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像与个体:“90后文学”论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群像与个体:“90后文学”论稿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0.79 6.3折 49 全新

库存1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威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21222142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12330796

上书时间2024-12-2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王十月

 

 

 

 

 

 

 

近来我时常反思,《作品》杂志多年坚持不懈力推“90后”作家,最终在全国文学界掀起的这场堪称热闹的文学运动——“90后文学运动”——的得与失。

 

徐威这本书,给了我答案。

 

对于这一运动的盛况,徐威在本书中,以数据说话,有着客观准确的书写。

 

使用“90后文学运动”这样的表述,可能会让一些“90后”作家感到被冒犯。但事实如此,集体热捧“90后”作家,是纯文学期刊近些年来少有的一次共识。其行动背景,大抵是作为我国文学生产的重要一极,除了《萌芽》杂志外,其他文学期刊几乎完美错过了“80后”作家制造的文学盛宴,痛定思痛之后,不想再错过“90后”。

 

不仅不想错过,且带有补偿心理,这种补偿,并不是出于对作家的补偿,而是对文学期刊错失机遇的补偿,“90后”作家,不过恰巧成为了受益者,而已。于是,对“90后”作家的追捧,来得轰轰烈烈,去得干净利索。反观那段时间,几乎都有刊物在抢着发表“90后”作家的作品,抢着推出新人。固然发现了一些新人,却也“催熟”了更多的作品。要重点讨论的是,徐威,本书的作者,作为一名“90后”,他写小说、写诗、写评论,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成为了这场运动重要的推动者、参与者、见证者,最难得的是,现在,又成为反思者与小结者。

 

这部《群像与个体——“90后文学”论稿》,便是这一过程的忠实书写。

 

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书,便有着独特的价值。

 

徐威是被动成为“90后文学运动”推动者的。

 

当时,全国文学期刊都在热捧“90后”作家,作为这一运动的创始者,《作品》杂志想再次先行一步,开设专栏推进“90后”作家的研究。我们的想法,是构建一个“90后编、90后写、90后评”的文学生态。其时徐威尚在中山大学求学,师从谢有顺先生。徐威少年老成,思维敏捷而博学,言语间颇具有顺先生之风,文章写得也漂亮。编辑部讨论时,大家一致赞成请徐威来做“90后研究”专栏的执行者。

 

本书中的众多篇章,来自这一专栏。

 

虽是被动选择,完成这一研究却是徐威主动努力的结果。

 

“90后”研究,是开创性的工作,所论者,都是刚刚露头的新人,并无资料可供参考。且对于新人,每一句定论,都要下得妥当,不能过高评价,否则容易沦为小圈子的帮闲,也不宜过于苛责,毕竟许多人拿出的是处女作。如何做出客观、准确,且有前瞻性的评价,很是考验论者的学养、眼光和胸襟。从杂志的角度,刊发一个新人的作品,很多时候,是在奖掖他的未来。徐威很快进入了状态,同为“90后”,对同龄人的写作,徐威心有戚戚焉,因此他的论,更多的是理解、包容,当然,也有专业的审视与批评,这一切,都是那样情真意切。这也是我乐于见到的,随笔式的、有温度的批评。徐威的这个专栏很快受到了关注,我想,最关注这一专栏的,还是“90后”作家。在当时,能被徐威评论,进入他的视野,对于刚刚露头的年轻写作者意义

 

非凡。

 

徐威自然认识到了这一工作的意义,他不满足于只是在《作品》杂志开设专栏,而是有意识地将研究确定在“90后文学”这一方向。他也从这一文学运动的被动参与者,进入到主动推动者的角色。这也成就了徐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下中国,对于“90后”写作者最了解的、研究最深入的,可能是徐威。

 

徐威到中山大学读博士时,“90后文学运动”正是热火朝天,而他博士毕业时,文学期刊已鲜见“90后”的专栏。作为“90后文学”最早的关注者和大力推动者,《作品》在众多文学期刊热捧“90后”时,选择了提前淡出,《作品》杂志的“90后”专栏,也被“网生代”取而代之。当时的想法,是“90后”已经走向了台前,心愿已达。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后来的故事,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巧合的是,徐威的“90后文学”研究,也由具体的文本研究,转向了对“90后文学”这一现象发生的研究。他更像社会学的研究者,在观察“90后”这一代人。他做了充分的田野调查,向“90后”的写作者发出了300份问卷,研究内容从他们的成长环境、学习背景,到他们的文学主张、文学行为,再到他们的作品。他研究的,是“90后文学”的发生与这个时代的关系。诚如本书书名所示,是“群像”与“个体”。事实上,他是站在反思者的角度,冷静地打量着这一代写作者,而不再是运动发生之初,作为一名热心推手为同代人张目。

