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察(领导力提升的起点与终点)(精)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3.09
6.7折
¥
79
全新
库存23件
作者丛龙峰 [美]张伟俊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702580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11517151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丛龙峰,和君商学首席管理学家、和君管理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专注于组织管理、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咨询工作。曾任重量核心期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版)执行主编。近年来,兼任德邦快递、传音控股、喜家德、慧谷化学、奈雪的茶、鲜风生活、西贝餐饮集团、潮宏基珠宝、慧择保险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常年管理顾问。 担任多家创业型公司的教练。其中作为联合创始人,参与创办的张拉拉兰州手撕牛肉面,在创业第一年,估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张伟俊,“50后”,务过农,做过工;“77级”大学生。20世纪80年代,他率先将美国的心理咨询引入中国;90年代,又将美国的管理咨询引入中国。本世纪初,他担任过中外合资企业的CEO。之后的十多年中,作为领导力教练,张伟俊专注于为民营企业家提供一对一的个体服务和“私人董事会”形式的集体服务。
目录
序言 你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了吗 第1章力人人可学,但无人可教1 1力关键的是做好三件事3 指明方向5 影响众人9 以身作则14 2.真正的改变只能从内心开始15 勒紧成动机,发挥影响动机16 自己,他人20 人因触动而改变,不因知道而改变23 3.反求诸己与自我突破26 让自己跟得上企业发展的需要26 勇敢地走向自己的反面28 第2章力提升的15条认识31 1.重大力提升必经历一次彻悟,否则是学不会的33 2.人是活不过自己的人生经历的,要用经历去成人36 3.重力提升的关键转折点和窗口期,如上任年37 4.轮岗可能是培养领军人才和接班人的有效路径40 5.常识感与节奏感是企业家重要的思维品质42 6.洞察需求与做产品的能力是看家本领,别弄丢了43 7.体察民情要把耳朵放在真正的群众之中,警的幻觉45 8.企业往往是阶段论的,狠抓各阶段主要矛盾47 9.反思后形成本质、系统、动态的思维能力50 10力的心法大于技法,终究要演出自己的内心剧场51 11.企业不同阶段的心法不同者必须实现自我升级55 12.改造一个人是上天的事者的责任是用人所长56 13.真力直抵人心,你是谁你呼唤出谁57 14.企业家的作用无可替代,他是为企业守魂的人59 15力是一种自我期许,终是成为更好的自己61 第3章力的心法大于技法65 1.要想成企业,勒紧成动机67 2.老板太亲和,公司会衰落73 3.给自己的影响力打个分77 4.老板不“分享”,高管不“分担”80 5.请你分享“当老板的感觉”85 6.老板,你究竟要什么90 7.自大的根源竟然是自卑吗94 第4章 从认识自己到他人99 1.董事长眼里的“事”和“人”101 2裁的见”与“远见”109 3.价值观为什么没价值112 4.“执行力”问题的实质是力”121 5.给“冷冲突”来个“热处理”125 6.张大哥难以,海底捞可以学会128 7.星巴克,或许你也学不会133 第5章 给老板们的逆耳良言139 1.老板们的三个屁股141 2.老板能力差,企业多元化145 3.不愿过劳死,厘清怎么活149 4.老板,凭什么让我对你“忠”155 5.老板,你真的会听人说话吗159 6.“甩锅能手”何时反躬自问163 7.会都开不好,怎么168 8.“例会”,究竟为谁而开170 附录179 附录A 中国裁教练人”张伟俊的故事181 附录B 私董会第7年 —从同学情到兄弟情199 附录C 十年磨一剑 —“私董会001组”七月活动现场纪实217 附录D 谁来帮企业家破心中贼231 跋 老顽童的自我觉察235 参考文献241 张伟俊发表在《财富》(中文版)上的专栏文章243
