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克隆的山,复制的水:微缩的山水,映照着真实的世道人心
  • 园林,克隆的山,复制的水:微缩的山水,映照着真实的世道人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园林,克隆的山,复制的水:微缩的山水,映照着真实的世道人心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3.87 5.0折 28 全新

库存13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丹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73576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8345460

上书时间2024-12-2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当我们站在现代文明的屋檐下,蓦然回首,惊讶地发 现,我们没有了历史!我们的过去,是虚无,是真空!
 这就好像一个人走过后没有脚印一样,是多么恐怖的一刻。 现代文明的席卷,让我们忙于招架,无暇他顾。我们奔跑在历史的夹层中,在速度中,忽略了历史本身,遗忘了历史本身。 然而,哪怕是一滴水,也要有源头;哪怕是一片树叶,也要来自根。如果丢失
 了历史,人类的源头就将丧失,文明的大厦就将被摧毁,更不再有文化情怀、文化 自尊,民族精神也将坍塌、消散。
 所以,在迎接现代文明的同时,不妨把脚步放慢一点儿,稍事停留,在历史中 徜徉。这是很有必要的。
 古代园林史,是整个人类史、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循着它,会慢慢步入历史的 腹心,打捞出珍贵的前尘往事。
 在人类源头,时光滞留了大约200多万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原始人穴居、 生啖、渔猎。对于大自然,他们被动而茫然。然而,随着生存的演化,他们在密切 接触动植物后,有了心灵感应,有了主动认识。慢慢地,他们驯养了动植物,在部 落附近,在简陋的房前屋后,开辟出不规则的小园圃,栽种果树、菜、谷等;还用 荆棘圈出一块地,蓄养鸟兽。
 于是,园林得到了孕育,开始萌芽了。 狩猎在古代异常火爆,一些旷野山水被圈出来,作为狩猎场所,并加以修饰。
 园林就此得到了发展。从中,可窥古人的社会习俗。 每一个时代的园林,都蕴含着不同的历史内容。 比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中就渗透着极为饱满的社会信息。 那个时期的园林,特别重视隐逸,特别重视诗情画意。园林的营造,由还原自
 然变成了象征自然,由写实变成了写意。 为什么会这样呢?
 沿着园林的幽径探寻进去,就会捡拾到许多社会信息——时局动荡,战乱不息, 人们精神消极,思想悲观,崇尚玄学,追求清谈,远离政治,亲近自然,试图于山 水中寻求精神慰藉。一花一树,都被他们人格化了,山仿佛也在呼吸,水仿佛也在 凝视,山山水水都成了慰藉他们的知音。他们在这种写意的园林中,得以静心、息 性、寄情、开释。
 建筑是园林的主角之一。而建筑中,又蕴涵着人伦教化等。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亡。关照园林
 史,便是关照人类自身的认知、自身的努力;便是关照人类生存的有形环境、无形 环境,关照人类的足迹。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该书通过展现悠久的园林文化史,展现出附于它内部和“体表”的文化元素。园林是建筑中*精华的一部分,该书精妙地展示了这一点,但更注重对园林背后的文明痕迹进行了挖掘和追溯,展现了“移植山水”的深意。

