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电视剧创作价值取向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当代电视剧创作价值取向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1 4.9折 65 全新

库存7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智华等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07852028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5元

货号12247813

上书时间2024-12-2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智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会副理事长、全球修辞学会视听传播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项目评审专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三版)影视卷影视编剧分支主编。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项目、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等。出版专著16部、合著3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90多篇。获得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电总局奖6项。获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钱瑗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重视文化的电视剧创作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重视电视剧的文化内涵

一、重视电视剧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

二、重视电视剧文化内涵的原因

三、重视电视剧文化内涵的表现

第二节 崇尚电视剧的人文价值

一、当前电视剧中民俗文化的影像构建及其价值取向

二、崇尚电视剧的人文价值的原因

三、崇尚电视剧的人文价值的作用

第二章 探讨美学的电视剧创作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探讨电视剧美育

一、电视剧美育论要

——以家族剧艺术范式与美学意蕴为例

二、探讨电视剧美育的原因

——以中国近年来女性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取向为例

三、探讨电视剧美育的表现

——以近年来中国家庭题材电视剧中的青年形象建构为例

第二节 重视电视剧的审美价值

一、电视剧的审美价值论要

——以近年来中国部分青春题材电视剧的价值取向为例

二、重视电视剧的审美价值的原因

三、重视电视剧的审美价值的作用

第三章 探寻市场的电视剧创作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探寻电视剧市场

一、探寻电视剧市场的原因

——以中国都市职业剧的价值取向与艺术创新为例

二、探寻电视剧市场的表现

——以部分热播电视剧为例

第二节 追求电视剧的商业价值

一、追求电视剧商业价值的原因

二、追求电视剧商业价值的作用

第四章 注重科技的电视剧创作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注重科学技术对电视剧的促进作用

一、注重科技的电视剧创作的原因

——兼论科学技术对电视剧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注重科技的电视剧创作的表现

——以电视剧《三叉戟》为例

第二节 强调电视剧的技术价值

一、强调电视剧技术价值的原因

二、强调电视剧技术价值的作用

第五章 追求创意的电视剧创作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电视剧创意与探索

一、追求创意的电视剧创作的原因

二、追求创意的电视剧创作的表现

第二节 推崇电视剧的艺术价值

一、推崇电视剧艺术价值的原因

二、推崇电视剧艺术价值的作用

参考文献

后 记





内容摘要

坚守学术研究初心 铸造艺术学科灵魂

肖向荣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自创立伊始,便为“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更被誉为“众星之北斗”“群学之基石”,会聚了一大批学贯中西、融汇古今的学术大师和思想名家,不断引领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走向。2022年是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华诞,120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与时代共同进步、一起成长,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示范引领者、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国家重镇,综合办学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自1992年改建为艺术系,成为中国重点高校复合型艺术创建性学科之始;2002年成立艺术与传媒学院,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全学科艺术学科汇聚、艺术与传媒结合的新兴学院。2022年,迎来了艺术与传媒学院建院20周年,恢复艺术教育30周年的独具意义的年份。

本套京师艺术论丛通过深入基础艺术与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研究,建立了适应国家艺术学科发展需要、弘扬艺术文化精神的新型人文艺术研究体系,是站在百廿师大与艺术学科的悠久历史基石之上,坚守学术研究初心、表达严谨学术态度的艺术学科专业研究著作。

广度与深度:全学科艺术重镇 厚重式学术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的综合性教学研究体系的形成,伴随着国家发展而克服艰难曲折前行,建立在北京师范大学丰厚的人文艺术的厚实土壤之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是我国高校首批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有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可以说,在艺术学科的学术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全国领军的优势地位。

在近百年历史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的艺术学科逐渐形成了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独特艺术学科,伴随着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包容音乐学、美术学、设计学、书法学、戏剧影视学、舞蹈学等多门类综合艺术学科群的全学科艺术重镇。这也促使本套丛书兼具了全面学科广度与厚重学术深度为一体的特色。

时代与前沿:立足时代需求 探索前沿视野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要与时代同频共振。这一点同样体现在艺术学术研究上。可以看到,本套丛书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比如许多关于新时代中国艺术发展的流变特征、热点现象,以及创作观及价值取向等多元化的时代议题,通过立足于新时代文艺事业,扎根人民生活,跟随时代多方拓展,让学术研究真正服务于时代需求和国家发展建设。

本套论丛注重学术研究的前沿探索性,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展开创新研究。艺术的灵魂与本质要求就是创新,多学科交叉融合是艺术院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借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进行艺术学科研究,可以获得更新的学科视野和扩张力。本套丛书遵循这一学科发展方向,通过利用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适应时代科技发展、优化学科结构、打通学科壁垒, 不断探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科的交叉创新潜能,并进一步提升艺术坚守学术研究初心 铸造艺术学科灵魂学科的发展活力。