 

正因如此,这本书立足于文学,也超脱于文学。

 

同为“90后文学”的推动者与见证者,我很乐于见到这样的研究。

 

这本书,是一个及时的小结,也是一代写作者,在喧哗与骚动之后,走向沉静的开端。

 

以上。

 

 

 

2022年8月17日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群像与个体——“90后文学”论稿》运用社会学、叙事学、代际批评等方法,对“90后”作家群体及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本书既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90后”作家的群体特征、“90后文学”的发生,又细致地分析了“90后”作家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对“90后”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专著。



作者简介
徐威,男,1991年生,江西龙南人。中山大学文学博士、访问学者,现任教于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作品》《诗刊》《中国诗歌》《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当代文坛》《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新文学评论》等发表小说、诗歌、评论三十余万字。主持2019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各一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

目录
总序袁鹰/1

 序王十月/5

 绪论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1

 第一节“代”与“代际”:从生物学、社会学到文学批评2

 第二节争鸣:代际批评的“有效”与“有限”11

 第三节代际批评:作为一种方法17

 第一章代际视野中的“90后”作家群体21

 第一节300位“90后”作家基本情况23

 第二节信息时代、网络空间与“90后”作家群体26

 第三节城市化、消费社会与“90后”作家群体31

 第四节高等教育、多元文化与“90后”作家群体36

 第二章场域视野下“90后文学”的发生42

 第一节“90后文学”的发生语境42

 第二节“90后”作家的入场49

 第三节“90后”作家的积极“自我表现”57

 第四节“90后文学”的新气象65

 第三章群像:“90后”小说创作论(上)71

 第一节在神秘之境中言说71

 第二节现代体验与个体存在81

 第三节现实主义的多重面孔86

 第四节现代叙事的多种可能90

 第五节2017年“90后”小说创作述略100

 第四章个体:“90后”小说创作论(下)128

 第一节从身体出发128

 第二节结构即内容139

 第三节理性与反理性149

 第四节内心的世界160

 第五节地域与信仰171

 第六节思想与发声185

 第七节市井与英雄190

 第五章诗意的诱惑:“90后”诗歌创作论203

 第一节“90后”诗歌的现实书写203

 第二节“自选”与“他选”212

 第三节“诗意的诱惑”与“坚守的困境”228

 第四节“90后”诗人首先是一个诗人245

 结语群像与个体:短暂的“90后文学”与漫长的文学书写256

内容摘要
《群像与个体——“90后文学”论稿》运用社会学、叙事学、代际批评等方法,对“90后”作家群体及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本书既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90后”作家的群体特征、“90后文学”的发生,又细致地分析了“90后”作家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对“90后”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专著。

主编推荐
《群像与个体——“90 后文学”论稿》是徐威近年来持续关注青年作家的研究成果。它以“代际”视角切入,对“90后文学”的发生语境、创作特点与发展趋向等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总体性观照的同时,也注重不同文学个体之间的特殊性,展现了徐威作为“同时代人”的敏锐触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 吴义勤 作为写作者的徐威,往返于创作与评论之间,理性与感性兼备,头脑与心肠结合,文字真诚、敏锐且深具理想主义光泽。他对经验和现象的辨析,是与自我的对话,也是对同代人的问诘,既昭示出他观察世界的角度与力度,也见证着他试图从混杂中重新确证一种文学精神的努力。——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有顺徐威作为一名“90后”,他写小说、写诗、写评论,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成为了“90后文学运动”重要的推动者、参与者、见证者,最难得的是,现在,又成为反思者与小结者。这部《群像与个体——“90后文学”论稿》,便是这一过程的忠实书写。——《作品》杂志社社长、作家 王十月

精彩内容
《群像与个体——“90后文学”论稿》运用社会学、叙事学、代际批评等方法,对“90后”作家群体及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本书既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90后”作家的群体特征、“90后文学”的发生,又细致地分析了“90后”作家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对“90后”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专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