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1.53 6.3折 ¥ 9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王星慧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60079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1536873
上书时间2024-12-29
王星慧,历史学博士,山西财经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抗日根据地社会和青少年儿童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在《福建论坛》、《河北学刊》、《东北师大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
四、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及创新
第一章 生活环境:华北农村社会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抗战前的华北农村
一、自然环境
二、抗战前后华北农村经济与民众生活
三、华北根据地社会动员
第二节 儿童人口数量
一、中国儿童人口数量争议与确定
二、农村儿童人口特点
第二章 学校生活:华北根据地的儿童教育
第一节 抗战前儿童教育
一、抗战前儿童教育取得的成就——以山西省为例
二、抗战前儿童教育的不足
第二节 根据地贫童教育与儿童变迁
一、抗日根据地贫童群体及形成原因
二、根据地贫童教育:农村的国民教育
三、根据地贫童教育的成就与不足
第三节 革命的文学与近代儿童
一、根据地的民间文学
二、根据地的作家文学
三、根据地的课本文学
四、文学教育与儿童变迁
第四节 活教材与根据地儿童
一、小学活教材出现的原因
二、小学活教材之形式与内容
三、活教材与儿童变迁
第三章 家庭生活:华北根据地的儿童健康问题
第一节 抗战前华北地区“富国强种”观念与儿童健康保障
一、新旧文化碰撞与融合下儿童卫生健康
二、创建儿童健康保障体系
三、公共卫生建设的局限
第二节 华北根据地的儿童健康研究
一、根据地公共卫生环境与儿童健康问题
二、根据地儿童健康观念与儿童健康政策发展
三、儿童保育院
四、儿童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溺女之风
一、溺女现象
二、溺女危害
三、政府对策
第四节 童婚
一、童婚现象演变
二、农村童婚特点及危害
第四章 社会生活:华北根据地儿童团、童子军与儿童游戏
第一节 华北根据地的儿童团与儿童变迁
一、儿童团的发展与建制
二、华北根据地的抗日儿童团
三、抗日儿童团功能实践:从未有之儿童变迁
第二节 华北根据地的童子军
一、北岳区童子军建立的目的、建制
二、北岳区童子军军事训练
三、北岳区童子军成绩与问题
第三节 儿童游戏与儿童变迁
一、传统儿童游戏
二、中国传统儿童游戏的功能
三、儿童抗战游戏
四、儿童游戏的功能:满足儿童革命愿望
第五章 华北根据地少年儿童心态研究
第一节 影响儿童心态的因素
一、历史因素
二、社会生活环境
第二节 华北地区根据地儿童典型心态
一、恐惧疾病、贫穷的心态
二、恐惧战争的心态
三、对日军仇恨与民族主义的心态
四、趋同求先的心态
第六章 华北根据地儿童近代化意识研究
第一节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近代化萌芽
一、少年儿童民族意识、国家意识萌芽
二、民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
第二节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变迁之因素
一、根据地儿童思想意识近代化变迁的重要因素
二、战争与华北根据地儿童近代化意识
第七章 儿童英雄与儿童对华北根据地建设的贡献
第一节 儿童英雄
一、战斗英雄
二、王二小与儿童英雄
三、劳动英雄
第二节 少年儿童之于华北根据地的作用
一、安保工作
二、根据地建设工作
三、战时的救护、慰劳工作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
后记
第一章生活环境:华北农村社会
就地理位置而言,民国初年华北地区包括山西、察哈尔、绥远、直隶、热河5省,然至抗战时期,“华北”一词的政治概念更胜于“地理”概念。日本将河北、山西、山东、察哈尔、绥远五省视为“满洲国”缓冲区,称华北五省。抗战时期,“华北”与“东北”的政治性之重要更胜于地理地域划分,在政治上,“东北”一词是为要收复失地而显著的,“华北”一词是日本鼓吹“华北自治”为要侵略我们而显著的。①因此在抗战时期,有识之士对“华北”一词的政治敏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华北”政治与地理上的冲突,时人就强调我们应该淡化地理性而重视政治性,“我们要注意的是要认清领土主权的重要性和怎样保卫国土收复失地”,因为如果我们只是计较华北所包括的不过两省或三省,“那就好像是在向日本求饶,要求他少侵略一些领土去,或者认为华北不只五省,那又好像是对日本说,你要侵占的地方并不算多,我们还愿退一点礼”②。因此,鉴于抗战时期特殊的环境以及敌人侵略的目标,本文所研究之华北地区以抗战时期的山西、河北、山东、察哈尔、绥远五省之范围为主,其中尤以山西、河北地区为研究重点。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抗战前的华北农村
一、自然环境
据国民政府内政部对华北五省土地面积的调查,1938年河北省430002方里,山东省440028方里,山西省471642方里,察哈尔省(南部16县)285007方里,绥远省1682650方里,总共有3309329方里。①华北地区地处内陆中纬度,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易有风沙,夏季温润,秋季温和短暂,冬季寒冷干燥。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盆地、河谷较为温暖,高原、山地较为寒冷。山西地形复杂,有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多种地貌类型。山西因位于太行山之西,故名山西,古时也称河东。山西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北有恒山和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重山环绕,是华北的天然屏障,有“华北屋脊”之称。境内有汾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从偏关一泻千里而下,向东折于风陵渡,南至垣曲县出境。河北地貌复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类型齐全,其地势雄胜,北负阴山山脉,长城绵亘,西拥太行山脉,高峰磅礴,东环渤海,与外相沟通,以南则是一片平原。黄河流经南部,滦河穿越北境,滹沱河、大清河、永定河等河流贯穿其间。山西南部及晋东南地区年平均气温是12℃以上,雁北和忻州等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则在7℃以下,中部地带年平均气温在7℃~12℃之间①。山西降水受地势影响,东部山区多雨,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如中条山东段、太行、太岳等地,而背风坡的几个中部盆地,年降水量降到550毫米以下,大同、繁峙、偏关等地,年降水量则在400毫米以下②,但总体看来,山西常年缺水,气候干旱,在五大盆地尤为突出,特别是晋南盆地,“十年九旱”,影响农业。河北气温则以长城为分界,长城以北年平均气温低于10℃而长城以南地区则高于10℃。河北全省多半土地肥沃,除东部靠近海洋的地区外,全省大部地区为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适宜,冬季寒冷,雨量在500到700毫米之间,很适合种植小麦、高粱等农作物。
……
抗战时期,华北农村从未有之变化深深地影响了这一代儿童的心态和行为,儿童心态发生变化,思想意识也随之改变。 本书在抗战的历史背景下,采用查阅资料和田野调查的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内容,探寻儿童的处境如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本书关注以往被学术研究忽略了的儿童生活,也为抗日战争历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也是在历史和现实中经常被忽略的群体。抗战时期,在日军残暴行径、战争导致的生存环境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儿童实施的教育和动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华北根据地儿童的心态较以前产生巨大的变化,他们初识民主、理解家国、反抗侵略,从只知放牛做工的贫困小童,成长为有一定文化、信仰的抗日有生力量。站岗、放哨、送信、宣传、劳动甚至直接走向战场,各个方面都有儿童的身影,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在华北根据地的抗日大潮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