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视艺术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电视艺术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0.91 6.3折 12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婧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1370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9元

货号13991222

上书时间2024-12-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许婧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西方电影历史及理论、广播电视艺术、电视剧、视觉文化、跨媒介叙事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注重中外影视艺术与文化的比较研究。已出版《一如倒影,一如梦境一一中外电影文化风景》《中国电视艺术史》20年:形塑中国电视剧内容的力量》)等专著,共和国60年文化发展》《跨文化语境的中国电影——当代电影艺术回顾与展望》等多种合著。在多项国家级、部级、院级等重点课题中或主持或担任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发表大量论文、影评、剧评、译文等学术文章。



目录

引 言 仪式与消费:技术与艺术、文化与生活的同构

第一章 中国电视事业的发轫(1958—1966)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与传播

第二节 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 早期电视剧的美学形态

第四节 广播、戏剧、电影美学观念的影响

第一章 艺术停滞,技术发展(1966—1976)

第一节 极左路线的专政工具

第二节 电视节目十分单调

第三节 电视记录时代风云

第四节 电视事业建设全面提速

第三章 电视本体意识的觉醒(1976—1982)

第一节 拨乱反正:电视业全面复苏

第二节 自己走路:电视文艺观念的转变

第三节 娱乐意识:引进剧和电视广告

第四节 兼收并蓄:电视剧拓展美学形态

第五节 积累经验:合拍电视纪录片

第四章 独立艺术样式的范式建构(1982—1990)

第一节 文化新格局:中国电视业新气象

第二节 主流节目形态:电视综艺晚会和栏目化探索

第三节 电视剧:彰显电视化意识的美学品格

第四节 纪录片:纪实美学观念和栏目化实践

第五章 电视艺术繁荣发展和产业化改革(1990—2003)

第一节 电视与我同在:电视节目大繁荣

第二节 电视连续剧类型多样和世俗审美

第三节 电视纪录片的话语变迁和多元共生

第四节 中国电视动画片的发展和民族风格

第六章 电视艺术转型:作为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

第一节 内容生产格局:技术进步和文化产业

第二节 电视综艺节目:品牌化路径与媒介伦理

第三节 讲述中国故事:电视纪录片的生动语态

第四节 “剧领中国”:文化消费、意义生产与美学嬗变

终 篇 文化迭代:互联网趣味的内容孵化与传播

附录 1:2000—2018 年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剧目总数及题材比统计

附录 2:2013 年央视、卫视引进海外版权模式娱乐节目一览表

附录 3:中外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仪式与消费:技术与艺术、文化与生活的同构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技术、艺术、文化、生活不断在独立与交织中重构,正如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所言:“艺术是文化最早而优秀的成果,艺术的任务在于发现和表达事物的主要特征,艺术的寿命必然和文化一样长久。”[1]因此,艺术样式永无终点,到目前为止,电视艺术是所有艺术样式中最年轻的视听综合艺术。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缔造的产物,它同样经历了艺术样式从幼稚到成熟,艺术地位从依附到独立的艰辛转变过程,不断汲取着人类文明的精华和一切优秀物质成果的养分,终于在技术与艺术共融、文化与产业共振中成为集大成的独立艺术样式。

相对于古老的艺术门类和集成现代科技文明成果的电影艺术百多年历史,世界电视事业诞生至今不过80余年,中国则是60多年。而中国电视艺术真正迅速的成长、繁荣、壮大,只有短短40多年时间。它是随着电视机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畅联、长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竞合、移动终端的全民化和“自媒体化”,而得到长足发展的。如果将互联网化改造后的电视视作第四代“流媒体”,那么,电视艺术无疑是当代社会传播最广、影响最深的大众流行艺术样式,是文化产业的“急先锋”。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电视艺术尤以电视剧为最,是以最快速度深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伴侣”的。以互联网为主的视窗资讯时代,视觉狂欢引领了大众文化消费热潮,传统电视经由“电视网络化”到“网络电视化”,终至一个媒介深度融合的“社会化电视”(Social TV)[2]时代,电视加持新媒体力量,继续印证着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奇迹。

从传播角度看,电视艺术本质上的大众属性和雅俗共赏的文化传播理念,奠定了其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观众覆盖面最多、影响辐射最深,尤其体现个人与社会最大化交往的重要艺术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媒介和受众之间单向传播的强制性,出现了双向交流的第二类现实的媒介公共空间,媒介功能从传播本位向受众本位过渡。受众不仅在观看、宣泄、沟通、互动中体会到身在其中的参与、互动、分享的乐趣,还完成了艺术和社会多重意义上的身份转换:在内容的消费中接受,在传播中又成为新的生产者,还是事实上的网络时代的“民兵”,民间的智慧和力量成为社会监督不容小觑的“第三方”。

从接受角度看,电视作为大众媒介,是大众文化的主要寄宿场域,人们看电视节目不仅仅是基本的娱乐需求,还是勾连个体和社会经验的意义持续过程,是达成社会认同最具通约性的文化行为方式,并且,永远处在不断生成“新意义”的过程中。在通俗意义上,由于大众文化的艺术普遍被视作“怎么都行的艺术”,其之所以被消费是“因其具有的意义、认同感和快乐”[3]。那么,中国社会所需要的有意义的文化体系便是关乎民族文化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鉴于电视有着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影响力大等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特殊性,在重视不同层次民众的心理诉求时,在文化层面上以何种方式引导消费需求,是电视艺术工作者应该格外重视的问题。一方面,各级电视台是国家的强势媒体,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反映时代精神、汇聚民心民意的职责;另一方面,又要重视文化产业战略发展的质量指标和一种事业内在的精神指标,以匹配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大国风范。

[1]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2] 指借助社交媒体,观众与电视台和节目制作方更好地互动,从而提高关注度与收视率。“人们对它的评论不错(76%)”“主题和故事情节吸引我(64%)”“我喜欢看别人喜欢看的剧(16%)”“听起来有争议(8%)”等是引发话题效应和观剧热潮的主要原因。参见肖明超:《新媒体时代电视剧的应对之策》,《电视研究》2012年第10期。

[3] [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



主编推荐
1. 一部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专著,详细记录了中国电视艺术从发轫到繁荣的发展历程,以独特的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了电视艺术与媒介技术、社会变革、艺术样态的互动关系,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电视艺术的方式。 2. 本书不仅关注电视艺术本身的演变,还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电视艺术发展规律与独特性。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了中国电视艺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特征和艺术成就,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电视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3.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电视艺术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和艺术内涵,领略到电视艺术的魅力和其在塑造社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对电视艺术从业者具有指导意义。

精彩内容

此书稿为“中国艺术学大系”中的一种,内容主要涉及1958年至2018年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共分为六章,作者在书中参考引用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包括著作、报刊和网站,同时以具体的电视剧目做案例分析,从而建构起自己对于中国电视艺术史的理论框架和学术思考;全书内容丰富,立足于完整的中国电视艺术发展进程分析,体现出作者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书稿不仅仅呈现了大量史料,作者还结合具体的电视剧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以美学、艺术与传播学等理论,高屋建瓴地加以阐述,呈现了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