传承与创新:春风桃李根深枝茂 木铎金声源远流长

本套丛书集结了北京师范大学百年艺术学科研究的中坚力量,集中展示了最前沿的艺术学科学术研究成果,虽为“科研专著”,却也可以很好地保留艺术色彩,为各位“艺术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精彩纷呈的艺术世界,相信各位定有所获。

新外大街 19号的艺术研究与写作

——“京师艺术论丛”主编序语

甄 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2022年,京师艺术论丛首期专著付梓。欣喜之余,想提笔写下几句话,为在这个特殊时代、特殊情境下默默耕耘的京师艺术学者,表达心存的感激。

北京师范大学的艺术教育与人文学科底蕴深厚,经由120年前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赓续至今。艺术与传媒学院于2002年成立,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全艺术学科汇聚、艺术与传媒结合的新兴学院,下设影视传媒系、音乐系、舞蹈系、美术与设计系、书法系、数字媒体艺术系、艺术学系。在百廿师大的校园里育人,在“影·视·剧·音·舞·书·画·新媒体”相互交融的氛围中开展学术研究,学者们感悟与思考的角度自有其独特之处,这些也在此次入编丛书的著作里有所体现。

首先,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种自由探索的气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进入了以数字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时代。AI人工智能介入知识的生产与传播链条当中,容易让人对规模、速度、效率、效果以及“智能”产生一种过度的信赖与追求,不知不觉中忘记了人文艺术学科的深厚意蕴,往往来自个人内心原始和原创的天赋性情。我很赞成集体合作式的研究,也认同命 题写作的意义与价值。但翻阅人类古代典籍和文献,会发现很多重要思想与观念,出自个人与他人、与宇宙、与自我的对话中。专著的意义,就在于这种具身性的书写体验是无法用“智能”检索出的人性的洞察。有时是偶然,有时是疑惑,有时是欣喜若狂,有时又会充满悖论与反思。人类的理性和逻辑性,体现在艺术学的研究与写作中,最有趣的恰恰是个体思考与经验的唯一性与偶然性。我在论丛专著的作者身上,就看到了这种不事“算计”的质朴与自由,弥足珍贵。

其次,是一种跨越学科界限,以问题为导向的求真之风。学问就像生活本身,并非按照学科与专业条分缕析,有那么多界限和藩篱。论丛专著写作的问题意识,凸显的是把著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笃实与扎实。为了解决实际的学术问题,可以采取跨文化的视角,可以运用多学科的方法,也可以在本学科的工具范畴内做深入钻探,但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的 求真态度。论丛中影像与心理学、舞蹈与社会学、艺术与管理、影视与法律等选题体现了艺术学研究的文化思维特征。知识的重新链接与整合,以及新知识、新命题的创建与探索,既需要勇于迈入学术“无人区”的勇气,也需要对学问审慎、认真的郑重与尊重,以及对于情感与个体局限性适度的体认与把控。借助北京师范大学独特的学风、校风,充分展现多学科交融、艺术与传媒两翼齐飞的学术姿态,京师文脉的研究写作之风可期可待。

最后,我还读到一种朴素的美育情怀和向善力量,渗透在京师艺术学者的血脉之中。论丛作者既有潜心笔端耕耘的理论专家,也有长于创作实践的学者型艺术家。他们的共同点,是笔端墨迹中流露出的兼善天下、以美育人的情怀。即便是充满理论性的学术探讨,也具有价值导向和知识传递的潜在意涵。仿佛在这样的写作中,总有那未来时态的、跨越时代更迭的读者对象——写作是为了让所有的一切变得更好。只有充满理想的土壤,才能生长出有温度的知识。北京师范大学,新外大街19号,这片颇显局促又充满生机的校园,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还能安置住学术理想的地方。

谨以春天动笔、冬天出版的序言,祝贺并致敬我的同事们、学者们、老师们!

……



主编推荐
* 电视剧价值研究经典专著,从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电视剧切入* 语言具体生动,分析鞭辟入里* 对电视剧创作有理论引导意义和专业借鉴价值

精彩内容

本书是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电视剧创作价值取向研究》(批准号为17ZDA25)结题成果,本书围绕“当前电视剧创作价值取向研究”,从电视剧的文化内涵、人文价值、美育旨趣、商业价值、技术价值创意与探索等方面深入分析探讨了中国当代电视剧的价值取向。本书语言具体生动,分析细致深刻,结合当下具有代表性的电视剧,对电视剧市场有理论引导意义和专业借鉴价值。对中国当代电视剧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的评论经验丰富,作为传媒专业学术专著有一定的传播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