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5.85 6.3折 ¥ 89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谢桃坊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220122620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9元
货号11331879
上书时间2024-12-30
第一章 词学的创始
词作为一种民族文学样式兴起于盛唐时期,在晚唐五代已有了关于词体的一些认识。从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即约公元11世纪60年代至13世纪70年代的两百年间,正是词体文学繁荣兴盛的时代。在这一历史阶段,以研究词体文学为对象的词学亦开始萌芽。这时期出现了词话、词评和词论,为词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虽然宋人有许多词话、词评、词论和词集序跋,但严格地说来,它们都还停留在具体事实的罗列和经验的叙述上,资考证和助闲谈的资料极丰富,未能自觉地达到较高的理论形态;所以这仅仅是词学的创始阶段。
第一节唐代新体音乐文学
——曲子词及最早的词学文献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韵文是特别繁盛而形式多样的,它们大都和古代每一时代的音乐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凡是与音乐相结合关系而产生的文学,便是音乐的文学”。胡云翼:《宋词研究》第5页,巴蜀书社1989年重印本。“音乐的文学”亦称“音乐文学”。从《诗经》《九歌》、汉魏乐府歌辞、南北朝民歌和唐人声诗,它们都是先有了歌辞再配以音乐的,此为以乐从辞。自唐代新兴的音乐文学——曲子词,始以音乐为准度,即先有了乐曲再谱以歌辞,此为以辞从乐。20世纪初年梁启超说:
凡诗歌之文学,以能入乐为贵,在吾国古代有然,在泰西诸国亦靡不然。以入乐论,则长短句为便,故吾国韵文,由四言而五言,由五七言而长短句,实进化之轨辙使然也。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序》。《艺蘅馆词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刊行。
他意在说明长短句的词体是中国诗歌配合音乐的最高级的形式,具有中国诗歌进化的必然性。
唐代兴起的新体音乐文学,最初称为曲子,或称为曲子词,表明它是依乐曲而制的歌辞。从它与音乐的关系而言是配合隋唐以来新音乐——燕乐的歌辞。燕乐即宴乐,乃施于宴飨的音乐。中国古代有燕乐,但隋唐燕乐却是一种受西域音乐——胡乐影响而新兴的流行音乐。自公元4世纪末,中国北方的匈奴、鲜卑、氐族、羯族和羌族相继建立政权。这些民族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而与西域和中亚有频繁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北魏是鲜卑族拓跋氏于公元386~534年在中国北方建立的王朝。北魏后期中亚曹国(乌兹别克的撒马尔罕)乐师曹婆罗门已在中原传播琵琶伎艺,引入了印度系音乐。北周为鲜卑族宇文氏于公元557~581年在中国北方建立的王朝。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阿史那是突厥可汗之女。这位突厥公主到中原时带来了西域歌舞。中亚撒马尔罕的安国和康国音乐因此传入中国。西域龟兹(新疆库车)乐师苏祗婆即是随突厥公主到中原来的。隋代开皇二年(582)朝廷议乐时,郑译将其从苏祗婆演奏琵琶曲所用的七音以附会中国古代五音六律而成的燕乐八十四调理论提出讨论。虽然朝廷未采纳郑译的理论,但龟兹音乐在中国隋唐时期诸种音乐——清乐、西凉、天竺、高丽、安国、疏勒、高昌、康国音乐间的地位愈益显著,而影响亦逐渐扩大,终于形成了以龟兹乐为基础的新音乐——燕乐。唐代贞观十六年(642)朝廷确立十部乐,首为燕乐,于是十部乐统称为燕乐。这样,中国残存的清商乐被改造,而中亚及西域的康国、安国、疏勒、高昌、龟兹等印度系音乐成为燕乐的主体。新燕乐在音阶、调式、旋律、节奏、乐器、风格等方面皆异于中国低缓单调的传统音乐,因而受到朝廷和世俗的欣赏,广为流行,风靡一时,宣告了中国音乐古典时代的来临。
