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农业:天下帝国经济与政治体系的生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代农业:天下帝国经济与政治体系的生成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3.9 6.3折 70 全新

库存1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8223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0元

货号16601369

上书时间2024-12-2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1962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匹兹堡大学,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讲座教授,被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1986年当选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2004年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2017年获台湾大学“人文艺术类杰出校友奖”,2020年获“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2023年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 许先生学贯中西,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集中于中国上古史、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及中西文化比较。学术代表作“古代中国三部曲”(《西周史》《形塑中国》《汉代农业》)等,另有大众史学著作“中国文化三部曲”(《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及《经纬华夏》等数十种行世。)

目录
导 论   第一章 政府对人口和土地占有问题的应对   农业和人民   对土地占有的   非经济措施   人口的迁徙和转移   政府公地的开发   小 结   第二章 土地成了被追逐的财富   工商活动的发展   对工商活动的   国家打击豪强   皇帝宠臣与权贵   地方权贵 地主制度的发展   结 论   第三章 农民的生计   地 主   佃农和其他农业劳动力   自耕农和小规模农作   农户的支出   第四章 农业资源   农作物   土壤及其改良   水利灌溉   第五章 耕作方式与方法   农作规模   一年多熟的体系   新耕作模式——代田   新的耕作方法——区种   水田耕作   农 具   小 结   第六章 农作之外的选择   Z活动   生产与市场销售   移 民 屯 田   农民起义   小 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中文著作   日文著作   西文著作   索 引   译后附言

内容摘要
中国的统一在汉代得到巩固,而中国文明的发展方向似乎也在汉代确定,通过汉代农业来考察中国农业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倬云    

由此,作者在书中详细地分析了汉代农业的种种情况:政府解决人口与土地问题的措施,土地成为被追逐的财富,农民的生计,农业资源,耕种方法与技术,农作之外的选择等。作者强调,中国精耕细作式农业以及以农业为基调的经济,其关键转换点在汉武帝时期。
与通常认为的不同,作者经过考察和分析发现,汉代的农业以小农户的小规模农作和劳力投入密集的精耕细作为基调;且汉代的农作方式具有相当的可调试性,根据时代、政治、经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以及土地本身的状况而适时变动,在不同的具体耕作方式间灵活转换。这种个体农户的精耕细作农业又与市场经济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重商的农业经济模式,天下帝国经济与政治体系的生成也建基于此。

主编推荐
本书是许倬云先生亲自认可的学术代表作之一 自一本书里了解汉代农业的方方面面,天下帝国经济与政治体系的生成,奠基于这种独特的农业模式 概言之,汉代农业的特点是:小农经营的精耕细作方式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塑造出一种独有的农村经济模式

精彩内容
中国的统一在汉代得到巩固,而中国文明的发展方向似乎也在汉代确定,通过汉代农业来考察中国农业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倬云 由此,作者在书中详细地分析了汉代农业的种种情况:政府解决人口与土地问题的措施,土地成为被追逐的财富,农民的生计,农业资源,耕种方法与技术,农作之外的选择等。作者强调,中国精耕细作式农业以及以农业为基调的经济,其关键转换点在汉武帝时期。 与通常认为的不同,作者经过考察和分析发现,汉代的农业以小农户的小规模农作和劳力投入密集的精耕细作为基调;且汉代的农作方式具有相当的可调试性,根据时代、政治、经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以及土地本身的状况而适时变动,在不同的具体耕作方式间灵活转换。这种个体农户的精耕细作农业又与市场经济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重商的农业经济模式,天下帝国经济与政治体系的生成也建基于此。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