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的财政逻辑(1978-2018)(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1.75
6.3折
¥
9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刘尚希,傅志华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96916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9324028
上书时间2024-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总论
第一篇 财政改革:为市场化和工业化奠基
引言 铺就中国经济起飞的跑道
第一章 经济视角的财政改革
第一节 财政: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
第二节 放权让利改革:经济改革破题
第三节 两步利改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
第四节 1994年财政改革:奠定市场化改革之基
第五节 新一轮财税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从无所不包到有限财政
第一节 财政改革:让政府从台前到幕后
第二节 财政改革使政府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
第三节 财政改革促进利益主体多元化
第四节 财政改革为统一市场创造条件
第五节 财政改革:化解公共风险
第三章 财政改革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
第一节 财政改革支撑价格改革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节 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
第四节 财政改革支撑金融体制改革
第五节 财政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第四章 工业化横式变迁中的财政改革
第一节 从“一只手”的工业化到“两只手”的工业化
第二节 地方和市场“两个竞争”:工业化基本动力
第三节 财政与工业资本积累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新型工业化
第五章 从财政宏观调控到财政宏观管理
第一节 从传统的财政直接管理到财政宏观管理的演进
第二节 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优化和创新
第三节 走向以风险管理为目标的财政宏观管理
第二篇 走向共享共富的财政
引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章 从生存到共富的民生探索
第一节 为了温饱
第二节 富起来
第三节 共享共富
第二章 走向动态社会的财政
第一节 劳动力和家庭的流动
第二节 土地城镇化
第三节 人的城镇化
第三章 区域财政的变迁
第一节 非均衡发展
第二节 统筹区域发展
第三节 整体协同发展
第四章 缩小贫富差距
第一节 贫富差距的形成
第二节 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第三节 财政扶贫
第三篇 重构与约束财政权的改革
引言 走向财政法治
第一章 财政权力约束的探索
第一节 财政权力的重构
第二节 财政权力的约束
第三节 财政行为的规范
第二章 收入权的规范化过程
第一节 征税权
第二节 公共收费权
第三节 举债权
第四节 公共产权
第三章 预算笼子的打造
第一节 从财政困难没钱给政策到“三乱”整顿
第二节 预算外资金从产生到取消
第三节 预算的笼子从形式上打造出来
第四章 财政权的监督
第一节 监督财政权的变迁
第二节 财政监督
第三节 审计监督
第四节 人大监督
第五节 社会监督
第五章 财政行为的规范
第一节 举债行为的规范
第二节 税收征管行为的规范
第三节 收费管理行为的规范
第四节 预算执行行为的规范
第五节 财政行政复议行为的规范
第四篇 大国财政和全球治理
引言 端起历史的望远镜看大国财政与全球治理
第一章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财政改革
第一节 不断融入全球化的中国
第二节 中国财政的全球化进程
第三节 对中国财政改革的全球化回应
第二章 对外开放中的中国财政改革
第一节 开放中的财政空间
第二节 促进区域空间开放的财政改革
第三节 支持国家开放政策体系创新发展的财政改革
第三章 扩大财政话语权的财经外交
第一节 财政话语权对国家的重要性
第二节 财经外交的背景与思路
第三节 以提升话语权为核心的财经外交发展
第四章 参与全球治理的大国财政
第一节 全球治理的主线就是风险治理
第二节 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大国财政
第三节 发挥大国财政作用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治理新格局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财政逻辑(1978—2018)》:
一、1994年财政改革的背景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任务。
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改革任务中,要求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而在1994年财政改革之前,我国共有32个税种,且按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设置税种税率,企业公平税负、公平竞争无从谈起。且税收收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划分,也主要依企业隶属关系而定,强化了地方割据和条块分割,难以形成全国大市场,无法实现生产要素在全国内的自由流动。
在“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改革任务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实行分税制,建立中央和地方税收体系,并明确了税收收入划分原则。
此外,“两个比重”,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直接“导火索”。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前,放权让利改革(政府给企业让利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让利)是主基调,结果导致“两个比重”下降,财政收入占CDP的比重从1979年的28. 4%下降至1993年的12. 6%,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多数年度也在30%以下,大大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和再分配职能。
根据现实严峻的形势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要求,政府实施了1994年财政改革。二、三项主要改革
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企的税利分流改革;二是税制改革;三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税利分流改革纠正了承包制“以税代利”的做法,确定了政府对国企的双重身份,即所有者身份和管理者身份,为不同所有制企业适用统一税制奠定了基础。税制改革一方面搭建了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的税制体系,另一方面为分税制改革提供了税制保障。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初步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框架,初步理顺了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关系。
(一)国营企业的税利分流改革
前述的第二步利改税因技术层面的问题,出现了“鞭打快牛”的现象,也就是企业创造的利润越多,上缴国家的部分也越多。为此,受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国有企业也应实施承包制,即所谓的“包字进城,一包就灵”,且承包制的试点实践的反馈效果也不错。于是1987年国务院决定全面实施企业承包制,将国家和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也“承包”了。企业承包制对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很明显,但其弊端则更加突出,就是“一户一包”,导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吵基数、争比例、闹调整的现象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税利分流”改革应运而生,
税利分流的完整理念是:“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就是把原来国有企业上缴给国家的利润分解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有企业作为一般经营性企业,将实现的利润先以所得税的形式上缴国家;第二个层次是国有企业将税后利润的一部分交给它的所有者,其余部分由企业留存,自主使用。因当时国营企业经营困难,为推出该项改革,规定国营企业暂缓上缴利润。
……
主编推荐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财政逻辑(1978—2018)》研究财政改革四十年,确立了四个维度:经济维度、社会维度、法治维度和国际维度,并以此作为全书的基本架构。除总论以外,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是财政改革:为市场化和工业化奠基,第二篇是走向共享共富的财政,第三篇是重构与约束财政权的改革,第四篇是大国财政和全球治理,这四篇的构成就是基于上述四个维度而来。
精彩内容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一场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财政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破口,亦谱写了时代旋律中的华彩乐章。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财政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本书拟按照中国财政改革中的不同历史时期背景,分“政府间财政体制篇”、“公共收入篇”、“财政支出篇”、“管理制度篇”、“宏观调控篇”和“国际合作篇”等六部分,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财政改革进行系统回顾,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财政改革的基本经验,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媒体评论
财政之于社会有机体,类似之于人体之血液,须臾不可或缺。国家治理进程中的任何“破”与“立”都与财政改革息息相关,丝丝相扣,四十年改革开放风雨征程中留下了一幅幅财政改革历史画卷。
以刘尚希、傅志华领衔的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历时一年之深入研究和写作,形成了一本自成风格的财政改革史论著,以“史”“论”为经纬,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视角看财政,为中国财政改革“立传”。
本书阐释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财政逻辑、破译中华民族复兴背后财政密码的过程。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