新燕乐在初期基本上是以舞曲形式流行的。中亚与西域的舞伎——胡姬在琵琶、觱篥、筝、箜篌、笛、方响、拍板等乐器的伴奏下,随着节奏明快热烈的乐曲表演优美的舞蹈;这在当时是能满足人们的社会审美需要的。由于燕乐的流行,唐代初年即于禁中置教坊教习音乐,如意元年(692)改为云韶府,开元二年(714)在宫中置内教坊,京都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崔令钦的《教坊记》里记载了开元以来盛唐时期京都教坊习用的乐曲:
献天花和风柳美唐风透碧空巫山女度春江众仙乐大定乐龙飞乐庆云乐绕殿乐泛舟乐抛球乐清平乐放鹰乐夜半乐破阵乐还京乐天下乐同心乐贺圣朝奉圣乐千秋乐泛龙舟泛玉池春光好迎春花凤楼春负阳春帝台春绕池春满园春长命女武媚娘杜韦娘柳青娘杨柳枝柳含烟朁杨柳倒垂柳浣溪沙浪淘沙撒金沙纱窗恨金蓑岭隔帘听恨无媒望梅花望江南好郎君想夫怜别赵十忆赵十念家山红罗袄乌夜啼墙头花摘得新北门西煮羊头河渎神二郎神醉乡游醉花间灯下见醉思乡太边邮太白星剪春罗会佳宾当庭月思帝乡归国遥感皇恩恋皇恩皇帝感恋情深忆汉月忆先皇圣无忧定风波木兰花更漏长菩萨蛮破南蛮八拍蛮芳草洞守陵宫临江仙虞美人映山红献忠心卧沙堆怨黄沙遐方怨怨胡天送征衣送行人望梅愁阮郎迷牧羊怨扫市舞凤归云罗裙带同心结一捻盐阿也黄劫家鸡绿头鸭下水船留客住离别难喜长新羌心怨女王国缭踏歌天外闻贺皇化五云仙满堂花南天竺定西番荷叶杯感庭秋月遮楼感恩多长相思西江月拜新月上行杯团乱旋喜春莺大献寿鹊踏枝万年欢曲玉管倾杯乐谒金门巫山一段云望月婆罗门后庭花西河狮子西河剑气怨陵三台儒士谒金门武士朝金阙掺工不下麦秀两岐金雀儿浐水吟玉搔头鹦鹉杯路逢花初漏满相见欢苏幕遮游春苑黄钟乐诉衷情折红莲征步郎洞仙歌太平乐长庆乐喜回銮渔父引喜秋天大郎神胡渭州梦江南濮阳女静戎烟三台上韵中韵下韵普恩光恋情欢杨下采桑大酺乐合罗缝苏合香山鹧鸪七星管醉公子朝天乐木笪看月宫宫人怨叹疆场拂霓裳驻征游泛涛溪胡相问广陵散帝归京喜还京游春梦柘枝引留诸错如意娘黄羊儿兰陵王小秦王花黄发大明乐望远行思友人唐四姐放鹘乐镇西乐金殿乐南歌子八拍子鱼歌子七夕子十拍子措大子风流子吴吟子生查子胡醉子山花子水仙子绿钿子金钱子竹枝子天仙子赤枣子千秋子心事子胡蝶子沙碛子酒泉子迷神子得蓬子剉碓子麻婆子红娘子甘州子历刺子镇西子北庭子采莲子破阵子剑器子狮子女冠子仙鹤子穆护子赞普子番将子回戈子带竿子摸鱼子南乡子大吕子南浦子拨棹子何满子曹大子引角子队踏子水沽子化生子金娥子拾麦子多利子毗砂子上元子西溪子剑阁子嵇琴子莫壁子胡攒子唧唧子玩花子西国朝天
[大曲名]踏金莲绿腰凉州薄媚贺圣乐伊州甘州泛龙舟采桑千秋乐霓裳玉树后庭花伴侣雨霖铃柘枝胡僧破平翻相逼吕太后突厥三台大宝一斗盐羊头神大姊舞大姊急月记断弓弦碧霄吟穿心蛮罗步底回波乐千春乐龟兹乐醉浑脱映山鸡昊破四会子安公子舞春风迎春风看江波寒雁子又中春玩中秋迎仙客同心结
以上共三百二十四曲。自《献天花》以下二百七十八曲为杂曲子;自《踏金莲》以下四十六曲为大曲,乃大型歌舞乐曲。这些乐曲的歌辞出现齐言的声诗和长短句的曲子词两种样式。凡乐曲被词人选以谱填长短句的律化的歌辞者称为词调。教坊曲中用为唐宋词调者有六十九曲,唐五代独用为词调者五十四曲。今存唐五代词约三千首,它是中国早期词体文学作品。
北宋中期音乐理论家陈旸向神宗皇帝论述自古代以来音乐文学发生的巨大变化,他说:
臣窃尝推后世音曲之变,其异有三。古者乐章或以讽谏,或导情性,情写于声,要非虚发。晋宋而下,诸儒炫采,并拟乐府,作为华辞,本非协律,由是诗乐分为二途。其间失传谬述,去本逾远;此一异也。古音乐曲辞句有常,或三言四言以制宜,或五言九言以投节,故含章缔思,彬彬可述。辞少声则虚,声以足曲,如相和歌中有伊夷吾邪之类为不少矣。唐末俗乐,盛传民间,然篇无定句,句无定字,又间以优杂荒艳之文,闾巷谐隐之事,非如《莫愁》《子夜》尚得论次者也。故自唐而后,止于五代,百民所记,但志其名,无复记辞,以其意褒言慢,无取苟耳;此二异也。古者大曲,咸有辞解,前艳后趋,多至百云。今之大曲,以谱字记其声,折慢叠既,尾遍又促,不可以辞配焉;此三异也。
——《乐书》卷一五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