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3.86 4.9折 ¥ 89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雨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75718
出版时间2015-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9元
货号14620101
上书时间2024-12-25
张雨,1983年5月牛,河南南阳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2006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3年从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理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调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现为历史文博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经济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各一项,先后在《西域文史》《唐研究》《变史》《中华文史论丛>《政治经济学评论》《唐宋历史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序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1.唐代社会性质与中国史分期研究
2.唐宋变革论与唐宋社会经济概观研究
3.反思中国史诸分期说和唐宋变革论
第二章社会生产结构变化与魏晋南北朝赋税制度发展
一汉魏社会生产结构变化与魏晋户调制产生
1.两汉大土地经营方式转变与社会经济自给化、实物化
2.曹操对汉末赋税制度的整顿与户调制的产生
3.西晋户调之式及其影响
二南北分治时期赋税制度对西晋户调式的继承与改变
1.北方地区赋税制度演变与均田制的出现
附论:从《魏书-张彝传》看北魏前期合户现象
2.南朝大土地经营的继续发展与户调制的废弃
本章小结
第三章北朝后期赋税制度发展及唐代租庸调制的形成
一北魏后期租调制由床调向丁调过渡完成
二北朝后期租调制演变与户等的恢复
1.东魏、北齐租调制及其变化
2.西魏、北周租调制及其变化
三隋朝均田令与赋役制度改革
1.应对人地矛盾:隋朝均田令的调整与变化
2.隋炀帝与大业税制改革
四唐代租庸调与户税、地税
1.唐代力役的变化与租庸调制的形成
2.唐前期的户税与地税
本章小结
第四章契约选择、效率分析与中国中古租佃关系新探
一唐宋租佃关系研究及其问题
二中古租佃关系发展中的经济学逻辑
1.新古典模型中的分成租佃制困惑
2.基于新古典的分析:唐宋租佃契约安排中的经济学逻辑
3.中古社会高、低定额租及其对社会生产结构的影响
4.唐宋间地租率的变化及对新古典租佃模型的反思
5.回溯魏晋:建立观察中国中古租佃关系发展的新坐标
本章小结
第五章余论:从中古到近代——为什么中国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意义
本书拟从赋税制度和租佃关系两个角度来研究中古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演变。本书所谓的“中古时期”,仅仅具有时间属性,大约涵盖了上起秦汉,下讫唐宋的历史时段。其中,研究的重点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前期赋税制度的演变,以及唐宋租佃关系的发展。
中古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就传统马克思主义史学叙事模式来说,在这一阶段,统一、多民族的中国真正形成,并不断地发展和巩固,奠定和塑造了今日中国的基本面貌。但近年来,随着西方中国学研究传人国内,影响不断扩大,大量社会科学新词汇涌入历史学研究中,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范式产生了较大冲击。借用相关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及其概念,几乎成为历史学方法论代际转换的明显标志。当前史学研究中出现的这种“概念化”倾向,来源于研究者对多元化差异的关注。①对多元化差异的关注和强调,是世界各国学者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者说是对工业化迅猛发展所导致的世界“同质化”或“扁平化”倾向的一种抵制。
受此影响,尤其是受到区域史研究中重视区域(或地方)差异的研究思路的影响,有些学者开始质疑作为概念的“中国”,能否有效涵盖曾经包含了各个民族、各朝历史的空间:各个区域的差异性能够被简单地划在同一的“中国”里面?这样一个具有同一性的“中国”是否真的存在?它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用体,还是一个具有同一性的历史单位?这样的质疑,对于改变过去只有“一个历史”,而且是以“汉族中国”为中心的传统研究范式,确实非常有意义。但正如葛兆光所指出的,在面对上述质疑时,需要追问的是,历史学研究中,这种似乎是“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的方法和立场本身,①是否又过度放大了民族、宗教、地方历史的差异性,或者过度小看了“中国”,尤其是“汉族中国”的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同一性。②追问中的这两个“过度”,恰怡体现了不同研究思路下,学者对历史演进规律特殊性或普遍性的不同侧重。
确实,大部分的中国大陆学者,出于自然的感情和简单的认同,就会把“中国”当作天经地义的历史论述同一性空间,并有意识地去建设一个具有政治、文化和传统同一性的中国历史(葛兆光语)。所以,将“中国”作为问题,并非本书研究的重点。但由上述追问所引发的对规律(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规律或理论)适用性的反思,是本书关注的重点。笔者之所以在一开始就强调“本书所谓的‘中古时期’,仅仅具有时间属性”,是因为若从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角度,来观察同一历史阶段的中国,中古社会就呈现出复杂多变,甚至是相互对立的面相。在同样是遵循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中国学者中,持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和西汉封建论的研究者认为,中古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巩固、发展以至于鼎盛的阶段,而魏晋封建论者则认为同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期。同样,在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或经济史观)影响的战后日本史学界,也有着相互对立的看法。京都学派认为唐宋之际是中国由中世向近世的变革期,而东京学派则认为该时期的中国完成了由古代向中世的转型(详见本章第二节2)。
本书作者系优秀青年学者,已在著名刊物包括《中华文史论丛》、《中国史研究》上发表了一些论文,学风较为扎实。本书的体系完整,目的明确,细节处理也经得起推敲。行文也颇为成熟流畅。相当于时下众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疏离,本书正是秉承着历史唯物主义来研究分析前现代中国的赋税制度、租佃关系的,与老一辈学者的研究有不少重合处。然而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对如此成熟的论题饱含热情,并能对这一长时段作出严肃而细致的分析,当属难能可贵。论述之结果是优是劣,尚端赖读者评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