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组编单位:秭归县中医医院、秭归县中医药学会
主编:谭国际,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现任秭归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副主任医师职称。
目录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一、石杉科
二、石松科
三、卷柏科
四、木贼科
五、阴地蕨科
六、紫萁科
七、里白科
八、海金沙科
九、陵齿蕨科
十、姬蕨科
十一、蕨科
十二、凤尾蕨科
十三、中国蕨科
十四、铁线蕨科
十五、裸子蕨科
十六、书带蕨科
十七、金星蕨科
十八、铁角蕨科
十九、球子蕨科
二十、乌毛蕨科
二十一、鳞毛蕨科
二十二、肾蕨科
二十三、水龙骨科
二十四、槲蕨科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ae
二十五、苏铁科
二十六、银杏科
二十七、柏科
二十八、罗汉松科
二十九、三尖杉科
三十、红豆杉科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三十一、胡桃科
三十二、桦木科
三十三、山毛榉科
三十四、榆科
三十五、杜仲科
三十六、桑科
三 十七、荨麻科
三十八、檀香科
三十九、桑寄生科
四十、蛇菰科
四十一、蓼科
四十二、商陆科
四十三、紫茉莉科
四十四、番杏科
四十五、马齿苋科
四十六、落葵科
四十七、石竹科
四十八、藜科
四十九、苋科
五十、仙人掌科
五十一、木兰科
五十二、八角茴香科
五十三、蜡梅科
五十四、樟科
五十五、毛茛科
五十六、小檗科
五十七、大血藤科
五十八、木通科
五十九、防己科
六十、睡莲科
六十一、三白草科
六十二、胡椒科
六十三、马兜铃科
六十四、芍药科
六十五、猕猴桃科
六十六、山茶科
六十七、藤黄科
六十八、罂粟科
六十九、山柑科
七十、十字花科
七十一、金缕梅科
七十二、景天科
七十三、虎耳草科
七十四、海桐花科
七十五、蔷薇科
七十六、豆科
七十七、酢浆草科
七十八、牻牛儿苗科
七十九、大戟科
八十、芸香科
八十一、苦木科
八十二、楝科
八十三、远志科
八十四、马桑科
八十五、漆树科
八十六、无患子科
八十七、凤仙花科
八十八、冬青科
八十九、卫矛科
九十、省沽油科
九十一、黄杨科
九十二、鼠李科
九十三、葡萄科
九十四、锦葵科
九十五、椴树科
九十六、梧桐科
九十七、瑞香科
九十八、胡颓子科
九十九、大风子科
一百、堇菜科
一百零一、旌节花科
一百零二、西番莲科
一百零三、秋海棠科
一百零四、葫芦科
一百零五、千屈菜科
一百零六、菱科
一百零七、石榴科
一百零八、野牡丹科
一百零九、柳叶菜科
一百一十、八角枫科
一百一十一、蓝果树科
一百一十二、山茱萸科
一百一十三、五加科
一百一十四、伞形科
一百一十五、鹿蹄草科
一百一十六、紫金牛科
一百一十七、报春花科
一百一十八、柿科
一百一十九、木犀科
一百二十、马钱科
一百二十一、龙胆科
一百二十二、夹竹桃科
一百二十三、萝藦科
一百二十四、茜草科
一百二十五、旋花科
一百二十六、紫草科
一百二十七、马鞭草科
一百二十八、唇形科
一百二十九、茄科
一百三十、玄参科
一百三十一、紫葳科
一百三十二、爵床科
一百三十三、胡麻科
一百三十四、苦苣苔科
一百三十五、车前草科
一百三十六、忍冬科
一百三十七、败酱科
一百三十八、川续断科
一百三十九、桔梗科
一百四十、菊科
一百四十一、泽泻科
一百四十二、百合科
一百四十三、百部科
一百四十四、石蒜科
一百四十五、薯蓣科
一百四十六、雨久花科
一百四十七、鸢尾科
一百四十八、灯芯草科
一百四十九、鸭跖草科
一百五十、谷精草科
一百五十一、禾本科
一百五十二、棕榈科
一百五十三、天南星科
一百五十四、香蒲科
一百五十五、莎草科
一百五十六、姜科
一百五十七、美人蕉科
一百五十八、兰科
真菌门 Eumycota
一百五十九、木耳科
一百六十、蛇苔科
一百六十一、多孔菌科
一百六十二、灵芝科
苔藓植物门 Bryophyt
一百六十三、真藓科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一、石杉科 Huperziaceae
小型或中型蕨类,附生或土生。茎直立或附生种类的茎柔软下垂或略下垂;具原生中柱或星芒状中柱;一至多回二叉分枝。叶为小型叶,仅具中脉,一型或二型,无叶舌,螺旋状排列。孢子囊通常为肾形,具小柄,2 瓣开裂,生于全枝或枝上部叶腋,或在枝顶端形成细长线形的孢子囊穗。孢子叶较小,与营养叶同形或异形。孢子球状四面形,具孔穴状纹饰。地下生,圆柱状或线形,长可达数厘米,单一或不分枝。精子器和颈卵器生于原叶体背面。共 2 属,广布于热带与亚热带。中国 2 属,主产于西南及华南,东北、西北及华东也有分布。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秭归境内发现 1 种。
1. 蛇足石杉
Huperzia serrata(Thunb. ex Murray)Trev.