作者简介
王丹,职业摄影师,曾于晚报担任编辑、摄影师,开辟了“风景这边独好”专栏,刊登了大量的游记、杂记,对园林史有着深入的了解。

目录
第一章—原始的夏商周园林
 哭笑不得的园林起源 / 002
“狩”出来的园林 / 004
 囿,最早的园林雏形 / 006
第二章—华丽的秦汉园林
 皇家园林的第一张面孔 / 012
 没有兔的兔园 / 016
 上林苑的惊世一瞥 / 020
 梁冀园里有内幕 / 024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园林之“殇”
“借景”的学问 / 028
 竹林七贤的乌托邦 / 033
“短命”的山水 / 038
 能冰镇酒水的苑囿 / 042
 桃花源:建筑在梦中的园林 / 046
 美而凄凉的庄园 / 050
 寺观园林中的“CBD” / 053
 实用的风景 / 057
 一个桐叶剪出的园林 / 061
 3个华林园,3种沧桑 / 064
第四章—隋唐大景观
 遗憾的曲江 / 072
 手工的山,手工的海 / 076
 泱泱长安,园林自成 / 078
 三大内苑的悲欢史 / 083
“皇家浴室”里的“汤” / 090
“圈养”的风景 / 093
 千古一草堂 / 096
 隐士们的乐土 / 099
第五章—悠远的宋辽金元园林
“活”了的植物学 / 104
 沧浪濯谁足 / 107
 药圃里的思想 / 113
 化妆的湖 / 119
“嫁接”的山,“嫁接”的水 / 124
 边角构图从纸上走到地上 / 130
 太液池中隐含登月的意图 / 133
第六章—明清:园林的巅峰时代
 皇宫里的野气 / 140
 浴水而出的奇园 / 143
 被俘皇帝对园林的贡献 / 147
 倒霉的山水设计师 / 155
 把山叠起来的人 / 159
 园林里的冤屈往事 / 162
 两个司礼监特务改造了园林 / 166
 悲泣的景山 / 170
 1个山庄,89年岁月 / 175
 瘦瘦的瘦西湖 / 179
 清朝作家选择植物的标准 / 182
 从画中“跑”出来的石头 / 187
“大观园”的前生今世 / 191
 岭南园林:玲珑的文化 / 194
 有个性的“个园” / 198
 疼痛的圆明园 / 201
 挪用海军军费建造的景观 / 207
 微缩版园林 / 212
 哪一个“长留天地间” / 215
 山水私有化 / 218

