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7.78
6.3折
¥
76
全新
仅1件
作者 陶红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518392
出版时间 2016-09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定价 76元
货号 8908891
上书时间 2024-12-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中国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状况 1.1 佤族族源及民族形成 1.2 中国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相关概念界定 1.3 中国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环境 上编 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状况及分析 第2章 佤族农户的生产行为研究 2.1 新中国成立前佤族农户传统的生产行为 2.2 新中国成立后佤族农户生产行为的变迁 2.3 佤族农户的生产行为特征 第3章 佤族农户的消费行为研究 3.1 新中国成立前佤族农户传统消费行为 3.2 新中国成立后佤族农户消费行为的变迁 3.3 佤族农户的消费行为特征 第4章 佤族农户的市场行为研究 4.1 佤族农户传统的市场行为 4.2 佤族农户的市场行为的变迁 4.3 佤族农户市场行为的特征 第5章 中国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比较研究 5.1 族内比较――境内外两个佤族村庄的比较 5.2 族际比较――境内佤族、拉祜族、傣族三个不同民族村寨比较 第6章 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宏观因素分析 6.1 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政治环境分析 6.2 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经济环境分析 6.3 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6.4 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技术环境分析 第7章 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微观心理因素分析 7.1 知觉与佤族农户经济行为 7.2 佤族农户价值观、态度与经济行为 7.3 稀缺与佤族农户经济行为 7.4 主体意识和能力不强是制约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主要症结 下编 优化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对策建议 第8章 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育 8.1 佤族农户主体意识培育的对策研究 8.2 佤族农户主体能力培育的对策研究 第9章扶贫制度的思考与对策 9.1 国外值得借鉴的扶贫模式 9.2 基于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扶贫模式思考 0章 阿佤山区区域资源与发展战略 10.1 把握机遇厚植特色产业 10.2 阿佤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选择 10.3 阿佤山区区域空间结构的突破与发展 10.4 构建绿色阿佤山区的战略思考 1章 适用技术与发展策略 11.1 佤族地区推广适用技术的意义 11.2 佤族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途径 11.3 佤族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外部支撑 11.4 佤族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内在源泉 2章 资本积累与投资策略 12.1 资本积累的策略 12.2 投资的策略 12.3 资本积累与投资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附表1 科技知识学习使用情况调查表 附表2 代格拉村、英腊村农户行为意识调查表 后记 内容摘要 靠前章中国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状况 1.1佤族族源及民族形成 佤族是云南的专享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至怒江(萨尔温江),北至耿马孟定南定河一线,东北至耿马四排山区,东至澜沧、西盟中课,南至孟连,包括中国云南西盟、沧源两县以及与其毗邻的耿马、双江、澜沧、孟连地区,也包括与其交界的缅甸佤邦的主要部分。这里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森林密布、道路崎岖,自古以来,人们习惯称之为“阿佤山区”。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受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千百年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古代佤族的活动范围在《史记》的记载里,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一个朝代能明确叙述佤族起源于何地,因而无法在大区域范围内划出佤族的迁徙路线。由于没有佤族的传统文字,很难做到比较完整、系统地记载佤族的历史,目前对佤族的历史渊源很难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只能从佤族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和社会历史调查结果以及汉文历史文献记载中寻求。 1.1.1佤族族源神话传说——创世神话说 “司岗里”是佤族重要的口头文化传承。“司岗里”以前的社会历史遥远,在人们的记忆中模糊不清,而“司岗里”以后的社会历史,在佤族群众的记忆中有重要的口头传承文化,佤族群众比较清晰地记得自己的社会文化历史,记得自己迁徙的大概路线、姓氏、家谱以及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西盟佤族认为“司岗”是石洞,“司岗里”意即人从石洞里出来。据说,这个洞位于阿佤山区中部缅甸境内的巴格岱寨子,并传说巴格岱实际是双关语和暗示语,既是地名也是人神一体的女始祖妈奴姆在此地生产的独女安桂。