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盛中华:中国鼎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鼎盛中华:中国鼎文化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6.86 6.3折 52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文军,赵辉主编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78452

出版时间2012-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520元

货号8158608

上书时间2024-12-2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一 张文军

序二 徐天进

前言

 章 史前鼎谱

 第二章 国之重器

 第三章 封国族氏

 第四章 吉金铸史

 第五章 革故鼎新

 第六章 古鼎新用

专论

 夏商周铜鼎概述

 安阳殷墟时期青铜铸造与青铜鼎

 西周早期青铜铸造与青铜鼎

 说多友鼎

 稽古作新:宋以降鼎形容器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

后记

内容摘要
序一
     中同传统礼乐文化,发端、形成于夏、商,周时期。礼者,贵贱、辨等差,使尊尊有等,亲亲有杀,而要体现这种礼则是通过不同等级贵族礼器用数的差别:在这些礼器中,鼎是荦荦大者鼎的原始功用是炊煮食物,作为华夏农耕文明的代表性用具,足可体现我们“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进入礼制社会后,鼎主要用以炊煮、盛食肉类,而在当时肉食是贵族的特权,不同等级贵族所能享用的肉食种类也不一样因此,鼎既体现了我们的文化特性,又体现了严明的等级观念。于是,在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同时,鼎成了最具代表性的礼器。
     鼎从普通炊器发展为重要礼器,进而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物,其延续使用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中国历史上尚无其他器物可与之比肩。因此,鼎一度被称作是“中国文明的一种象征”。鼎也由此被附加了诸多的文化属性。《说文解字·鼎部》:“(鼎)和五味之宝器也。”《子夏易传》:“天下者神器也,鼎者大器也,其治之者必有法也,故以治鼎为法焉?”以治鼎之法推于治天下,突出“和”字,即调和各种不同理念,使其达到和谐统一状态。鼎“协于上下,以承天休”的职能,由最早的沟通天地、贯通人种发展而为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作用。因此,鼎代表了和谐有序。《左传·宣公三年》:“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拥有九鼎成为有政德的表现,鼎也成了为政之德的载体,尤其反映了周代以来所形成的敬天保民的德治观念,为后世所继承。而“德”字,在西周金文中如何尊、燹公盨、师*鼎等更是屡见不鲜。由此,鼎成了德的化身。《周易·杂卦》:“鼎用以烹,则取其新洁也。”鼎卦在革卦之后,是变革之后的建设。凡事有破有立,革为破,则鼎为立,所以取其新。《周易注》所谓:“革去故而鼎取新,取新而当其人易故,而法制齐明。”因此才有“革故鼎新”之意。鼎本身具备化生为熟的能力,也使其具备了改革、进取的含义。
     鼎所包含的这些文化属性无疑深深契合于我们传统文化之精髓。和谐有序,导之社会关系,则是以“仁义”为指导思想的行为准则,导之人与自然关系,则是寻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德”,于统治者来说是高明的治世法则,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于个人来说,则是极力要去达到的品格修养,以“温良恭俭让”之标准时刻修行。至于二千余年来所一直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只是传统进德修业的一部分一。革故鼎新,则使我们不囿成规,大胆创新,不为陈腐的事物所羁绊。总而言之,唯有进德修业,提高个人修养,才能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进而不断有所创新与发展这三者相互联系、统一,形成我们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鼎所代表的这些文化属性来源于自然运行法则,也即是古人所说天道,本乎天地之道而效行之,即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之意。这才是鼎自产生到现在使用不绝、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我们考察鼎本身的发展历史,其最早见于中原裴李岗文化,后扩展至黄河中下游与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进入华夏文明诞生的前夜,几乎被所有古代族团所广泛使用,并且形制上的趋同性也越发强烈,其所表现的无疑是公元前2000年之际,族团交流、融合乃至文明诞生的一个过程。至商代所建立的包括铜鼎在内的青铜礼器,北至辽宁,西至陕西,南至江西,东至沿海,都有所发现,表明了中原鼎文化极强的一统能力。而西周所建立的用鼎礼制规范更是随着声势浩大的分封制度而在中原礼制文化圈内广泛推行,并影响至周边戎狄蛮夷各族,尤其是东周以来,各族属在中原王朝的影响下产生了具有自身特征的鼎文化。因而,铜鼎的传播与使用,又反映了我们多民族同家统一的过程。同时,鼎也在这种扩张与认同中,地位得以不断提高,最终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物。总之,鼎这一器物,集唯一性、代表性、历史性、艺术性于一身,经历了发生、发展、辉煌与平淡,却始终未曾退出我们的生活,皆因鼎所具备的这些文化内涵已深深植根于我们传统文化之之中。我们之所以举办“鼎盛中华”展览,不单单是为了展示鼎的发展历史,更重要的是选取能代表鼎的文化内涵的片段,将其展示出来,传达给大家,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河南博物院 张文军
2013年9月20日  

精彩内容
《鼎盛中华:中国鼎文化》为配合河南博物院“鼎盛中华”展览而编纂的一本集资料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图书。聚集国内20余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近150件重要的铜鼎资料,以时间为主线,贯穿鼎的形制的演变、鼎与国家政权关系、鼎的文化属性三个层次主题内容,以揭示鼎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