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阈下儒家思想的现代困境及其转型问题研究(精)/光明社科文库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7.17
2.0折
¥
85
全新
库存63件
作者张永超//刘君莉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449810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5元
货号9852545
上书时间2024-12-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永超,河南省登封市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辅仁大学博士后,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问题、中西哲学比较、知识论、儒耶比较等,在《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月刊》《学术月刊》《哲学分析》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前在研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后期资助、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 刘君莉,河南省长垣县人,郑州大学哲学系硕士,原为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主任、郑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讲师,现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研究方向为先秦伦理思想、中西伦理思想比较、民办教育等。在《中州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两篇分别荣获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一、二等奖,主持并参加科研课题6项,参编教材1部并担任副主编,科研成果荣获省级奖励5项。
目录
引论 儒家思想转型路径之审视
一、晚清以来的大变局与儒家思想困境之产生
二、基于困境而衍生转型问题
三、对原有转型路径之审视
第一章 人性问题
第一节 孟子性善论之检讨
一、人性之界定:人之所以为人者
二、“道性善”:由仁心到仁政
三、“性善”之方法论检讨
第二节 性善论之另种视角:宗教维度之灵性“良善”
一、人之性“本善无恶”的宗教维度
二、灵性层面“本善无恶”之检讨
第三节 性善论困境与人性的另种审视
一、性善论困境与理性依据
二、人之所以为人的另种视角:理性动物
第二章 孝悌问题
问题再提出:(一) 为何反传统
问题再提出:(二) 为何要孝敬父兄
第一节 先秦孝悌观之形成及其理论困境
一、以四书为中心之探讨
二、先秦儒家“孝悌观”之内在理论困境
第二节 “孝爱”方式之分析
一、现象学视角之审视:“孝”的情境性、非对象性
二、孝之艰难与“待养”
第三节 儒耶“孝悌观”之比较
一、问题缘起:敬爱天主还是孝敬父母
二、上帝之爱与孝悌伦理——《马太福音》对“孝悌”的界定
三、人情之爱与孝悌伦理——郭店竹简中对“孝悌”的界定
四、爱天主与爱父母——基于“孝悌”观念之比较
结语:孝悌伦理、子女本位与公民培育
第三章 认知问题
第一节 中国传统中“认识论意识缺乏”之原因
引言:为何说“中国缺乏知识论传统”
一、从一个“争论”谈起——中国/西方没有本体论
二、境界与方法:中西本体论的不同
三、由“本体论”的不同而产生“是”与“实”的思维方式
四、“境界论”与“实”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知识论传统”之缺乏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中的“认识论意识缺乏”之辩护
一、“中国知识论传统是现实忽略”观点难以成立
二、对陆先生论证结构、论证层次的质疑与批评
三、为何“用西方哲学概念匡范中国哲学”之法难以拒绝
第三节 由“认识论意识缺乏’’到认知模式探讨
引言:“认识论意识缺乏”之再检讨与认知模式转型
一、何以知:认知的人性论依据
二、知什么:“物之理”与“君之道”
三、由“物之理”而“君之道”所建构的认知模型
第四节 、传统认知模式之尝试性建构:欲望、秩序与幸福
引论:欲望是否可以作为研究秩序与幸福的起点
一、人生而有欲:欲望导致善恶
二、礼义以养欲:善恶催生秩序
三、改良秩序走向幸福的可能性
结语:欲望一人心一礼乐秩序一幸福所建构的认知模式lz
第四章 生死问题
引言:为何要探讨生死问题
第一节 生死问题探讨的五个维度
一、以探究“死亡本质”“濒死体验”的死亡学
二、以探究“死亡的终极性、形而上学”的死亡哲学
三、以探究“医学生物科技引发的生死伦理问题”的生命伦理学
四、以发掘生死智慧并落实到生命教育的生死观探究
五、以探究“死亡以及生和爱”的“生死学”
第二节 生死问题的当代面向及其重建可能
引言:“生死学”之重建何以可能
一、对傅伟勋教授所开创的“生死学”之批判与反省
二、基于生死问题的当代面向试论生死学之重建可能
三、结语:“生死学”之重建及其可普性意义
第三节 向死而生——比较视阈下以“不朽”为中心之重建尝试
引言:“死亡”作为生命之镜——审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一、以生观死:死的意义建筑在生的价值之上
二、向死而生:超越有限的人生
三、认同“有死’’事实之不同超克:“不朽”与“复活”
四、不同超克路径之深层原因:对“生命”的不同界定
结语:“向死而生”——世俗生活中“不朽”意义之寻求
第五章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融入、引导与建构
第一节 孑L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张力之化解:回归生活世界
一、生命原点:儒家思想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二、内在冲突:儒家思想与现代生活之张力
三、角色定位:儒家思想对现代生活建构方式之自觉
第二节 现代社会特质之再审视:传统与现代之张力
一、从冯友兰的“终生困惑”谈起
二、现代社会之特质及其与传统张力何在
三、现代社会与传统之张力如何化解
第三节 儒家思想转型的深层路径:思维方式之变革
引言:新观念引进与思维方式变革
一、对新文化运动所提“新观念”之反省:观念革新与“最后觉悟”
二、重蹈覆辙:明清时期西学新观念引进的类似遭遇
三、“思维方式重建”作为吾人最后之觉悟
参考文献
精彩内容
本书是研究儒学现代化的学术专著。本书集中围绕人性问题、孝悌问题、认知问题、生死问题,阐释了儒家思想的现代困境源自遭遇西方而产生的合法性危机,说明对西方之学习不在其结果而在于其方法和理性传统,论证了对传统之发掘表现为普世价值的理性建构与对现代人类危机的回应,包含价值重估、体系完善、问题响应等,指出基于理性思维方式的重建是化解现代困境的根本出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