内容摘要
CHAPTER 1 第1章 领导力人人可学,但无人可教 为了弄清楚领导力到底该怎么学,我们首先有必要问:领导力是一门怎样的学问? 领导力是一门“事后”的学问。没有谁是学了领导力理论后就会当领导的,反倒是当了领导之后,才发现领导力是需要学的。 就像你看了再多的育儿书,不自己当一回爹妈,许多事就还是没体会,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 从这个意义上,我和伟俊这本书讲的不是“恋爱故事”,谈的主要是“婚后生活”。我们关注的不是领导力理论,而是领导力提升。 领导力是一门“人间”的学问。很大程度上,领导力=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总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故称“人间”。如果一个人无法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力,那么他便无法胜任领导工作。 经常可以看到这类现象:对于一个团队,任务没有变,人员没有变,甚至工作流程也没有变,仅仅是换了一个领导,整个团队的状态就接近不一样了。那便是领导力在发挥作用。 人们在一起做事,不光是为了“做事”,也是为了“在一起”。许多不成熟的领导常常执迷于事,但往往事后才发现,真正重要的问题全都与人有关:大家愿不愿意听你的?愿不愿意跟着你干?愿不愿意成为你那样的人?这些全是领导力的问题。 领导力是一门“自觉”的学问。除非说出那句,“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了”,否则,就算其他人有再多抱怨、批评、建议,实际上也统统没用,如果他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他是听不进去的。 “自觉”一词语出《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而自觉”,说的是我有三大过失,到了晚年才有所觉察。“吾日三省吾身”,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普通人乎? 从这个意义上,领导力提升可以与任何事都无关,但必须与“自我觉察”有关。否则,即便你知道再多的领导力道理,自己也不会做出改变。就像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减肥就要“管住嘴,迈开腿”,但有多少人真正付诸实施了呢? 现在市面上关于“领导力是什么”“做什么”“长啥样”的研究太多了,甚至有些过饱和了,但关于“自我觉察”及“领导力如何提升”的著述,依然太少,这便很容易导致一种结果:到处都贴满了减肥清单,但满大街都是胖子。 在领导力这门学问中,真正重要的不是Knowing(知识)、Doing(技能)、Being(品格),而是Becoming(如何成为)。因此,与帮你建立新知比起来,本书更在意的是令你有所觉察,然后行动起来! 领导力人人可学,但无人可教。重大的领导力提升必经历一场自我证悟,它是一个实证实修、反求诸己的过程。其他人的作用至多是辅助,关键仍取决于你自己。 以下,欢迎你与我一起,开启领导力提升之旅! 1.领导力最关键的是做好三件事 首先要对“领导”一词的含义做一下澄清。它经常跟“管理”一词搞混。例如,所有的领导都要从事管理工作,而所有的管理者也都要有领导行为。许多场景下,管理者与表达的就是同一个意思,可以互换使用。那么,何谓领导?何谓管理? 关于“领导”与“管理”之间的区别,许多教科书都喜欢按照表1-1的逻辑,罗列出许多条目进行比较,但在本书看来,我们有必要从词源本身出发,从根本层面把握住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毕竟,这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两个不同的概念。 P1-3
主编推荐
作者的你,指明方向了吗? 影响众人了吗? 以身作则了吗? 以上三点,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不力理论,而力提升。但是不经历自我觉察力便提升不了。 人因触动而改变,不因知道而改变—— 老板太亲和,公司会衰落 老板不分享,高管不分担 老板能力差,企业多元化 不愿过劳死,厘清怎么活 会都开不好,怎么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作者的你,也许很清楚自己的优点在哪里,但你敢走向自己的反面吗?