那里还有上下两个池塘,传说上池塘是胎胞掉落时留下的凹坑,下池塘则是羊水停留的地方(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1996)。魏德明的研究认为,巴格岱就是人的下身,女人的下身(魏德明,1999)。可见,“司岗里”既指缅甸佤邦巴格岱这个地方,也暗示人类生命产生的根源。至今,西盟县和缅甸佤邦地区等地的佤族还把它视为“圣地”,每隔五年还要带上丰厚的祭品举行祭祀活动。 沧源等地佤族认为“司岗”是葫芦,“司岗里”意即人从葫芦里出来。至于葫芦长在哪里,又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生长在“莱姆山”这个地方,另一说是生长在“山通”这个地方,莱姆山即今滇西南的公明山,据说山通在今缅甸佤邦境内,实际都距巴格岱寨子不远。 各地佤族虽对“司岗里”的解释有所不同,但都把阿佤山区视为佤族的发祥地。这说明其在阿佤山区居住的历史已很久远,或者就是当地很早的土著居民(图1-1)。 图1-1司岗里佤族村庄标志 1.1.2相关汉文史料说 许多学者根据《山海经》《竹书纪年》《国语》等汉文有关典籍的记载,普遍认为佤族源于先秦时期云南地区的“濮人”。“濮人”就是今日佤族等操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诸民族的先民。 从《华南国志》《后汉书》等的相关记载看,居住在“永昌徼外”的僬侥,很可能是佤德语支各族的先民。从《蛮书》《新唐书》等的相关记载看,唐代初期对佤族就有较明确的记载,如“望蛮”就是从“濮人”中逐渐分化出来的“望”(佤)这一称谓的前称;从《元史》《新元史》《云南指略》等的相关记载看,元代有“蒲蛮”,又有“生蒲”和“熟蒲”之分,“生蒲”可能是居住在阿佤山区中心区的部分佤族。 到了明代,据学者研究,百夷中的“哈刺”,就是今天的佤族;从《滇云历年传》《续云南通志稿》等的记载看,清代后,开始出现“佤”的族称,《清朝文献通考?四裔考》曰:“葫芦国,一名卡瓦,在永昌府东南徼外,地方两千里,北接耿马宣抚司,西木邦,南生卡瓦,东孟定府。”此“葫芦国”即在今西盟、沧源及缅甸佤邦区,因有大量佤族分布而被称为“卡瓦”。民国时期对佤族的族称仍然是“嘎喇”“哈刺”“卡瓦”等。新中国成立后,佤族各支系才真正统一、相互认同,定族称为佤族。1965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佤族。佤族历史称谓演变表(岩采,2011)见表1-1。 表1-1佤族历史称谓演变表 综上所述,佤族的族源可追溯至秦汉时期,而佤族作为一个民族,是在唐代孕育而成,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断发展至今。到2015年年底,云南已建立了西盟、沧源两个佤族自治县,文东、安康、雪林、勐汞四个佤族乡,实现了几千年来当家做主、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愿望。新中国成立至今,佤族人民经过开发和建设,佤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得到少见发展,佤族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 1.2中国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相关概念界定 1.2.1农户的界定 什么是农户?Ellis(1988)在其著作Peasant Economics:Farm House Hold中给农户下的定义为“农户是主要利用家庭成员的劳动从事生产并以此为经济来源的居民户,其特点是部分参与不成熟的投入要素和产出市场”。可见,农户是中国农村构成很基本的细胞,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政治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的基本单元。农民与社会、农民与市场的联系都是以农户为单位进行的,因此农户是认识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钥匙。可以说,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以及国家的变动都可以从农户的动机和行为中寻找其内在的奥秘。 1.2.2农户经济行为的界定 什么是行为?在《荀子?非十二子》中有“今之所谓处士者,无能而云能者也,无知而云知者也,利心无足而佯无欲者也,行伪险秽而疆高言谨悫者也”。其中的“行伪”通“行为”,这是一种描述性的事实,有名词性的含义,表示活动、做法。而西方对行为的定义来源于哲学对人的思考,是人对自然反应后产生行为结果的过程。虽然中、西方对于行为的考量来自不同的思考角度,但对行为的概念普遍认为是:人作为复杂意识的集合,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产生相应的能动结果即行为。换句话说,主体(人)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有一定目标性的能动反应,而所产生的有意识的活动(或结果)会相应产生一定的结果(现象)。 什么是经济行为?经济行为是由“经济”和“行为”两个词组成的。马克斯?韦伯这样定义:“根据行动的主观主义,只要它是为了满足‘效用’的欲望,就应该叫做‘以经济为取向’的行动,‘经济行动’是指行动者和平应用资源控制权,其主要动力就是以经济目的为取向。”(韦伯,2010)周振通过大量研究认为:对其经济行为具有代表性群体特征(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的个人,受到外部环境制约,在人类欲望本能驱使下进行的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活动(周振,2013)。 什么是农户经济行为?对这个概念的阐述具有代表性的是Ellis(1988)在其著作Peasant Economics:Farm House Hold中给农户下的定义,即农户是主要利用家庭成员的劳动从事生产并以此为经济来源的居民户,其特点是部分参与不成熟的投入要素和产出市场。靠前学者何蒲明和魏君英(2003)认为农户生产行为是指在一定经济制度、资源结构和技术水平下,农户为达到一定的生产目标,在选择生产方向、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式(包括采用技术结构)上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从农户的自身角度看,农户经济行为就是农户以土地为生产资料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在获利欲望的驱使下(生存和更好地生活),进行的理性(或非理性)的选择性活动。农户的经济行为离不开农业生产,是围绕着农业生产的经济行为。 