内容摘要
1、哭笑不得的园林起源
最初的园林,是什么样子的?它出现在什么时候?
这要追溯到上古时代。 在一个简陋的部落里,十多个原始人聚集在一起。天一亮,他们就结伴到森林腹地去寻觅食物。他们或者采集 果实、叶尖,或者围捕小型的动物。时间久了,他们的食 物逐渐充足了,他们可以娱乐,可以放松一些了。
有一天,一个心思灵巧的人,偶然间把部落周围的杂 草荆棘割去了,只剩下一些能够结出野果的树,还有一些 不碍事的野花。当他一抬头的时候,他猛地发现,眼前的 景色很好看,让他感觉喜悦。
他很高兴,呜哇叫喊,让其他人都来看。 众人都觉得很顺眼。于是,又七手八脚地再度修整了
一下。结果,景色更怡人了。 当然,他们如此卖力气,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审美观非常进步。他们更看重的是,修整过的地方方便了他们的来 往和出行。
这便是人类最早的园林雏形了。 它是无意中形成的,给原始人带来了愉悦和方便。
随着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一些有头脑的古人, 选择了定居生活。他们不再玩命地采集和狩猎了,而是开 始驯养野生动物,同时进行农耕生产。
农业种植需要开垦土地,他们便跑到房前屋后,用磨 制的石器,或烧制的陶器,挖地,栽种。
这些实用性的园圃,一块一块的,镶嵌在旷野里、山 林间,形成了一片一片独特的风景。
至此,园林的影子,更多地闪现了。 当然,古人依旧不太在意景致如何,他们关注的是生存,是土地的出产。因此,他们对于这些小巧朴拙的园圃 风光,注意不多。
古人无意于园林,却成就了园林,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
2、没有兔的兔园
汉文帝有个儿子,名叫刘武,被封在梁国,为梁孝王。 梁孝王很奢侈,有一天,他琢磨着,他有非常多的土地,也有非常多的财富,用来干什么呢? 他想来想去,觉得不如效仿皇帝,以皇家苑囿为标准,建造苑囿,规模可以小,华丽不能少。这样,既能享乐,也能彰显实力。
梁国的首都,是睢阳。梁孝王有了这 个打算后,便在睢阳城东10公里的地方, 修建了兔园。
兔园,也叫东苑,是宫室园林。面积 很大,方圆300多里。梁孝王在兔园建了 数不清的宫室,都是复道宫室,连连绵 绵,蜿蜿蜒蜒,排了30多里。
兔园中原有兔,后来其他珍禽异兽多 了,兔子就少了,进而消失了。
兔园建成后,有人叛乱,试图推翻朝 廷。朝廷下诏征讨,梁孝王急忙备军,协 助平叛,准备在睢阳拦截叛军。
大军驻扎在兔园一带,连营几十里。 景象十分奇特,因为军中到处都是奇花异草,奇果异树;不时地,还有奇形怪状的动物跑出来,到处“串门”。
兔园中,还有水塘。梁孝王在犒赏军 队时,便与将领们在水塘垂钓。
那里有两个特殊的人工水塘:清泠 池、雁鹜池。池中鱼儿很多,池上水鸟 疾翔。
时而,他们还四处走走、逛逛、看看。
水塘旁,有一座百灵山,山上精心地堆砌很小的石头。 这些都是“肤寸石”。所谓“肤寸”,就是古代的度量单位,1指宽为寸,4指宽为肤。 汉朝时,园林之山,多为土山,也就是用泥土堆起来
的。也有土石山,是用石块与泥土共同堆起来的,非常罕 见。而百灵山,就是一座土石山。
土石山上,还间有独立的石块。叠石极其精妙,有的 是仿岩,有的是筑池。
山山池池,非常自然,看不出模仿的痕迹。
百灵山是人工模仿自然的杰作,它开了山水景园的 先河。
在这座山水景园中,主体建筑是睢阳城中的曜华宫。 其他宫观都围绕曜华宫而铺陈。梁孝王把将领们安排在宫 殿中,供应将领们的生活用度,让将领们很开心,更加忠 于朝廷。
当叛军扑来后,势若洪水猛兽,梁孝王一时难以抵挡, 退守睢阳。
他据城死守,拒绝投降,不肯放叛军通过。
叛军人多,力量雄厚,一日,忽地破城,攻了进去。 梁孝王大惊,但还是不降,誓死抵抗。
情势紧急,梁孝王派人夜间潜出,向朝廷请求援兵。 他一遍遍地派人送信,但是,朝廷出于大局的考虑,无法 援助他,让他尽一切努力拖住叛军。
梁孝王无法,只能硬挺着。这是最艰难的时候,粮草不足,兵器残缺,人员伤亡,但他始终不放松,日夜与叛 军对峙、交战。
一夜,朝廷有了回旋余地,切断了叛军的粮草,叛军 无以为继,只好败退了。
梁孝王终于解了围。此时的他,衣衫褴褛,满面沧桑, 嗓音嘶哑。
平定叛乱后,朝廷论功行赏。由于梁孝王战功卓著, 贡献巨大,又是皇帝之子,皇帝便重赏了他,赐给了他皇
帝的旌旗。 可是呢,梁孝王骤然变了,他居功自傲,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眼睛里放不下丁点儿法制。他常 常逾越礼制,出行时,使用皇帝礼 仪。跟随的骑乘,有上万人,出行用 警跸(即警戒清道)之礼,简直连皇 帝都要靠边站了。
他又广结豪杰、名士、高人,招 揽到兔园,放纵欢娱,“弋钓其中”。
“弋”,就是用带绳子的箭来射禽鸟;“钓”,就是钓鱼。 兔园虽然有囿的影子,但禽鸟大都是观赏的,很少用
于狩猎。所以,他只是进行文雅的射猎活动。 梁孝王的野心,渐渐地大了。有一年,他入朝,向皇
帝请求,要留在长安,侍奉皇太后。内心里,他是想篡权 夺位。
皇帝隐约看出他的心思,没同意。
梁孝王只好回到封国,继续在兔园里消遣。不料,4 个月后,他染上了热病,病情急剧恶化,几乎来不及救治, 他就痛苦地死去了。
盛极一时的兔园,仿佛在一夜间,骤然衰落了。
兔园虽亡,但灵魂仍在,文人墨客常在诗歌中缅怀它。 缅怀它的山,它的水,它的花,它的木,它的动物,它的 建筑,它的人文气息……
作为一个私家园林,兔园开启了园林史上另一种重要 形式,它使园林世界多了另一抹色彩。
从兔园开始,在园林之路上,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
开始并肩齐行了。
3、梁冀园里有内幕
东汉时,有一个权臣,名叫梁冀。 梁冀的先祖,帮助皇帝开辟了东汉,是功臣。他有个妹妹,当了汉顺帝的皇后。他因此当上了大将军。 汉顺帝年纪轻轻就死了。之后,梁冀的妹妹另立一个
小皇帝,只有8岁,他就是汉质帝。之所以要立小童当皇帝,是因为娃娃好控制。由此,梁冀的权势更大了。
可是,这个8岁的皇帝并不简单,他很懂事,知道好歹,对梁冀的专权,非常反感。小小的胸膛里,充满了对梁冀的愤慨。 
有一天,娃娃皇帝看到梁冀实在太不像话了,在上朝时,当着众人的面, 指着梁冀说:“这是一位跋扈将军啊!”
众人吓得瑟瑟发抖,娃娃皇帝童言无忌,说过之后,入内玩耍去了。
梁冀呢?气得龇牙咧嘴,一颗心都要蹦出来。
第二年,梁冀在饼里下了毒,给娃娃皇帝吃。皇帝吃后不适,急忙通知一个忠信的大臣。等这位大臣赶到后,皇 帝说,只要给他水喝,就会好些。
但是,梁冀不给。
9岁的皇帝就这样驾崩了。那位大臣急得老泪纵横,却毫无办法。
梁冀毒杀了小皇帝后,又立了15岁的桓帝。此后,他彻底掌控了朝政。
梁冀长相丑陋不堪,瘦骨嶙峋,仿佛鹞鹰;目光凶狠, 有若豺狼。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敢于毒杀皇帝的人,却怕老婆怕得要命。
梁冀的妻子,叫孙寿,是个时尚美人。孙寿特别会打扮,善于迷惑人。她每日装扮,为自己描画愁眉——人称 “啼妆”;给牙齿染色,妖媚地笑——人称:“龋齿笑”;梳 着摇摇欲坠的坠马髻,走起路来,腰肢一波三折——人称 “折腰步”。其实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猫步。
孙寿把梁冀迷惑得神魂颠倒,梁冀因爱生惧,非常害怕孙寿。
孙寿一不顺心,就要揪住梁冀的耳朵,打骂梁冀。梁冀为平息孙寿的怒气,时常跪在地上,哀求饶恕。
