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80.37 6.3折 ¥ 128 全新
仅1件
作者顾丞峰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58087592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1261360
上书时间2024-12-28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开头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人类自有艺术创作冲动以来,最熟悉和亲近的造型艺术方式就是绘画与雕塑(还有建筑),这种状况延续了几千年;但20世纪世界艺术出现了一个“幽灵”,这个“幽灵”在当代艺术的国际舞台上已经成为主要展示方式:在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它左冲右突,经历30年已经从地下走到地上,从不入流到修成正果,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业已与绘画方式、雕塑方式、影像方式等被认同为一种日常的表达方式,它就是装置方式。
装置在当代艺术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如何获得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它如何产生谈起,即:人们为什么需要装置?为什么装置成为当代艺术中具有活力的表达方式之一?为什么几十年来获得如此快速发展,而且成为当代艺术中常见的艺术形态?简而言之,我们首先必须解决“装置为什么会出现”“装置是什么”的问题,在此之后才能解决“装置能用来干什么”,然后才能解决“装置艺术将来会如何发展”等问题。
一、非架上艺术缘起
装置属于非架上艺术。当今的艺术大体上仍然可以分为两类:架上艺术与非架上艺术。架上艺术泛指传统的绘画、雕塑、装饰、工艺、书法等形式,所谓“架上”本是指在画架上完成的作品,也有将作品安放在展台或墙上的意思。在英语词汇里,“Easel”原意为“画架”,它比中国的“架上艺术”的含义要狭窄得多。“架上艺术”(Easel Art)这个词汇其实是中国人创造的,“架上艺术”也是在装置方式等出现在中国后才被使用的。装置属于“架下”艺术,但不意味着“架下”艺术都是装置。正因为“非架上”形式的出现,“架上艺术”才会成为人们对艺术形式的一个描述。“架上艺术”现在已成了中国美术界约定俗成的对传统美术形式的描述。本文在这里不想考证“架上艺术”是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被使用,只想这样来描述:在目前国内学术界的概念中,非架上艺术是指现代艺术以来出现的装置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影像方式等。
从架上艺术的展示与存在方式上来看,它在功能上经历了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后对自身的认识,进而由于审美主体意识不断强化所导致的审美作用的强化过程。随着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的逐步褪色,审美成为架上艺术的主要功能;另一方面,架上艺术的娱人和收藏功能更容易得到体现,市场经济下艺术生存的商业化现实,使人们更多关注艺术品可以在有闲状态下把玩的一面,忘记或有意忽略了艺术品对现实质证的一面,从而形成了将“架上”等同于“审美”的思维模式。
其实,从艺术形态变迁的历史可以看到,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以架上方式存在或展示的——史前人类的原始艺术主要是以岩画的形式而存在的。从形态上看,它们可以说接近“架上”,即专门供人们品味观赏,但显然它们被制作出来不仅仅是为了观赏,在陡峭的山岩上刻画,或者在黝黑的洞穴中图绘,不仅是出于审美娱乐的考虑。对原始艺术的研究表明,原始艺术的产生与存在,主要在于它的实用价值,这些今天所谓的“艺术品”并不是当时人们观念审美的存在,而如同当时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一种人所处的现实境遇中的物质存在,是原始人为了超越现实和对精神的羁绊而进行的一种非常认真且实际的现实行为,在那些岩画、壁画面前,原始人举行着各种各样的祭典和巫术仪式。这其中也逐渐培养了初民审美愉悦的感受力,但这时的艺术品还不是一种静态的被赏玩的对象,而是作为实际的生存活动的一部分而存在。
渔猎、农牧生产的神秘性渐渐消散,图绘的神秘仪式的一面也逐渐淡化,但图绘所具有的模仿性、初民对所绘对象的敬畏心以及早期绘制者的专门性仍然存在,这使得该造型方式后来被上层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维护其统治秩序、教化民众的工具。与此同时,随着描绘师的专业化、美术样式的不断精细化,纯粹造型艺术的“畅神”娱悦功能逐步独立出来,中国艺术史中的“山水画”“山水诗”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独立出来的。高级的造型艺术由实用艺术向“纯粹艺术”(只具观赏娱乐的审美功能的艺术)过渡。古代阶级社会产生以来,美术就在教化人伦与娱乐性情的两方面摇摆又不断地向后者倾斜;西方的文艺复兴后,中国在魏晋南北朝以后出现了只为了满足社会审美需要的艺术品和艺术家,产生了真正的“纯粹艺术”。早期“艺术品”中欣赏者与创作者不能分开,都是整个“艺术”活动的整体之部分。而“纯粹艺术”的出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