1.2.3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界定 佤族社会很基本的单位是家庭,家庭是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社会范畴。佤族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的产生,同其他民族一样,也经过了由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到专偶制家庭,即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历史演变过程(陈本亮,1999)。 佤族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成员包括夫妇和子女,或者父母。一家一户耕作分配构成了农业生产、消费的基本单元,许多地区保留着数家联合耕作的习惯,但都是在比较亲近的人家之间。佤族的每个小家庭是一个经济独立的生产和生活单位,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 张五常(2000)说,经济学上的靠前个基本假说是:‘个人’是所有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这就是说,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以以一群人、一个团体、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为起点来分析。什么宏观经济、社会福利,或什么政府策划,都一定要以个体或家庭为分析单位。从生产行为的形成历史来看,农户一直存在于各个社会时期中,并能很好地找到自身在当时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农户一直处在经济调整中,能很好地为经济制度的合理性实施提供验证;农户一直存在于文化和意识形态中,它是传统文化的孕育与继承的载体。因此,研究佤族的经济问题就要以佤族农户为分析单位,只有深入分析佤族农户生产、消费、交换行为,才能在面对各种约束条件时理性地做出很优经济决策。 本书研究的佤族农户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石,成员共同占有财产,有共同的收支预算,通过合理有序的家庭内部劳动分工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即由一对夫妻或一对夫妻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但是,在使用方法上,佤族农户和佤族家庭却有明显的区别。当强调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或统计单位时,使用农户;当强调生活和社会的实体时,使用家庭。因此,本书所指的佤族农户经济行为即佤族农户或家庭为了满足自身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达到一定目标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过程。它由佤族农户的生产行为、消费行为、市场行为共同构成。图1-2和图1-3为调研途中的留影。 图1-2在缅甸佤邦调研途中的留影 图1-3在西盟县翁嘎科里拉调研途中的留影 我国佤族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佤族人口数为429709。集中在云南省,其中又以临沧市和普洱市为中心,两市共有佤族人口数为385329,占总人口的89.67%。由于西盟与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昌宁、勐海等县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与人口发展状况相似,《佤族简史》一书对佤族地区的分类如下:所谓阿佤山区边缘地区和镇康地区,大体包括沧源大部分,耿马、双江、澜沧一部分和孟连一部分以及西双版纳的佤族。所谓阿佤山区的中心地区,在我国境内以西盟佤族自治县为主,包括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雪林地区和沧源佤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的佤族,这类地区的社会发展特点,可以西盟地区的佤族为代表。所以,笔者认为选取阿佤山区西盟佤族自治县为研究点来探讨佤族农户经济行为问题具有代表性。此外,作为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的沧源佤族自治县情况也作部分引用。 1.3中国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环境 1.3.1佤族农户生存的区位条件 佤族聚居的地区为东经99°至100°,北纬22°至24°,在澜沧江和怒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舒展的地带。这一地带群山绵延,坪坝很少。西盟、沧源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佤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垂直气候明显,动植物、矿藏资源极为丰富。 主编推荐 导语_点评_词 精彩内容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中,无论是行为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关注,还是发展经济思想中对农户群体的偏重,对农户经济行为的研究都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趋势。陶红梅编著的《中国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研究》在佤族农户的生产行为、消费行为及市场行为研究基础上,剖析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宏观因素及微观心理因素,提出有关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育、扶贫制度、阿佤山区区域资源与发展、实用技术与发展、资本积累与投资五个方面的对策。本书综合应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理论探秘佤族农户行为方式;作为专门研究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书籍,能充实中国佤族农户及相似农户贫困研究的资料库。 本书可作为佤族地区或类似地区政策研究人员、扶贫工作人员,以及佤族农户、佤族文化研究者等的工具书。 媒体评论 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