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94.63 6.3折 ¥ 150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余子侠//郑刚//刘振宇//冉春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1086276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50元
货号11050029
上书时间2024-12-26
引 论
第一章制度初订清末一1917)
第一节研究生教育的引介
一、对西方研究生教育的介绍
二、对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倡导
第二节制度体系的设计
一、清末学制中的研究生教育
=、 民初学制中的研究生教育
第三节国外模式的初移
一、教会大学的兴起
=、教会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实施
第二章实践初探(1917—1927)
第一节学制体系的定型
一、对欧美研究生教育的推崇
=、 高等教育学制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北京大学的探索
一、蔡元培与研究生教育的初建
=、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早期实践
第三节其他高校的跟进
一、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科
三、东南大学制度规划
四、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
第三章 制度定型(1927—1937)
第一节制度体系的完善
一、思想认识的深化
=、系列法规的颁行
第二节培养机构的改设
一、研究院所的增加
_二、学科专业的扩增
第三节培养模式的定型
一、培养环节的规范
二、学位制度的实施
第四章逆势推进【1937—1949)
第一节教育方针的转向
一、研究生教育方针的订定
二、战时研究生教育的应变
三、 战后研觅生教育的运作
第二节学位制度的完善
一、硕士学位制度的定型
二、博士学位制度的探索
第三节研教事业的发展
一、培养机构的变化
=、培养环节的规范
第五章新径初辙(1949—1966)
第一节共和国前夕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尝试
一、陕北公学的研究生教育
=、鲁迅艺术文学院的研究生教育
三、 延安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四、华北太掌的研究生教育
五、 中原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第二节共和国初期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变迁
一、研究生教育新制的初期创立(1949—1952 J
=、 研究生教育体制的“苏式”鉴习(1953—1956)
三、 研究生教育体制的自主建构(1957—1965)
四、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中途折戟(“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三节共和国初期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推进
一、研究生选拔工作的施行
=、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开展
三、研究生毕业分配的落实
第六章恢复发展(1977—1985)
第一节研究生教育的初步恢复(1977—1980)
一、恢复招生(1 977—1978)
=、加速推进(1979一1980)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的制度重建(1981—1985)
一、学位制度的构建与完型
I二、管理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三、分配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第三节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发展(1981—1985)
一、培养规模的扩大
=、培养类型的拓展
三、培养层次的提升
四、学位授予的施行
第七章改革调整(1986—1998)
第一节方针政策的调适
一、贯彻“三个面向”,服务“四化”建设(1986—1992)
=、加快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1993一1998)
第二节相关制度的变革
一、学位制度的变易
_二、招考制度的改变
三、管理体制的改革
四、分配制度的变化
第三节培养体系的改进
一、 两级培养方式的规范
二、 国际交流合作的推进
三、 专业学位体系的发展
第八章提速推进(1999一)
第一节方针政策的变化
一、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结构调整(1999—2005)
=、 改革培养机制,加快培养步伐(2006一 )
第二节制度层面的变化
一、学位制度的改变
=、招考制度的变化
三、管理体制的变迁
四、就业制度的交易
第三节培养体系的变化
一、培养方式的变革
=、 交流合作的深入
三、专业学位的扩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制度初订(清末一1917)
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一次次的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个又一个卖国条约.强烈地震撼着国人的心灵.激发了国人救国图强的激情。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康有为、粱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纷纷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尽管具体的观点有所差异,但他们都意识到中国的落后源干教育,要强国必先强教育。因此.他们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寻求教育救国的道路,并在实践中创建了新式学堂,力图培养救国人才,以挽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在创办新式教育的实践中,研究生教育逐步被纳入制度规划中,并成为我国近代培养高层次知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研究生教育的引介
论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我国古代教育即有此传统。无论是汉代创设的太学,还是后来历代发展的书院,都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机构。这些教育机构重视学生自学,提倡独立研究。学生在学期间亦能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特别是一些著名的书院,往往既是教育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构,还是某个学派的学术研究与传播基地。然而,近代中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则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的过程中,模仿日本、欧美的研究院制度,逐步在大学中设立研究机构,实施研究生教育实现的。其中,留学生群体和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两方研究生教育的引介、倡导,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对西方研究生教育的介绍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大门被迫向世界打开,由此中闷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的影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就在这样的社会土壤里萌芽、生长。对西方研究生教育的引介和宣传,是探索本国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清末民初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起步,一方面应归功于传教士、西方来华人物的引介与鼓吹,另一方面更受益于留学生群体、出国考察人士和先进中国知识分子的宣传与推进。
(一)清末对研究生教育的引介
鸦片战争爆发以前,作为封建专制主义大国的中同基本处于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的状态。在鸦片战争爆发、国门被西方枪炮打开后的半个世纪中,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仍为数甚少。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外国来华传教士成为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主角,其导入西方近代教育的活动对中国模仿西方教育制度、推动教育近代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外国来华传教士在创办教会学校及投身洋务学堂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致力于创办近代报纸杂志,以此作为输入西方近代教育的渠道。传教士还著书撰文,比较系统地导人西方近代教育的制度和理念。德国传教士花之安(E.Faber)撰写的《德国学校论略》、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撰写的《西学考略》、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Richard)撰写的《七国新学备要》、美国传教士林乐知(Y·J·All。“)翻译的《文学兴国策》,都是鸦片战争后来华传教士介绍西方近代教育的有代表性的著作,并在当时中国知识阶层中广为传阅。郑观应、康有为和梁启超等,无不从这些书籍中获取信息和汲取营养,进而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勾画出教育的蓝图,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花之安的《德国学校论略》.既是晚清传教士撰写的第一部研究西方近代教育的专著,也是《万国公报》的前身《教会新报》刊登的第一篇介绍西方近代教育的专题论文。①他在该书的‘‘小引”中,首先对西方近代学校教育的概貌作了扼要的描述:
泰西诸国,大书院固多,而小书院亦复不少,有为皇家所立,有为
民间自设。夸学术繁兴,民问自设之家塾较前渐少,因需多置各种书籍
器具,非有力之家不能。每院分列数班,每年考察勤怠,八彀者可if-实
学、仕学,或技艺、格物等院,视人之所能而学其所学,由此以定其学。
太学院集诸院之大成,国之俊秀者萃于此,每年春秋二季考课·需留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