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0.13 3.4折 ¥ 59.8 全新
库存51件
作者黎子正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34986895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11305992
上书时间2024-12-28
绪论/001
上篇时病基础理论述要:时与气/013
第一章 时与气/014
第一节时与气的含义/014
第二节时与气的关系/016
第三节关于时与气的属性与系统性的分类/018
第四节关于四时六气与时气的关系/019
第五节时气的内外性/020
第二章时病与四时/022
第一节四时时令的特点/023
第二节四时人体生理、病理特点/025
第三节时病的预测、诊治及四时养生法/028
第三章时病与六气/031
第一节风/031
第二节火/035
第三节 暑/037
第四节 湿/038
第五节燥/040
第六节 寒/043
第四章 时病与郁/046
第五章时病与体质禀赋/048
第六章时病与水土/051
第七章时病与杂气/054
中篇时病临证/055
第一章普通时令病/058
第一节普通感冒/058
一、风寒感冒/059
(一)实证/059
(二)虚证/059
二、风热感冒/060
三、小儿风热感冒/063
四、夏季感冒/064
(一)阴暑感冒/064
(二)阳暑感冒/065
五、小儿夏季外感/065
六、秋燥感冒/067
(一)凉燥感冒/067
(二)温燥感冒/067
七、气虚感冒/067
八、阳虚感冒/068
九、血虚感冒/068
十、阴虚感冒/069
十一、女子经期感冒/069
(一)经前感冒/069
(二)经期感冒/070
(三)经后感冒/071
十二、妊娠感冒/071
十三、寒包热型感冒(又可称横贯型感冒)/074
十四、中寒格阳型(热包寒)感冒/075
第二节 伤感杂症/076
一、水肿肾炎/077
(一)风寒肾风/077
(二)风热肾风/077
(三)湿热挟毒肾风/078
(四)寒湿肾风/078
二、风湿热/079
(一)湿热痹证/079
(二)寒湿痹证/080
(三)心气不足/080
(四)心脾阳虚/080
(五)气阴两虚/080
三、鼻窦炎/081
(一)外感风寒/081
……
(二)五行纵脑/171
(三)五行端脑(“云脑”“泥丸”)/183
四、心神脑病举要/188
(一)脊髓(督阳)病症举要/189
(二)命元(延髓)病症举要/191
(三)水元(下脑桥)病症举要/192
(四)转轮元(中脑、脑桥、小脑)病症举要/193
(五)内神庭(间脑)病症举要/194
(六)气府(边缘系统)病症举要/195
(七)中天元(岛元、基底核)病症举要/196
(八)脑乾元(额叶)与脑震元(枕叶)病症举要/197
(九)脑丹元(顶叶)与脑玄元(颞叶)病症举要/199
总结/199
附:“针刺排郁”是中医预防医学的核心法门/200
后记/207
参考文献/208
根据人体的四时生理、病理特点,以对时病进行预测、诊断、治疗,以及提出相应的四时养生法,是《内经》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对时病的发病预测:“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肋,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对时病的病机转归预测:“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这是说平旦应春,春时肝旺,故平旦慧;下晡应秋,秋时肝气衰,故下晡甚;夜半应冬,冬时肝气平,故夜半静。按此理类推,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脾病者,日呋,未分慧,日出甚,下晡静”“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这是说对于心病,根据日中应夏,夏属火而心气旺的道理,则日中是心病轻;夜半应冬,冬属寒水而克心火,故夜半时心病加剧;平旦应春,春木生心火,故平旦时心病转静。对于脾病,根据“日昳,未分慧”,应长夏,长夏属土而脾气旺的道理,则日昳病轻;日出应春,春木克脾土,故日出时病转重;下晡应秋,秋金与土为母子相合,故下晡时病转静。对于肺病,根据下晡(申酉时)应秋,秋属金而肺气旺的道理,则下晡时肺病轻;日中属心火旺时,肺病加重;夜半肾气盛,肺肾为母子关系,故夜半病转静。对于肾病,根据夜半应冬,冬时肾气盛,则夜半肾病转轻;四季辰戌丑未时,土应四季而克水,故四季时肾病加重;下晡应秋,秋金生肾水,故肾病在下晡时转轻。仅从以上我们即看出,《内经》对时病的预测方面,内容丰富,十分精彩。
《内经》根据四时气候不同,指出各种治疗方法也不同。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日:“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首先在针灸治疗上特别强调四时针法的区别,《素问·诊要经终论》日:“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其指出春天刺到夏天部位,夏天刺到秋天部位,秋天刺到冬天部位等,会产生多种恶果。所谓“春刺夏分,脉乱气微……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经气着藏”,等等。
为了保证四时刺法的正确,《灵枢·四时气篇》指出具体刺法,如“春气在经脉”,故春季针刺宜于选取经脉或肌肉的间隙,病重者深刺,病轻者浅刺。“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故夏季宜于选取盛经孙络及分肉之间,针刺只要穿过皮肤即可。“秋气在皮肤”,秋季宜于选取各经的腧穴,若六腑生病当取阳经的合穴,因合穴主汇合,应秋天收合之象。“冬气在骨髓中”,冬季宜于选取各经的井穴和荥穴,针刺要深,留针要久,因为冬天行闭芷之令,而井穴兼有开闭通窍的作用,荥穴具有疏调血行的作用。《内经》留下了丰富的四时刺法,金元时代的针灸对此做了发展,且子午流注学说也应运而生。
在运用药物和食物治疗方面,《内经》亦十分注重其四时用法的不同。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
《时病笔谈》首次从时气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整理。运用新的时病理论,重新将各种急性热证和杂证,贯穿起来,进行整体的认识和把握。重新拓展中医的心、脑、神的概念,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中医的新的心脑神理论体系,做了必要的探索。全书共分三篇,对常见的时令疾病进行了介绍,着重提出了诊疗方法,对当下时令病的诊疗具有一定指导和参考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