孙寿的风头,一点儿也不下于梁冀。两个人甚至比着花钱,看谁更能花,更奢侈。
梁冀建筑府邸后,孙寿一见,立刻跑到街对面,也建起一座堂皇宅院。他们互相攀比,让人震惊。
梁冀看了,心里不服,决定再开造一个园囿,把孙寿比下去。
梁冀在洛阳城内选址,选定了几十里的地,与黄河、 淇水连接上。
他采土筑山,山势崎岖、陡峭;他又移植树林,充以 奇禽异兽;他还制造绝涧,处处皆水;他并大兴建筑,无 论是柱,还是壁,都雕镂着细致的花纹,漆上颜色,窗牖也都静雅,深锁青烟。
园囿的规模,十分庞大,建筑十分华丽,堪比皇家园 林,与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模式很神似。
这便是梁冀园。 它的玄秘就在于,它是夫妻攀比的结果。有人比美,有人比才,而梁冀与孙寿比花钱。结果, 在一来二去的比试中,比出了梁冀园。
梁冀园虽然豪奢,但也透露着对自然的向往。这很符 合当时儒士的思想。儒士们追求的理想是:“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他们希望像清风一样,往来于天地间,凌霄汉,出 宇宙,压根不羡慕帝王之门。这种思想,对崇尚山水的观 念,产生深远影响。梁冀贪恋权柄,但内心里也有自然情 结,所以,梁冀园是一处非常成功的园林。
不过,梁冀享受此园的时间,并不长久。由于他处处 挟制皇帝,操控皇帝,皇帝再也无法忍受了。有一天,皇 帝暗中嘱咐单超等几个宦官,带兵围攻梁冀之宅。梁冀自知末日来临,与妻孙寿皆自杀。
梁冀夫妇一死,孙氏一族也遭到诛杀,“无论长幼皆弃市”,财产也被没收。
4、竹林七贤的乌托邦
三国末期,在山阳县(今陕西境内),一片竹林中,常有一群人来来往往。 他们在那里纵酒,弹琴,放歌,赋诗,斗文,甚至不穿衣服,以裸体为乐。他们说出怪异的言论,做出荒诞的行为,淋漓酣畅, 自由从容;醉了自己,也醉了世人。
他们就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 咸,世称“竹林七贤”。
他们为什么要前往竹林聚集呢?
原因是,竹林中,有堆筑好的土 山,是土石混合的假山。他们看着不错,便相约而去。他们都崇尚庄子的虚无观点,蔑视礼法,崇尚放达,追求自由,不拘小节,而幽静深远的竹林,恰好也应和了他们的思想,所以,竹林成 为他们清谈的绝好地点。
他们其实是在逃避现实。他们的想 法,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
当时,社会动荡,大将军司马氏在和皇帝争权,斗争惨烈,混战频发。在动乱中,保存生命尚且困难,何况其他?因此,无人再去想什么功业,都开始关注个人的精神状态。为应对混乱的现状,他们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寻求新的思维方式,于是,玄学诞生了。 他们依靠无为的玄学,来逃避世界、脱 离苦海。既能明哲保身,又落得清闲自在。
在虚无缥缈的哲学中,他们寻找精神寄托; 在清谈、饮酒、佯狂等行为中,他们排遣苦闷 绝望。
玄学,成为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玄学,也对园林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的人,创作了许多玄言诗,玄言 诗问世不久,就演变成了山水诗。
山水诗描述了山水,这种描述,影响了园林的景致,使园林的模样,有了很大变化。
竹林七贤造访的那片竹林,也名扬天下, 成为一个特殊的园林景观。
然而,它只兴盛了9年,就黯然走向了衰落。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十分博学,在文学、玄学、音乐等方面,造诣深厚。但他清傲、凌 厉、旷逸、不羁,对于大将军司马昭的拉拢, 他丝毫不理睬。
他把司马昭看作不仁、不义、阴谋篡位的人,所以,干脆不搭理司马昭。就连司马昭的心腹,他也冷漠地对之。
司马昭大怒,深深怀恨,想要杀死嵇康。可是,杀人也得有个借口啊,到哪里去找借口呢?
司马昭正在盘算着,突然发现了一个机会, 找到了一个“罪证”。“罪证”就是《与山巨源绝交书》。
山巨源,就是山涛。这是嵇康写给山涛的 一封书信。山涛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他年龄最大,在竹林中隐居几年后,他选择了出仕。他觉得嵇康才华横溢,当他调任后,他想让嵇康接替他的原职。嵇康不干。因为如果他去接任了,就意味 着给司马昭卖命,而他耻于这样做。他便写信给山涛,拒 绝了,说自己受不了礼法的约束,宁愿徜佯于自然中,也 不愿出仕。
在书信中,嵇康表达了对礼制的蔑视。司马昭知道后, 便以此为由,把嵇康抓了起来。
司马昭想把嵇康处以死刑,太学生急了,有3 000多 人自发聚集,请求赦免。但司马昭不许,坚决要处死他。
嵇康毫不畏惧,从容赴死,年仅39岁。 其实,嵇康只是不愿屈从司马昭,他与山涛并无嫌隙。当他临死前,他还把子女托付给山涛,告诉他的子女:“巨源(山涛)在,汝不孤矣。”
而山涛也知道嵇康的侠肝义胆、光明磊落。他明白, 嵇康写给他的绝交书,对他,起到了保护作用,他不会因受到嵇康的连累而获罪。山涛默默地抚育嵇康的子女,诠释了“君子和而不同” 的佳话。
嵇康死后,竹林几乎名存实亡了。 等到一年后,阮籍也死了,竹林几乎荒寂了。 阮籍是竹林七贤中名气很大的,他的成就,与嵇康比肩。司马昭也想拉拢阮籍,阮籍和嵇康一样,不愿意;只 不过,阮籍的拒绝方式,比嵇康委婉、含蓄,甚至滑稽、 好玩。
阮籍对司马昭表现得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司马昭让 他担任东平太守,他没拒绝,骑着驴踢踢踏踏地上任了。到了衙门,他看了看隔墙,叫人拆了。然后,他就没事干了。
十多天后,他骑着驴出了衙门,等到晚上,也没回来。 他就这样离开了,就好像开玩笑似的。 有一天,他突然露面了,向司马昭提出,要个官当当。
司马昭问他想当什么官,他说,他想进军营。于是,
司马昭便让他当了步兵校尉。 其实呢,他是发现军营中有300斛美酒,他想去尝尝。 等他到了军营后,立刻把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招来。两个人日夜饮酒、吃肉,从没酒醒过。对于政事,一言 没有。
司马昭没有怪责他,反倒要和他结为亲家,想让他的女儿嫁过来。阮籍不干。但他仍不拒绝,他只是更 加纵酒了,一连醉了60天。司马昭一直等 他酒醒,他一直没醒。司马昭没有机会开 口,只能算了。
不久,司马昭终于夺取了政权,当上 了皇帝,篡位成功。阮籍再也忍受不住内 心的悲痛了。他赶着驴车,随意游走,走 到路穷处,便放声大哭,极其凄凉。
他就这样悲怆地死去了。
他的遭遇,深深地影响了其他人。竹林七贤中的另外几人,无奈地接受了现实, 相继出仕了。昔日的竹林,彻底没落了。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竹林文化并没有消失,它在一定意义上,仍旧是乌托邦的代名词,象征着超然世俗的理想。这种文化现象,渗透到园林中,奠定了自然山水园林的基础。它使园林的营建,由物质认知,提升 为美学认知。
它使人在面对园林时,由袖手旁观的观赏,变成了人性化的对话。它使园林多了人文感,多了一抹灵魂之光。 在那一山一水中,能够领悟到“道”,领悟到志向,从而有了自觉的追求。 
人与园林的距离,骤然近了。不仅多了感知,更多了亲近,多了崇尚,多了热爱。
山水诗、山水散文、山水画、山水园林,互相渗透, 更多地点染了世界。

