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4.5 6.3折 ¥ 5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蒋重跃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ISBN9787303267743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5元
货号11359516
上书时间2024-12-26
第一章关于《韩非子》的真伪及学派
在讨论韩非政治思想之前,有必要对《韩非子》一书的真伪和学派问题做一简单说明。
这两个问题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关于《韩非子》一书的真伪问题。
中国古典的真伪,是治中国思想史者必须正视的问题。然而对此,理解却有不同。所谓真实性(authenticity),是说已知某作品确为史籍记载的某人所作①,但完全证明(prove)这一点却是极为困难的,在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涉及如何看待古籍真实与否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关系。迄今为止,能够完全无误地证实(verify)或证伪(falsify)某书作者和成书时间的记载的,在先秦古籍中几乎不存在。人们只能通过较晚一些时候的其他材料大致推测原书的作者和面貌,这种证明是相对的。不过,这种相对性的材料中却包含着绝对真实的因素,绝对真实也只能通过相对的材料来体现,两者本是同一个东西,但又的确各居一头。对待它们,既不能混淆,也不能割裂。混淆了,就可能把相对真实的材料绝对化;割裂了,就可能用某些所谓“绝对真实”的东西贬低另一些同样包含绝对真实的相对材料。不论是混淆还是割裂,都会走到固守绝对真实或绝对不真实的死胡同里去。
一般说来,某古籍真实性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所据材料在时间上与所谓的成书时间的远近,时间越靠前的,可靠性越大。随着研究的进步,客观材料的时间越提前,相对性中包含的绝对因素也就越多。例如,《老子》,由于有了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和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有关它的成书时间的实证性材料就比《史记》提前了若干年,这就使《史记》关于它成书时间的记载多了一分真实性,但距彻底的解决尚有一段距离。我们不能因为所据材料不足以完全证实或证伪某部古籍,就放弃这些材料,或否认这些材料的真实性,更不能把一部分相对真实的材料当作绝对真理,否认其他可能真实的材料。
《韩非子》一书的真伪问题,其实就隐藏着相对真实和绝对真实的辩证关系。它的绝对真实的意义在于,今本《韩非子》是否为韩非所作;而相对真实的意义则在于,今本是否来自司马迁所见到的本子。必须明确,我们不能脱离《史记》来谈《韩非子》的真实性问题,这正如我们不能脱离相对性来谈论绝对性一样。我们所据的客观材料,最权威的只有《史记》,而《史记》的写作距离韩非之死,已有100多年了,所以对待《史记》,不能站在孤立的、片面的立场上,把它当作绝对的真理;也不应站在同样孤立的、片面的立场上,贬低它的权威性。我们只能持辩证的态度,展开全面的考察,进行审慎的使用。
瑞典学者龙德(Bertil Lundahl)的见解与我的见解有一致之处。他把真实性区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所谓狭义的是指经过几千年,今本与作者写作时完全一样(这与我认为的绝对真实相近)。在这种意义上,没有任何古典会是真实的了,因为先秦古籍在后来的流传中往往经过由简帛到纸卷再到印本的发展过程。这期间,又经过无数学者的传抄、注释、校勘等整理工作,有的还屡遭天灾、战乱等厄运而有得失、分合、错简、残编、文舛、字误等情况。广义的真实性是指把许多可能性的因素考虑进去。例如,学生所作,记下了老师的行事和教导,有些思想可能就是老师本人的,因而应该算作真实的,特别是要以记载某书作者的材料为实证标准,而这种材料却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问题(这大体相当于我认为的相对真实性)。对《韩非子》而言,确证某一篇为韩非所作,这是不可能的,人们所能做的,只是看在何种程度上可能做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