精彩内容
前言 你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了吗 转眼我跟伟俊认识六年了。六年前,我们想合作一本有力的书。如今,它终于可以跟读者见面了。 现在市面上关力的书有很多,但大多数集中于对三类问题的探讨者特质者行为,以及不风格与类型的适配度。不过在我和伟俊看来力提升一事,关键仍在者的自我觉察,否则任何外围的努力终究都是徒劳的(见图0-1)。 不经历自我觉察力便提升不了。我相信,许多做的人都对此深有体会。但遗憾的是,在研究领域此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我们在六年后,仍要把本书拿出来的重要原因。 图0-1力研究的相关主题 关于我和伟俊 对我来说,伟俊是个很不一样的人。很少有人能力领域保有如此持久的激情,但毫无疑问,伟俊做到了。 即便放到现在,专职从事裁教练”工作也是一件稀罕事,但伟俊从2005年开始这么做了,一做是16年。2010年,他又将私人董事会技术引入中国,并发起了国内个私董会小组—伟事达001组(后文简称“001组”)。如今,这个小组已经运营到第11个年头了,其间尽管有老组员离开、新组员加入,但这个小组一直存续今。 伟俊今年已经66岁了,仍活跃在企业一线,日程表经常排得满满的。他其实什么都不缺了,但他真的很关心人,乐于成人。他曾经服务过万科、TCL、美的、联想……如今,他开始给一些“80后”甚“90后”的新生代创业者提供辅导。 伟俊像是中国版的比尔·坎贝尔。坎贝尔是众多硅谷公司(如苹果、谷歌、、Facebook等)背后的教练,同样地,在不少中国企业家的背后,也有一个张伟俊。 伟俊对我来说扮演着多重角色,他是我的老师、教练、半个搭档和一个极为重要的忘年交。 早,伟俊是我的老师,是他把我领力的大门的。我力领域诸多问题的理解,深受伟俊的影响。后来有整整一年时间,他每月都会给我打几个电话,事实上充当着我的教练。再之后,随着我的主要精力转移到给企业担任常年管理顾问,在某种程度上,我和伟俊成了合作伙伴。我从伟俊的私董会上认识新的朋友,并把与我要好的企业家介绍到001组。我和伟俊共同服务过两家企业,我专注于组织管理,而他着力力。 伟俊说,“理解他人是要豁出命的事”,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而且少在我认识他的这些年里,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我也想借这本书,把我们对力领域的理解,更完整地呈现出来。 本书整体定位 本书的书名是《自我觉察力提升的起点与终点》,这本身便表明了本书的整体定位、研究视角,也是本书的内容概要。 首先,本书探讨的问题领域是力提升”,而非力”力注重医理,力提升旨在临床。换言之,本书重视的不是你如何认力,而是你如何提力。 现在随便翻开一力图书是有八条、十条,甚更多力准则。人们记不住,也做不到。只是当时看着激动,想想感动,回头一动不动了。我们实在不想这么干了。 本书对”一词的定义是“众人去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并在此之下,引申出三个必要的动作:①?指明方向;②?影响众人;③?以身作则。 “指明方向”与“从未去过的地方”有关,与事相关。“影响众人”与“众人”“他们”有关,不是自己一个人想去,而是一群人都愿意去,与人相关。“以身作则”与“”的能力相关,与自己有关。如者不能做到以身作则,那么其他一切被一齐放倒了。 本书认为力关键的是做好这三件事。少一条也不行,多一条也没有了。哪怕一个团队再小,其负责人也必须做好这三点,而哪怕一个企业再大,如果它者做不好这三点力也是要出问题的。 其次,为重要的是,本书极为强调“自我觉察”的重要力的提升必须经由自我觉察。没有自我觉察,知道再多力理论力也终究提升不了。 我和伟俊都做过研究工作,也都当过一把手,现在的日常工作是跟企业家和高管打交道,等于说在甲乙双方之间切换过视角。因此我们都很清楚,别人的故事再精彩,道理再多,听过了也听过了,只有自己经历的人生才会穿心而过。“听过”和“穿心过”是两码事。只有你自己当过一把手,才有可能学会怎么当一把手。 但问题是,人们不是在工作中进步的,而是在反思中进步的。工作经历并不等于工作经验力提升这一主题,它真正的麻烦之处在于,人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当个人难以觉察到自我时,教练便要发挥作用了。我和伟俊共同经历过一场私董会,某企业的一裁对自身能力十分自信,但直到伟俊主持这场私董会,把所有核心高管聚在一起,把问题摊在桌面上,把问题谈透,进行一轮一轮的匿名投票、打分和较量,这裁才终有所反思,意识到自己原来做得没那么好。 这种帮当事人建立起自我觉察的过程,通常并不容易。因为一个人的缺点往往是其优点的过度放大。但正因为他在这方面强,他才变得盲目。你怎么能让一个强人在他如此自信的地方,觉察到自己的不足呢? 我后来才意识到,这是伟俊这些年热衷于召开私董会的原因。