主编推荐
这使传统文化有了丰富的底蕴,它几乎囊括了世界,概括了世界。它复杂,多端,有各式脸谱,诸如服饰、交通、军事、科学、民俗、体育、音乐、园林、哲学、遗迹等。
 它很包容:在人类的成长中,它慷慨地提供了物质资助。
 它很细腻:在心灵的荒野上,它体己地给予了精神支持。
 它于我们,有哺育之恩。它成就了我们的身体、意识形态、知识、信仰、法律、道德、涵养、风俗等。
 它的倒影,或多或少地,映入了几乎每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它的脚印,或深或浅地,踏入了几乎每一个或古老或时尚的自然科学领域。
 传统文化的正脸,是经史文化。在古代,它享有**,**规范性。因此,它的影响,极为深远。走过历史,在被称为“今天”的小站上,它暂且停靠,悄悄地、有力地影响着我们。
 有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不明白。不明白所穿的服饰,何以如此?不明白音乐为何是现在这个样子?不明白科学的真面目是什么,不明白道路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不明白,为什么文物非要收藏在博物馆里,园林有什么用,战争有什么价值?
 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有如此多的不明白,为什么总是疑窦丛丛。原因就是,我们疏离了传统文化。我们冷淡了它,漠视了它,遗忘了它。
 当我们遗忘了哺育自身的母体时,我们便迷失了。
 从上古到殷商,若传统文化的胚胎时代;从东周到秦朝,若传统文化的童年;从汉朝开始,传统文化这个少年,开始成长、成熟;唐宋以后,传统文化俨然壮年了。

