆地中Ⅰ型层序很相似,两者都缺少扇和下切谷,并且两者的初始体系域(沉积于缓坡边缘型盆地中Ⅰ层序低水位体系域和Ⅱ型层序的陆棚边缘体系域)均是在陆棚上沉积的,但对于陆相湖盆层序而言,两者初始体系域均沉积在无沉积坡折或构造坡折坡度较缓的斜坡上,以地层累计厚度较薄为特征。然而,它们很为关键的差别是在海(湖)平面下降周期内,Ⅱ型层序在沉积岸线坡折处相对海(湖)平面不是下降而是上升,这是由盆地的构造沉降速率大于或略大于海(湖)平面下降速率造成的,并且该型层序与前者不同之处在于在层序发育期,优选海平面不会下降到陆架坡折之下的大陆边缘,且遭受暴露和剥蚀的范围小(纪友亮等,1996,1998a)。

    图1-3 超大陆张裂—拼合周期对显生宙地层记录的影响(据Worsley et al.,1984,1986)

    (a) 模型的构造分量,显示了两个完整的张裂—拼合周期;(b) 模型与Vail等(1977)的长周期海平面曲线、台地洪泛和陆地数量;(c) 稳定同位素趋势

    图1-4 沉积于陆架坡折型盆地中的Ⅰ型层序(据Mitchum and Campion,1990;van Wagoner et al.,1991)

    SP.自然电位;RES.电阻率

    图1-5 沉积于缓坡边缘型盆地中的Ⅰ型层序(据Mitchum and Campion,1990;van Wagoner et al.,1991)

    图1-6 沉积于陆相棚边缘型盆地中Ⅱ型层序(据Mitchum and Campion,1990;van Wagoner et al.,1991)

    沉积于生长断层边缘型盆地内的Ⅰ型层序地层发育模式与沉积于陆架坡折型盆地中Ⅰ型层序类似(图1-7)。除了初始体系域外,上面将依次出现海(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其经典结构见图1-8。在这一级别的旋回中,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的层序特征和界限、界面关系十分复杂和多变,从而形成多样的层序地层样式(纪友亮等,1996,1998a)。

    图1-7 沉积于陆陆棚边缘型盆地中Ⅰ型层序(据朱筱敏,1995)

    图1-8 标准层序中三种体系域的相对位置(据Vail et al.,1977)

    LST.低位体系域;TST.海侵体系域;HST.高位体系域;MFS.优选海泛面;SMW.陆棚边缘体系域;LSW.低位楔状体;sf.低位斜坡扇;bf.低位盆底扇;tsfs.斜坡扇顶面;tfs.扇顶面;fc.扇水道;SB1.层序边界1;SB2.层序边界2

    4. 四级层序

    四级层序属于高频层序范畴,能否形成四级层序要看沉积物供给速率与构造沉降速率的比值,如果大于1,则会产生“A”型四级层序(Mitchum and Campion,1990),如果小于1,则只产生“B”型四级准层序。依据上述分析,在一个完整经典三级层序内部,“A”型四级层序只可能发育在低位元和高位体系域,海(湖)侵体系域则只能发育“B”型四级准层序。值得注意的是,四级准层序与任何层序的结构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四级层序及其以下级别的旋回具有不同的成因机制,其中许多旋回是气候成因的,尤其是受

主编推荐
石油勘探部门从事盆地勘探地质的工作者及大专院校石油地质专业师生 

精彩内容
本文重新梳理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并对某些层序发育模式、控制因素及对比方法做了尝试性的修改和补充。主要以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和构建了外蒙古国塔南-南贝尔凹陷层序格架,论述了层序界面特征、体系域边界特征、统一了两凹陷的层序地层各级及统一了沉积充填响应特征。总结出了初始裂谷期湖泊层序、裂谷深陷期湖泊层序、裂谷后过渡层序的发育模式。在地层格架的框架内,分析了地层序列的横向、垂向充填响应模式及沉积体系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塔南-南贝尔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和湖泊沉积体系,其中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是研究区内很为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综合利用各种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砂岩百分含量、倾角测井资料、重矿物等资料分析等研究手段,对塔南-南贝尔凹陷的物源体系展布进行了预测和表述。

媒体评论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