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5.85 6.3折 ¥ 89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水延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0289991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0967946
上书时间2024-12-27
本篇原文,摘自《周易》。
《周易》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部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卦辞和爻辞(对卦、爻的说明和对吉凶的判断),主要做占卜之用;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为“十翼”,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撰,是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的论述。春秋时期,百家学兴,易学一分为三:儒家易、道家易和筮术易。《周易》内容极其丰富,是中华传统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姬昌(前1152―前1056),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
其父死后,姬昌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前1064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周朝奠基者,在位50年。在位期间,周文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为武王灭商奠定了基础;所创周礼(一说周礼为周公所创),为后世儒家所推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被孔子称为“三代之英”。西伯昌五十年(前1056),姬昌崩,葬于毕原(今陕西咸阳、西安附近,渭河南北岸)。相传,《周易》为其所著。
以下【原文】,均节录自《周易》,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注释】和【今译】,也参考了上述著作。
【原文之一】周易系辞下
古者包牺氏(1)天下(2)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3),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4),近取诸身,远取诸物(5),于是始作八卦(6),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7)。
【注释】
(1)包牺氏:又作伏牺氏、伏羲氏,三皇(《尚书大传》:“燧人、伏羲、神农。”)之一,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中国古籍记载中的王,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其主要成就包括,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结束原始群婚状态;教民结网渔猎和驯养野兽,提高生产能力;创造太极八卦,开启华夏文化之源;划分统治地域,分而治之,任命官员管理;等等。同时,他还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2)王天下:王,动词,称王;天下,四海之内,天地之间。指治理中国。(3)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指抬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大地的法则或情况。(4)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如天文、地文、水文;宜,适宜的事。指观察鸟兽等动物毛皮的纹理或有关现象,观察适宜于在土地上生存的各种事物。(5)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指就近选取人身器官为象征,至远选取各类事物为象征。这是《周易》取某种事物为象征的两种途径或方法。(6)八卦:易经中的八个卦名:乾、坤、震、巽、坎、离、艮、兑。(7)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德,准则、规范、品德、性质;类,依类归纳;情,实情、情况。指以八卦通晓神明的品德,以八卦类比万物多姿多彩的情形。
【今译】
古代圣人包牺氏治理天下的时候,他仰面观察天上的星象,俯身观察大地的情形,观察飞禽走兽等动物毛皮的纹理或有关现象,以及适宜在土地上生存的各种事物,采取就近选取人身器官、至远选取各类事物的方法作为象征,创立了八卦,然后运用八卦来通晓神明的规范、品德和性质,类比万物多姿多彩的情形。
【点评】
第一,《周易》是华夏早期文明的产物。首先,它是华夏先祖对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是华夏传统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因而被称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其次,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不发达,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做出科学解释,于是就产生了对于神的崇拜,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存在,并支配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人们一遇天灾人祸,就求助于神,希望在神的帮助下渡过灾祸;人们为了避免天灾人祸的突然袭击,又萌发出求助于神预测灾祸及其后果的欲望,并逐渐创造出种种沟通人神、预测吉祸的方法,这些神化的预测方法也是《周易》形成的重要基础。这就是说,《周易》的内容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它是对华夏先祖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华夏先祖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文明的“大道之源”“群经之首”;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是华夏先祖早期神学观念的集中表现。
第二,伏羲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中国古籍记载中的王,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据历代典籍记载,伏羲氏的主要贡献是: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结束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教民做网用于渔猎,提高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某些飞禽走兽,开创家养禽畜产业;对统治地域分而治之,任命官员分别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始造文字,用于记事,取代以往的结绳记事;创立蕴含“天人和谐”的具有整体性、直观性、辩证性思维方式的八卦,开启华夏民族文化之源;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伏羲氏之所以能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皆缘于他治理天下时对天、地、人的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可以说,华夏民族的兴旺,华夏经济的发展,华夏社会的治理,华夏文化的繁荣,等等,皆源于伏羲氏对天、地、人的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第三,在远古时代,人类尚未发明文字,但是,官员治理社会、百姓了解往事,都需要对某些往事进行记载,因而人们只能用结绳的方法来记录社会事务,“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后来,圣贤之人发明用金属刀具在竹、木、兽骨等材料上刻制文字,从而改变了结绳记事的方法。从此,百官用刻制的“书契”来记录社会事务、治理社会,百姓用刻制的“书契”来考察往事、认识社会。
这说明,所谓的“结绳”和“书契”,都是对当时重大社会事件的记载,其目的都是认识社会、治理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结绳”和“书契”,实是古代社会调查的记录或结晶。《周易系辞下》记叙的“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这23个字,虽字数不多,却是对中国古代社会调查起源、方式和社会作用的说明,因而在中国社会调查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