 如果我们重新凝视它,进入它,探索它,思量它,那么,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明白,就会寻找到自我了。 

 

 

 

 
 

精彩内容
该书通过展现悠久的园林文化史,展现出附于它内部和“体表”的文化元素。园林是建筑中很精华的一部分,该书精妙地展示了这一点,但更注重对园林背后的文明痕迹进行了挖掘和追溯,展现了“移植山水”的深意。 有一样东西,比人的心思,更难琢磨;比激素的分泌,更难分析;比稀有的语种,更难叙述。这是因为,它的成分多如汗毛,深似瀚海;它还没有固定的形状,甚至没有影子。它分秒不停地运动着,荡漾着,弥漫着,无所不在地渗透着。它仿佛水,仿佛空气,无所不至。只是,若想用语言描述它,用语言捕捉它,则不啻于要把水点燃,要把空气抓在手里。它就在我们身边,很具体;但我们却时刻要寻找它,它又很模糊。它是什么呢?它就是传统文化。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因为它是人类“分娩”的;传统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因为它也是历史“分娩”的。这使传统文化有了丰富的底蕴,它几乎囊括了世界,概括了世界。它复杂,多端,有各式脸谱,诸如服饰、交通、军事、科学、民俗、体育、音乐、园林、哲学、遗迹等。

媒体评论
有一样东西,比人的心思,更难琢磨;比激素的分泌,更难分析;比稀有的语种,更难叙述。
这是因为,它的成分多如汗毛,深似瀚海;它还没有固定的形状,甚至没有影子。它分秒不停地运动着,荡漾着,弥漫着,无所不在地渗透着。
它仿佛水,仿佛空气,无所不至。只是,若想用语言描述它,用语言捕捉它,则不啻于要把水点燃,要把空气抓在手里。
它就在我们身边,很具体;但我们却时刻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