他要营造一个足够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把自己变身为催化剂,通过不断“煽风点火”“挑拨离间”,把一场私董会中“案主”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让这些问题成为一面面光亮的镜子,让参会的每个人都能在镜子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而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于这些问题是什么,各自又意识到了什么,并不是伟俊关心的。重要的是,私董会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能够更快、更妥善地帮人们建立起自我觉察,而这是提力的必由之路。 后,本书认为,“自我觉察”既力提升的起点,也是其终点。这可能不符合许多读者的预期,“起点”是容易理解的,但为什么也是“终点”?在我和伟俊看来,只要者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他自然会想办法去解决。对教练来说,问题已经结束了,多一步都没必要去做。 随着我去年也开始给创业者当教练,我进一步意识到,伟俊对分感的把握是对的,只要帮一把手建立起自我觉察—这是难的,剩下的问题会迎刃而解。许多一把手都绝顶聪明,他们不是傻瓜,他们比我和伟俊聪明得多。 事实上,在当今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对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不缺方法,也便于找人取经,但许多时候,能否产生自我觉察便决定了我们与方法之间的距离。 本书结构安排 我和伟俊不想回避的是,本书的确是两个人的合作,而非合著。两位作者在对内容的贡献上,不是一主一辅的关系,而是分头完成了各自的工作,后合在一起形成本书。 本书的第1章、第2章由丛龙峰执笔;第3~5章的每一小节都是张伟俊的作品,但每章起始部分的导语是丛龙峰写的;丛龙峰写了本篇序言,而张伟俊写了跋。但整本书有一条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即“自我觉察”,也力提升的前提与归宿。 第1章是全书括,由三部分构成:首先给出问题的定义,并提出具力关键的是做好三件事;其次谈到“真正的改变只能从内心开始”;后提出一个观点,即“人的成长也好,企业成长也好,要想取得实质突破,都需要勇敢地走向自己的反面”。 第2章是力提升问题的理论综述,但有意将理论框架打散,而终呈现出15条认识。这是因为在我看来,很少有一把手是按照理论框架行事的,因此大可不必严丝合缝,但希望这15条认识中,少有1~2条能给读者以启发。 第3~5章,从结构上分别回应了第1章的“真正的改变只能从内心开始”,以及“反求诸己与自我突破”。其中的每一小节都有具体的情境,以及教练与一把手的互动,希望读者在阅读这部分内容时能更有代入感,收获一份自我觉察。 我和伟俊都认为,由我俩作为一对组合来完成本书是更为合适的。我们相互理解,但又各自不同,以使得本书能在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象、锐气与通达之间取得一种平衡。 这本书本该在2015年拿出来,后来因为我在公司的事务过于繁忙而被搁置;2017年被再次提上日程,但再度中断;此番终于要跟读者见面,恐怕得等到2022年春天了。 不过这些年下来,我对本书的内容却更有信心了,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它先帮到了我,帮我提升力,我才更有把握将这些内容呈现在各位读者的面前。我感谢伟俊,伟俊帮我完成了力领域的开启。如果不是因为遇到伟俊,我这些年不会有这么快的发展,更不会给创业者做教练。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和伟俊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跟企业家打交道,因此,本书在谈问题时,经常是以企业家群体为蓝本的。但我们也希望,本书对涉问题的阐释,能对处于不同岗位者,即只要你是团队中的一把手,都有所启发。 本书的策划编辑张竞余在读完初稿后跟我说,无论其他人怎么想,少书中的许多内容对他带团队是有帮助的。我想这够了,那真是一个令人由衷感到欣慰的时刻。 事实上,我和伟俊做教练时,也会一直期盼当事人的那个“顿悟时刻”,那一刻,他终于产生了自我觉察,开始要行动起来。因此,我们并不期待读者能从本书中记住什么,我们祝愿读者能有所触动,有所改变,力有所提升! 丛龙峰 管理学博士 和君商学管理学家 2021年7月于南开园
媒体评论
企业有且只有一种危机,那便是企业家的领导力危机。人因触动而改变,不因知道而改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