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引进下产业升级的路径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2.25
4.9折
¥
45
全新
库存33件
作者薛安伟著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26302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8807084
上书时间2024-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薛安伟著的《要素引进下产业升级的路径》基于要素流动视角分析中国的产业升级,并依此为发展中国家的适应全球化实现产业升级提供借鉴。要素流动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中国的产业升级表现为要素流入推动而非要素流出,国外稀缺要素的流入补充了中国国内产业结构的不足,激发了闲置生产要素并带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基于上述逻辑展开研究,试图分析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路径、中国产业升级的两阶段性、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
作者简介
薛安伟,1985年生,河南原阳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在《学术月刊》《世界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第1章 导论
第2章 要素流动与产业升级的理论概述
第3章 要素流动视角下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第4章 要素流动视角下产业升级的存在效应
第5章 要素流动视角下产业升级的溢出效应
第6章 要素流动视角下产业升级的规模效应
第7章 要素流动视角下产业升级的财富效应
第8章 以对外直接投资提升要素收益的路径研究
第1章 导论
第2章 要素流动与产业升级的理论概述
第3章 要素流动视角下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第4章 要素流动视角下产业升级的存在效应
第5章 要素流动视角下产业升级的溢出效应
第6章 要素流动视角下产业升级的规模效应
第7章 要素流动视角下产业升级的财富效应
第8章 以对外直接投资提升要素收益的路径研究
第9章 要素流动视角下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第10章 总结与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快速发展,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在全球配置资源,资本在跨国流动的过程中通常也承载着技术、品牌、销售网络、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因此形成了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以资本为载体的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中国经济在融入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首先通过引进外资带来要素流入,再通过吸收、学习实现自主式发展。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薛安伟著的《要素引进下产业升级的路径》主要阐述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
是通过揭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要素流动,为产业升级的内涵提供理论依据。二是论述了要素结构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三是提出了要素结构升级与产业升级的两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实现了要素流入,第二阶段产生了溢出效应、规模效应和财富效应等二次效应,形成更高水平的产业升级路径。四是在总结全文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路径与政策选择,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主编推荐
本书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是分析要素流入影响中国产业升级的内在逻辑和路径;二是要素结构转变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路径转换问题;四是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中国经验,实现产业与经济发展;五是要素流动如何解释产业升级与发展经济学。
精彩内容
根据理论与实践的逻辑,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四个主题开展论述:一是要素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二是全球化条件下,产业升级路径可以由要素流入启动;三是产业升级的第一阶段通过存在效应路径实现;四是产业升级的第二阶段从存在路径向溢出效应、规模效应和财富效应路径转变。
本书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是分析要素流入影响中国产业升级的内在逻辑和路径;二是要素结构转变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路径转换问题;四是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中国经验,实现产业与经济发展;五是要素流动如何解释产业升级与发展经济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