【别名】千层塔、金不换、宝塔花等。
【植物形态】多年生土生植物。茎直立或斜生,高 10 ~ 30 厘米,中部直径 1.5 ~ 3.5 毫米,枝连叶宽 1.5 ~ 4.0 厘米,二至四回二叉分枝,枝上部常有芽孢。叶螺旋状排列,疏生,平伸,狭椭圆形,向基部明显变狭,通直,长 1 ~ 3 厘米,宽 1 ~ 8 毫米,基部楔形,下延有柄,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平直不皱曲,有粗大或略小而不整齐的尖齿,两面光滑,有光泽,中脉突出明显,薄革质。孢子叶与不育叶同形;孢子囊生于孢子叶的叶腋,两端露出,肾形,黄色。
【生境与分布】中国除西北地区部分省区、华北地区外均有分布。生于山顶岩石上或针阔叶混交林下阴湿处,海拔 800 ~ 1300 米,全县均有分布。
【中药名称】蛇足石松。
【来源】为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Trevis.)的全草。
【采收加工】夏末、秋初采收全草,去泥土,晒干。7—8 月间采收孢子,干燥。
【性味功效】性平,味苦、辛、微甘。止血散瘀,消肿止痛,清热除湿,解毒。主治跌打损伤,内伤吐血,尿血,痔疮下血,白带,肿毒,口腔溃疡,烫伤等。
【应用举例】1. 跌打损伤:蛇足石松 6 克,百两金 12 克,浸白酒 750 毫升,每日服药酒 1 汤匙,
1 日 3 次;另用鲜蛇足草适量,白酒少许,捣烂外敷,每日换药一次。
2. 汤火伤:蛇足石松研末,桐油调搽患处,每日 2 次。
3. 白带:蛇足石松 1.5 克,蛇莓、茅莓各 15 克,水煎服。
4. 滴虫性阴道炎:蛇足石松适量,水煎洗。
主编推荐
1.本书是秭归县第一部资料齐全、内容详实、系统分类的地方性专著和中药工具书,655种珍贵植物,约1000种中药,对秭归当地珍贵药用植物进行了全面梳理。
2.精装典藏,高清图文呈现,收藏和研究价值。
3.本书由秭归县中医医院、秭归县中医药学会组编,秭归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谭国际主编,内容专业严谨,具有一定权威性。
精彩内容
本书是湖北省种归县第一部资料齐全、内容翔实、系统分类的地方性专著和中药工具书,本书的出版有利于促进种归县发展和保护野生药材资源与生态环境,有利于种归乃至整个鄂西地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有利于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
本书共收录归县境内药用植物163科655种,中药约1000种。每种药用植物记录别名、植物形态、生境与分布、中药名称、来源、采收加工、性味功效等内容,并配有原植物图片。
媒体评论
1.本书是秭归县第一部资料齐全、内容详实、系统分类的地方性专著和中药工具书,655种珍贵植物,约1000种中药,对秭归当地珍贵药用植物进行了全面梳理。
2.精装典藏,高清图文呈现,极具收藏和研究价值。
3.本书由秭归县中医医院、秭归县中医药学会组编,秭归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谭国际主编,内容专业严谨,具有一定权威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