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4.53 6.3折 ¥ 55 全新
库存24件
作者李栅栅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245401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16239784
上书时间2024-12-30
李栅栅,1991年2月21日出生,湖北黄冈人,哲学博士,现为浙大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代表性论文:《吕留良对“止至善”的义理诠释》《性本善非向善或者可善——再论孟子的性善论》
绪论:明清易代之际的理学思潮
1“天崩地裂”的社会环境2贯穿始终的朱陆思想博弈3调和朱王的思潮涌动
1吕留良的生平、交友与著述
1.1生平....
1.1.1出生及早年抗清活动1.1.2中年出试清廷及弃诸生1.1.3晚年削发为僧哲不仕清1.2交友
1.2.1吕黄之交始亲终隙1.2.2吕张情谊由亲至疏
1.2.3“知交半零落”.
1.3著述.
2遗民身份与学理选择,
2.1遗民身份与学理选择
2.1.1理学新内涵——儒者的出处、去就、辞受
2.1.2选择与拒斥——遗民生活方式的两难,
2.2以时文救世,
2.3刊刻理学从书.....
2.3.1刊刻理学诸书,嘉惠后学
2.3.2反对调利和,专宗朱熹
3吕留良的理学体系...
3.1吕留良的四书学..
3.2《四书讲义》及其地位
3.3吕留良的理学思想
3.3.1止至善・
3.3.2心与理
3.3.3诚意与慎独...
3.3.4挈矩之道
3.3.5义利之辨
3.3.6社会治理
3.3.7三代之治
3.3.8夷夏之辨
4批判和质疑一雍正的清廷政权合理性建构之路
4.1吕留良的社会影响与曾静案.4.2雍正与《大义觉迷录》.
4.3雍正与《驳吕留良四书讲义》4.4评议
5结语与评估
5.1吕留良理学思想的特征
5.2吕留良的思想史定位
5.3吕留良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绪论:明清易代之际的理学思潮
在探究吕留良的理学思想内涵之前,首先要厘清吕留良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包括政治局势、文化思潮、经济背景等各方面,以便更准确地把握思想史发展的大趋势。明清之际,最重要的社会背景就是明清政权更迭以及随之而来的满汉民族矛盾,这一矛盾对吕留良理学思想新内涵的阐发产生了直接的催化作用。从理学自身的发展态势来看,在明末清初这段历史时期里,由宋代朱熹、陆九渊开启的关于儒学两条发展路数之间的博弈即将走向历史的终结,随着以东林学派、刘宗周为代表的朱王调和派的兴起,这场持续了近四百年的学术争辩最终和解。但是对吕留良而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圣学和邪说的对立,二者之间永远不可能有义理层面的折中调和。然而,个体永远是社会历史情景当中的个体,个体思想体系之形成,与其所处时代环境、学术发展趋向紧密关联,这一点毋庸置疑。吕留良坚守的朱子学立场,虽然与主流的调和派格格不人,但必须正视他的理学思想在当时理学界产生的影响之深。正因如此,在探究吕留良的理学思想时,我们既要看到他极力想要向世人呈现的那部分观点,更要透过这些窥探他背后隐含的另一部分思想内涵,方能更全面、更系统地把握其整个理学思想系统。
1“天崩地裂”的社会环境
与历史上任何一次王朝更迭都不同,明朝覆灭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给知识分子阶层带来的冲击之剧亦前所未有。晚明心学主导下张扬不羁的文化性格、民间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君主独权下不断加剧的政治压迫,以及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异域科技与宗教文化,都在展示着这个王朝没落前夕的一帧帧华丽又黑暗的画卷,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最后的狂欢。金戈铁马之后,人们强烈地意识到反思与检讨明亡的紧迫性,于是明清之际的学者,从道德伦理原则、制度历史、政治风气等视角展开了明亡的反思。反思的目的由最初的“反清复明”之愿景转化为为新的统治制度提供参考,而反思的起点则是整个明初近三百年的统治史。因此,回溯有明以米政治、经济、文化的走向与变迁,不仅有助于准确地把握明清之际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下社会主要矛盾的形成缘由历史全貌,也为研究吕留良具有强烈反思色彩的理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更为4面细致的背景基础。
明朝的政治特点可以概括为黑暗腐朽、专制落后。明朝开国初,明太祖失元璋便采取严刑峻法、严亚惩滥杀的手段加强专制统治,取消宰相制度,把认头对自己皇权有威胁的文臣武将-一除掉,连辅佐他开国的功臣亦少有幸免其后代更是继承了他残暴贪婪的衣钵,整个明王朝充斥着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党同伐异,暴戾恣睢。这种一姓之私天下而与四海百姓为敌的做法,在晚明更加猖獗,腐朽贪婪的统治阶级大量吞并百姓的土地,地租、徭役和赋税连年加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也就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资料,以致穷困不堪甚至卖儿鬻女。在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下,百姓四处逃亡求生,形成了数以百万计的流民,最终爆发了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而此时的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侵扰,,明王朝统治逐渐开始分崩离析、走向灭亡。政治的腐败和堕落,预示着明朝迟早将会衰落的事实,诚如民国史学家柳诒徵先生所论:
朱明之亡,亡于李闯及满清,此尽人所知也。然李闯及满清所以能亡明者,实由于明室上下之腐败,不此之责,第归咎于李闯及满清,无当也。①
文化上,明朝以理学开国,程朱理学被钦定为官方哲学予以大力提倡,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内容,形成了非孔孟之书不读、非程朱理学不讲的理学盛况。程朱理学的官学地位,一方面使得这一思想体系在政权的加持下得以广泛推广普及;另一方面,专制皇权利用理学的纲常伦理为统治阶级服务,限制了理学内涵精义的超越性发展。明朝统治者以孔孟、程朱之是非为是非,人们只能笃信理学,不能有丝毫的质疑和非议,否则将招致杀身之祸。如此士子们为求功名利禄,只知一味地死记硬背程朱之书,脱离社会实践空谈心性义理,更勿谈理学创新、经世致用。明中晚期,虽然程朱理学始终是朝廷科举考试和学校教育的内容,但阳明心学以其自由、解放的学风一跃而起,取代了程朱理学成为学术界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思想体系。然而,心学注重内在道德自足、良知具足的思想倾向也使得其发展后期流弊益显,反而助长了明末……
本书以明清之际浙江大儒吕留良为研究对象,对吕留良的生平交友、学理选择、理学体系、社会影响展开具体讨论,结合明清鼎革的时代背景和程朱理学复兴的学术背景,探讨吕留良理学思想的独特内涵与其强烈遗民意识之间的关系。在治学道路上,吕留良始终严守遗民矩矱,并将自己的切身体验融入到理学义理的创新阐发中去,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精神以及经世致用精神的朱子学思想。其理学思想中的民族大义与夷夏之防的思想是经过刻骨铭心的时代之殇之后的反省与沉思,在此基础上,吕留良高举尊朱辟王的旗帜,痛斥心学后学的虚浮习气,并以不被世人理解的时文选评的方式宣扬程朱理学,力挽清初程朱理学式微之狂澜,是清初朱子学阵营中的一支独特力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